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设

2016-01-13田儒才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田儒才

摘 要: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问题教学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需要得到所有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本文从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设意义出发,探讨了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创设与应用。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91-01

数学是小学时期的重要学科之一,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近些年来,教师逐渐意识到了问题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发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创意十足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和探索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创设的重要意义

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是我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问题情境创设和自主探究模式。众所周知,提出问题是创新与发展的首要环节,为了适应现代化创新发展的基本需求,必须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地变革,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意义,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问题情境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不足、问题情境创设手段较为单一、问题情境的创意性不足等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创意教学素养较差,缺乏创新意识和主动意识,这是导致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学校并没有给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和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也就不利于问题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推广。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在我国全面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下,应该将问题教学意识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创新问题教学方式,让问题情境的创设真正发挥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从而确保各项教学任务高效完成。

二、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1、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确保问题情境的合理性是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首要环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深入分析,找出比较契合的问题情境创设点,从而为学生创设形式新颖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至少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有效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教学目标高效达成,因此,问题情境必须切合教学内容,脱离教学内容而仅仅为了增强教学趣味性式的盲目创设问题情境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其二,多样性原则。近些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更加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其三,创意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长期采用一成不变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性。另外,创设创意性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圆的认识》这一节内容讲授时,教师往往会提出“如何利用圆规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之类的问题,如果换一种方式,教师提出“如何仅仅利用圆形结构的搭配画出一个有意义的图形”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展开想象,对圆形结构进行合理布局,还有利于学生深入认识圆,感受圆形结构的美。

2、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手段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求解时,生活实际中的表面积计算往往不是由六个表面组成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应用题解题时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模型引入教学主题,让学生通过教学模型的观察与分析掌握现实实例的表面积求解方式,从而举一反三,真正掌握表面积求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问题情境。“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教师在讲授物体的体积计算这一节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的方式给学生展示“曹冲称象”的动画图,从而提出“如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问题,动画展示的问题情境创设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的一种方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环节。首先,教师应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多元化的学习素材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在相应的学习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学习任务进入下一环节;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各种解决思路和自己的见解,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在相互合作中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探究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同时应该指出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另外,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进行充分肯定。总结之后,教师还应该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

数学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一个重要动力因素之一,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影响其他众多学科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高效达成教学目标,问题教学模式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阿衣提拉·买买提,张海军.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24:109-110.

[2] 王庆兵.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影响因素微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8:216.

[3] 谢士超,张彦真.乐学,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探析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70.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