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2016-01-13赵立杰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熊车轮创设

赵立杰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围绕目标和重难点,创设能贴近学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活跃,务实高效的情境,从而真正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28-01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有效地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广大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的"数学情境"。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一、数学课情境创设活动要突出情境的趣味性

新课标中课程目标明确地指出,要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能创造一个愉悦乐和生动的教学环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融声、图、文于一体的优势,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点燃他们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一位教师先出示电脑课件,屏幕显示一幅春天的景象,碧绿的草地上有这样的图形:出发点,伴随一段轻松的音乐,我给学生讲述一个小兔赛跑的故事:两只小兔从同一点出发,小白兔沿着大圆的边上跑,小黑兔沿着8字形的两个小圆的边上跑,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俩同时回到出发点,这时它们争论起来,谁都说自己比对方跑的路程多。现在请同学们给小兔做裁判,到底谁跑的路程多呢?这样,学生为了做一个公正的裁判,急于知道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我便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数学课情境创设活动要突出情境的可探性

探究是数学的生命。数学教学应该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为学生制造探究的环境,提供探究的机会。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新课前老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当一回学生,现在,请你们出题给老师做,写出一个你想写的多位数,并偷偷的计算一下这个数是不是能被3整除。然后报出你写的多位数,老师不需要动笔就能判断你写的数是否能被3整除,同学们相信吗?"谁先来考考老师……经过几次试验,学生被老师的"快速抢答"吸引住,学生眼里尽充满疑惑,心想:老师到底用了什么绝招呢?于是一种急于揭谜的心理油然而生,这样,学生的一股创新探究的火花被激发出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沉浸在这种浓烈的探究活动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

三、数学课情境创设活动要突出情境的开放性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等理念。这说明了数学课堂应该具备开放性,即: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思维方式。这决定了小学数学情境的创设要应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联系起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在引导学生探索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中,教师先出示价钱是1元的实物转笔刀,每人发给一定数目的样币,接着提问:如果买一个转笔刀,要付多少钱呢?请你拿一块钱给售货员?让学生试着拿一拿,并在小组内交流,比一比哪组拿法多。创设了这样一个开放性情境后,鼓励学生用不同的付款方式,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马上进入了状态,兴致勃勃地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拿出1元钱,接着全班一起讨论付款的结果。在汇报结果的过程中,学生展示他们多种不同的拿法。教师适时提问:为什么这么付,能说说理由吗?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元与角的进率,1元=10角。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于是自然地从感性上领会了不同付款方式的共同点,帮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并由此联想到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在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四、数学课情境创设活动要激"活"情境

有价值的数学情境能让学生"触景生思",如果学生只停留在情境表面上,没有进入数学实质性的领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那么这样的情境就毫无意义。所以要创设一个能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情境设置还不能只为某一个教学环节服务,而是要将一个情境用足用活,巧妙贯穿多个教学环节中,让它从头到尾发挥作用。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在课前用电脑动画显示:小熊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轮子上颠簸,并设问:"小熊舒服吗,为什么?"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该是圆形的。经过新知学习后,接着再用动画显示"小熊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是车轴不在圆心上颠簸,设问:"车轮已经改成圆形的,为什么小熊还是不舒服?"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最后用动画显示小熊坐在平稳的车轮上高兴地行驶。这个问题情景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感。

总之,为了让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创设一个有效的数学情境非常重要。要根据教学需要,围绕目标和重难点,创设能贴近学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活跃,务实高效的情境,从而真正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小熊车轮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车轮的位置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车轮开启赴爱之旅
可爱的小熊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