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预习

2016-01-13黑吉古铁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探索小学语文方法

黑吉古铁

摘 要:预习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经常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57-01

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环境的限制,条件的限制和母语的限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相当难,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吃力,教学质量总是提不上去。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教起来轻松,让学生学起来容易,这是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研究性课题。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课前预习是一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一、课前预习的作用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预习,老师指哪儿,学生就看哪儿,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不翻书,学生也就不翻书,这样学生就形成了一种惰性,特别依赖老师,被动性特强。进行了预习,效果就不一样,哪怕仅仅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学生也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读书,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不明白的问题,在教师讲解时,学生会特别专心,会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自我完善。

2、给差生制造缓冲空间。在课堂教学中,一个班的学生水平不可能一样,有的学生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反应快,老师问什么,他立刻就能答出;有的学生则相反,思维迟钝,理解力弱,反应慢,老师提问题,他还没想,优生就回答出来了,一节课下来,雾头雾脑,糊里糊涂,什么也没学到。预习,就等于给了差生一个缓冲空间,在这个空间,他可以先行思考,先行练习,也就有了赶上优生的机会。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我们边远山区,大多数家长不像城里的家长一样辅导孩子,而是听之任之,孩子放学了,书包也放学了,孩子睡觉了,铅笔作业本也全部睡觉了,第二天孩子上学了,书包才跟着上学,星期六星期天也如此,在这些课余时间里,孩子从来不翻书不动笔,这也是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课前预习可以改变这一不好的习惯,可以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乐趣,从而达到渐渐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4、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差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似而是非,好像都懂了,又好像一头雾水,这可以从作业中检测出来。但是,作业批改出来后,对错题的订正费时费力,有的学生害怕老师,从不主动请教老师,作业也从不订正,所以成绩越拉越差。课前预习,在预习中提前做作业,学生就能知道自己弄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在老师正式讲课时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弥补,即使做错了题,也会自行纠正。

5、帮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从批改作业中获得,但是,作业改出来后,对于错题的订正,教师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全班评讲,要么个别辅导,费时费力不说,还往往达不到心中所希望的目的。课前预习,检查预习情况,老师在掌握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后,在教学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侧重讲解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

二、预习内容的安排

明白了课前预习的作用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让学生预习什么,怎样来预习?我认为,所处年级的不同,学生预习能力也不同,因此,每个年级的预习目标也应该不尽相同。

1、小学一二年级语文预习内容的安排。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少,理解力差,在安排预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课题。例如,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插图内容,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给别人讲讲课文内容,抄写生字,利用生字组词,给自然段标出序号,背诵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等等。

2、小学三四年级语文预习内容的安排。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多,阅读能力较好,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力和分析课文的能力,因此,在安排预习内容时,重点要从字词上过度到段落上来。例如,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在段落中画出带关联词语的复句,画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找出过度段,画出过度句,找出课文够段方式是“总分总”还是“总分”,等等。

3、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预习内容的安排。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越来越丰富,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课文能力和习作能力,因此,我们在安排预习内容时,预习重点转移到篇章训练上来。例如,说说课文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说说课文是按时间变化顺序表达还是按空间变化顺序来表达,说说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说说课文题目与内容、开头与结尾是怎样呼应的,说说课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等等。

三、预习合作的安排

做什么事都一样,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多人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一件事。在课堂内,可以同桌合作,四人小组合作,兴趣小组合作,等等。但是,预习绝大多数情况都是课后完成的,并且都是在家里完成的,因此,合作对象也应该因地制宜。一般来讲,农村人不像城里人一样生分,邻里关系融洽,小学生进行合作预习,可以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1、一帮一原则。人多了不好召集,两人合作则非常容易,可以说随叫随到。

2、邻居原则。邻居之间隔得近,来往多,孩子经常在一起玩,不用召集,合作预习很方便。

3、好朋友原则。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因此,合作预习也不用召集,自然而就。

4、同性别原则。小孩害羞,男孩跟男孩玩,女孩跟女孩玩,因此,同性别组合很容易。

5、亲戚原则。亲戚之间,经常来往,互相帮助多,小孩也经常在一起,所以合作预习也容易。

总之,预习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经常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猜你喜欢

探索小学语文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