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过程中的陌生化效果
2016-01-13邓云帆
邓云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32-01
我们初一语文组的校本研修活动是诗歌朗诵。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分辨朗诵与演讲的区别。
学校刚刚进行了初一年级关于“环境保护”的演讲比赛。比赛中,我再一次深切感受到了上述问题,大多数参赛同学进行的其实不是演讲,而是朗诵,非常机械地站在那里,拿着稿子念。即使有的同学能够脱稿,或者能在读的过程中加入感情色彩,但在我看来,仍然是活脱脱的朗诵。于是在对学生的朗诵培训中我这样说道:“这次比赛中有的同学朗诵得很不错,大家可以向他们学习。”我这么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文本的选用有误。朗诵与演讲在语言上有本质的区别,朗诵的语言是固定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以文本为中心;而演讲则不同,其语言更加灵活、更加口语化,虽然文本仍然是中心,但其主观性已大大削弱,因为演讲需要根据客观环境与突发情况灵活应变。比方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如果能够看到马丁·路德·金的初始演讲稿,也许会发现,他的实际演讲跟初始稿可能会有很大区别,虽然主题相同。事实上,一个出色的演说家,应该是可以无稿即兴演讲的。
(2)感情的运用有误。朗诵的感情运用应该是以文本为中心,朗诵者的为文本服务;而演讲则正好相反,以演讲者为中心,文本为演讲者服务。
(3)仪态的选择有误。简单地说,就是朗诵的仪态要求更规范,而演讲可以更即兴。
(4)还有就是脱稿的问题,朗诵也许可以不要求脱稿,但在演讲就是绝对不能容许的。因为演讲者需要即时地观察听众的反应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大致上这就是朗诵与演讲的区别。说到这里,我脑中闪现的是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注:这是一个较为笼统的分类体系,且存在众多争议。但由于这里并不是对戏剧的专门研究,故姑且引用之),而我想说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这三大体系分别为:布莱希特体系、斯坦尼斯拉夫体系和梅兰芳体系。布莱希特体系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它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其戏剧理论是同传统的戏剧理论直接对立的产物:传统的戏剧理论要求演员消失于角色之中,观众与剧中人一体化,追求共鸣效应,他所建立的戏剧样式则强调演员与角色保持距离、观众与剧中人保持距离、以惊愕和批判来代替共鸣。这种彻底的反叛具体化为艺术原则和艺术方法时,便是布莱希特所说的陌生化效果(Verfremdungseffekt)。Verfremdung在德语中是一个非常富有表现力的词,具有间离、疏离、陌生化、异化等多重涵义。它作为一种方法主要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1、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2、观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说剧中人。这种陌生化效果在戏剧领域也许起到了先锋作用,但如果放到教育中,可能就是另一回事。比方说如果教师的语言和仪态过于规范化,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陌生化效果,从而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距离感,或者说,是教师在客观上间离、疏离了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融入课堂呢?而教师的活动是否会事倍功半?
与布莱希特体系相反的是斯坦尼斯拉夫体系。斯坦尼斯拉夫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戏剧的忠实继承者,而亚里士多德戏剧的最主要特征是强调戏剧是对生活的模仿,要求演员化身为所要表现的角色,最大限度地使观众和剧中人产生共鸣即移情作用。这位年轻的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导演、戏剧革新家宣称:“我们反对老一套的表演方法,反对剧场性,反对虚假的激情和朗诵腔,反对匠艺式的做作,反对恶劣的演出和布景的刻板公式,反对破坏艺术整体的明星主义,反对当时的整个演出制度,反对当时的剧场的毫无意义的剧目。” [1]他要求演员必须存在于,即生活、生存于他的剧本中,“舞台动作必须在内在意义来理解”,认为“舞台上的外部动作固然能娱人心目或使人激动,而内部动作则能感染抓住并支配我们的心灵。”“在外部的、顽固的、粗糙的和剧场性的虚假中,要去创造出内部的真实,情感和体验的真实,是很困难的。” [2]同时,“舞台上的动作,必须是有内在根据的”成为斯坦尼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他认为如果演员的舞台动作没有内心根据,也就无法达到“热情的真实和情感的逼真。” [3] 那么,如果把这套理论运用到教学中,效果会怎样呢?如果教师完全忘情于教学活动中,大概就无暇关注学生的活动。而且,这样的忘情,能多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呢?
如果说要借鉴参考,我想大概还是梅兰芳体系比较适用。因为梅兰芳体系是对布莱希特体系和斯坦尼斯拉夫体系的综合,也是超越。本质上,梅兰芳体系还是根植于亚里士多德戏剧的,但是也运用了陌生化效果。“梅氏体系绝不想造成疏远和距离,主观上还是希望以假乱真的;之所以采用‘陌生化的外部动作,目的是美化,绝非有意为之。” [4] 放在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不能完全地感情投入,仍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观察分析学生的活动,并随时作出调整;但在本质上,也就是语言、仪态上,应尽量采用一些与学生更接近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会有距离感和压迫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
总而言之,教师的语言和仪态应该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应该体现出教师的高高在上或者传道授业的角色,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探讨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一卷,史敏徒译,郑雪来校,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225页;第261—263页.
[3]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林陵 史敏徒译,郑雪来校,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第114-115页,第72页.
[3] 《戏剧观争鸣集》(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第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