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2016-01-13梁红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习需求尊重学生人文性

梁红梅

摘 要:充分抓住课改的契机,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让自己的课堂更具活 力。所以在课改中,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抓住课改中提及的“人文性”,本人在教学中试着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尊重学生学习所得的劳动成果,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需求;尊重学生;激活热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99-01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书中对“人文性”有这样的解释,“推敲‘人文的含义,可以看到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因素:‘人和‘文。‘人,提示了人的自然特质的一面,提示我们对人的本能需求、个性、潜能等正规和尊重;‘文,指的是文化,提示对人的教育、教化的必要性。”纵观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必修课要实现“实验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而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为了推进教学改革,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活力,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本人对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更有效的融合“人文性”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

作为教师教给学生书本的知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上语文课时,教师可能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地讲解,但学生往往会听得昏昏欲睡。所以作为新课改的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活”起来。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活”起来呢?美国著名学者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提到“如果你要使人喜欢你,如果你想让他人对你产生兴趣,那就记住一大准则: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确实在“人文性”中,我们也是要特别关注学生作为“人”方面的需求。关注“人”就是要关注学生在作为人的自然特质的一面,也就是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需求,那教师就不能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机器了。如在讲文言文的时候,我们作为教师,是不是只是简单地给他们解释每个词的含义,帮助他们去翻译每一个句子呢?我们有没有想想学生他们是在想什么呢?我们讲的他们想听,想了解吗?他们对文言文的需求是死吗呢?

在讲《孔雀东南飞》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先问问学生,“你们想知道这篇文章的哪些方面的信息呢?你们自己可以去获得这些信息吗?你们需要老师给你们什么帮助呢?”当他们大致看完文章的时候,他们就特别想了解:为什么刘芝兰这么好,她婆婆就是不喜欢她,并一定要把她休了。老师就以这个问题作为突破口去引导他们看文章,找找课文中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当他们遇到不能解释的字词时候,帮助他们补充一些相应的知识。教师在讲这一课的时候,会发现学生听得非常认真,笔记也做得很好。并且他们对相应的知识掌握的也很牢固。这就有益于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他们在思考什么,他们想了解什么,而不是为教学而教学。这样,就做到有的放矢了。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希望学生能很好地学习语文,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多了解学生的需求,我们能关注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关怀,就能更好的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善于真心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生作为“人”的自然特质的一面,正是身体和思想成长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情感特别敏感,心灵也特别脆弱,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高高在上,而是更应该真心去关心学生,真心去尊重学生,争取做个有亲和力的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的关系。

美国公认的魔术大师霍华·舍斯顿的成功秘诀是特别会关心和尊重自己的观众。他说,在他走上舞台之前 ,绝对不会忘记自己一再对自己说道:“我亲爱的观众,我爱我的观众。”观众看他的表演也特别有热情。以此我们可以发现,尊重别人,是激发他人热情的重要“武器”。

作为老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知道自己是尊重他们的。首先教师要学会对学生微笑。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他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高兴见到你。”如果你时时对学生真情的微笑,会让学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不错的学生,让他觉得老师这么喜欢自己,从而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学生要学会欣赏学生。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老师当然要对学生做的不对的地方加以纠正,但并不是说,教师对学生就有绝对的主宰权,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好的方面多加以赞赏。我们就是批评学生,也不能太直接,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习惯,当我们听到他人对自己的优点加以称赞以后,再去听一些不愉快的话,自然觉得好受一些。所以当你学会欣赏学生的时候,学生自然就会和你很亲近,那么他对学习你所教的学科,自然也就更加热爱了。当然真心尊重学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特别是在批改学生的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及时和细心。

老师对学生所做的作业要及时进行批改,如果不及时批改,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太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文,语文老师最怕改的作业就应该算是作文了,大家都知道改作文的工作量很大,且改多了也觉得特别烦,所以往往会只在作文上给出一个分数,然后就写一句不痛不痒的话。这样批改学生的作文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因为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不在意,再写作文时就不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写得更好。所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并且尽可能详细批改学生的作文。如果有可能尽量对学生进行面批,这样学生能和老师就能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从情感上来说,一下就拉近了感情,学生也会明白老师对自己的在意,这也是老师对学生真心尊重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学科的特点,把“人文性”做得更充分,从而激活学生喜欢学习语文的热情。这样也势必能够使自己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需求尊重学生人文性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