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2016-01-13张艳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族融合统一途径

张艳

摘 要:隋朝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隋朝之所以能够完成全国的统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魏晋以来的民族融合与民族矛盾的消失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民族融合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民族融合使民族矛盾与隔阂逐渐消失,从而为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前提条件。

关键词:隋朝;统一;民族融合;途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70-01

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帝国的消亡,下启隋唐盛世的兴起,长达360余年的时间是一段民族大分化、大动荡、大融合的历史,对统一王朝的再次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途径是多种的,且表现在各个方面。

一、民族迁徙

在魏晋南北朝一个动乱的时代,民族迁徙十分频繁。民族迁徙使各民族形成交错杂居的局面,这就方便了各民族的交流、了解与学习。民族迁徙是实现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

魏晋时期以“五胡”内迁最为著名,而周边少数民族的内迁并非都始于魏晋,早在汉代就开始了。如匈奴在东汉时至少约有50余万人陆续内附。其后曹操又将这些内徙匈奴分为五部,使其各居其地。晋太康中,匈奴五部的地域分布是“左部居太原兹氏,右部居祁,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兴,中部居大陵”,“皆居于晋阳汾涧之滨”。[1]后赵建国后,也大批羯人内迁。前燕与后赵作战,曾有一次“摧歼羯寇八万余人”。[2]石氏败后,冉闵杀羯人“死者二十余万”,[3]这些仅指后赵国都邺城附近被杀的羯人。从中可以看出内迁羯人的数量。在当时内徙的少数民族中,鲜卑人数应是较多的一支。二世纪中期,鲜卑大人檀石槐统一漠北地区,建立一个“从上谷以西至敦煌,二十余邑”[4]的军事大联盟,从中可以略知相当数量的鲜卑人已迁抵今天的河西走廊一带。公元398年,已立国的鲜卑拓跋部正式迁都平城,遂南下散居于黄河流域,与当地居民杂居局面形成。北魏建国不久后,拓跋硅下令“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5]鲜卑人开始走向定居生活,大规模的迁徙也告一段落。汉代以来,原主要分布在河湟地区的羌族一部分逐步开始东迁,东汉时开始深入安定、北地、上郡及河东等地,进入黄河中游地区。氐族也自汉以来不断东迁,魏晋时一部分分布于秦岭以北,安西以南的广大地区,形成与汉人杂居的局面。西晋末年,江统在其《徙戎论》在记载道:“且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少数民族占到了关中人口的半数。始于一世纪中叶的北方民族大迁徙,在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共同的生活区域及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相互渗透,为北方民族融合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二、少数民族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推崇

中原先进的文化吸引着各少数民族,为了更好地进行统治,少数民族政权在建立后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汉化政策。

前赵都长安,表现出了较明显的汉化倾向。前赵的建立者刘曜大量任用汉人为官,又在长安设立学校,选聘名儒传授汉族传统文化,还确立了赋税制度,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劝课农桑,设立太学和小学传授儒学,废除一些落后的胡俗,加速了羯族的汉化。并大力笼络汉族世家大族,北方许多汉族大族纷纷仕后赵政权。赵郡人张宾被“引为谋主,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7]而将少数民族汉化政策推向高潮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有:禁胡服,断北语,改籍贯,改姓氏,定姓族,提倡胡汉通婚,尊孔崇儒,兴复礼乐。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北周继续了北魏的汉化政策,并最终解决了民族问题。隋朝是由北周演变而来,这为隋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各族人民共同生产劳动与阶级斗争

内迁中原的各族劳动人民或作为贵族地主的佃客、奴隶,或作为政府的编户,他们在一起共同劳动,加强了经济上的往来和影响,也促进了各族间的融合。如前燕慕容皝时,大败宇文归,徙其部落五万余落于昌黎,这里还有许多汉人和各族流人,所谓“九州之人,塞表殊类,……流人之多旧土,十倍有余”,[8]慕容皝就将这许多民族的流人编制于苑牧公田上从事农业生产,以榨取租税,而各族人民却通过生产日趋融合了。再如北魏初年的计口授田,将鲜卑、高丽、汉人以及杂夷等各族人民一起安置于平城附近,计口给予田地,从事农业,他们在劳动中互通有无,互相融合起来。

内迁各族人民为反对各族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斗争。在劳动人民之间,本没有深仇大恨,相反他们更容易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封建割据者的暴政,因为他们都是受剥削受压迫者。北魏初年,安定卢水胡盖吴于445年率众在杏城发动起义,关中和北西各族之汉、巴氐、羌、屠各等纷纷响应,并扩大到关中、河东等地。公元446年秦益二州的杂民及氐、羌、屠各等数万人响应起义,“氐、羌一万屯于南岭,休官、屠各及诸杂户二万屯于北岭”。[10]同时略阳王元达也起义响应。北魏末年的大起义除鲜卑外,北方各族如汉、氐、羌、巴、山胡乃至留居中原的西域胡人,几乎所有民族都参加了。在起义和反抗斗争中,各族人民相互联合,共同战斗,促进了各族之间的融合。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为隋朝完成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大批少数民族内迁并与汉族交错杂居,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了解。内徙各族对汉族政治模式的认同与接受,表现为他们为维护其统治,在政权建设上模仿汉族的政治模式,并推崇儒学,重用汉族世家大族。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的趋同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互相认同感,使民族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为隋朝统一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 房玄龄:《晋书.刘元海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

[2] 房玄龄:《晋书.康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

[3] 房玄龄:《晋书.石季龙载记下》,中华书局,1974年。

[4] 陈 寿:《三国志.魏志》,中华书局,1959年。

[5] 李延寿:《北史.贺讷传》,中华书局,1974年。

[6] 房玄龄:《晋书.符坚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

[7] 房玄龄:《晋书.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

[8] 房玄龄:《晋书.慕容皝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

[9] 房玄龄:《晋书.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

[10] 魏 收:《魏书.世祖纪》,中华书局,1974年。

猜你喜欢

民族融合统一途径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统一数量再比较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宋元以来桂林回汉饮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