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堂提问设计策略

2016-01-13黄今苹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乐趣手段构建

黄今苹

摘 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要求师生在课堂上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语言交际活动和教学过程。合理提问则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提问必须讲求艺术性,重视设问的策略,每一个题目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指南。本文拟从英语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趣味性、灵活性和思想性等方面探索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乐趣;构建;手段;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95-01

一、重视个体,循序渐进

课堂提问要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应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基础差的学生可提问一些信息型或记忆型的问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提一些理解型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分散在课文里、蕴含在课文内容中的知识加以综述;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性质的问题,如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判明真伪,找出原因,并作创造性回答。又如阅读教学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来实现,即阅读

前提问,阅读中提问和阅读后提问。阅读前提问一般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和导入新课来实现的,所设计问题应使学生能轻松自如地复习旧知识,又了解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从而极大地吸引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就我教的一片文章并设计以下问题:

①Who is your favorite gymnast?

②In which type of exercises did he/she win a gold medal?

③How many types of exercises do you know?教师利用了学生喜爱体育明星这一心理特点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活跃课堂气氛,再慢慢地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到Gymnastics上,这样既科学又自然,学生容易感染。阅读中提问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Fast reading和Careful reading, 并捕捉信息,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激发兴趣,情意共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

只有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如在学习SBⅡ,Lesson 58—59A Famous Detective一文中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①Why was the young lady worried?

②Why was Holmes worried?

③Where was the red bell rope connected?

④Why did Holmes ask if her uncle kept pets?

⑤Why did Holmes and Wasten sit with the light on for half an hour? And

Why did they turn it off later?

⑥What did they find in the uncle?s room?

Which of them do you think are related to the murder?

⑦Can you make a description about how the uncle was killed? 这样很快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思考,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激发兴趣,需要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所设计问题能够“投石激浪”。但在注意趣味性的同时,决不可忽视问题的真实性,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

三、方法多样,灵活妙用

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将问题设置作了多种分类。从提问的程式分,提问有判断式(是什么?)、描述式(怎么样?)、分析式(为什么?)和评论式(你认为怎么样?);从认识目标出发,提问又可分为认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掌握性提问和应用性提问;从提问形式来看,提问又可分为导入性提问、疑问性提问、判断性提问、填空性提问、对比性提问和讨论性提问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采用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如提供True or False(判断性提问),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一些介绍人物生平的文章。如Madame Curie, Charlie Chaplin,Gandhi等,以及Office Equipment 等说明文可让学生通过阅读完成提纲或图表,即填空性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清楚地了解有关顺序、数字、因果关系或获取更多的课文信息。

问题的灵活多样性,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难点、重点认真挖掘其广度、深度,高层建瓴,精心设计,适时适度,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真正体现问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发散思维,挖掘内涵

外语教学要适应改革开放和“三个面向”的需要,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意义,寓思想教育于外语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不畏艰险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契可夫说过:“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还要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创新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乐趣手段构建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乐趣”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