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2016-01-13何娇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育体制管理体制学前教育

何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社会以及家庭都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都充分意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的需求,让当前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跟不上学前教育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问题,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笔者就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体制;管理体制;问题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33-01

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微观方面,另一个是宏观的层面。微观层面特指的是学前的教育机构进行的内部自我管理;宏观层面指的是国家的教育行政机构对学前教育的管理,这是在教育的体制机制上来说的。但不管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这种管理体制机制都对学前教育的发展重要的职能。比如领导职能、组织协调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就当前我国的学前教学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作出具体的分析。

一、教育部门权责不清,管理主体意识不强

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主要是地方教育部门负责,各个有关部门分级协作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很容易就造成了权利、义务不分,职责限定不明的情况,比如:在中央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东部教育的投入力度很大,而西部教育的设施投资力度就明显不足,导致西部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差,软件配置也落后;在区域的地方上,城乡之间的教育投入也不成比例,为了迅速见成效,往往将经费投入到县城内外的学校,而边远乡镇的投入则显得极为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镇幼儿教育的发展。这都和政府管理权责不清,管理主体意识不强有关。而且,政府的管理中,存在着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清等问题。什么事情该由市场做,什么事情由政府组织没有搞清楚。因而就容易出现权力和职责的错位。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依然存在

在学前教育的一期项目实施后,全国的公办幼儿园增加到近2万所,但这一比例只占到总体比例的百分之三十,仍有很多的适龄儿童难以得到入院机会。在城市地区,公办幼儿园比例很少,而且入园很难,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难以享受到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机会。在农村地区,学前幼儿园的建设更是严重不足,有的地区适龄儿童的入园率仅达到百分之三十。现在,国家的政策正在对二胎政策进行“松绑”,可想而知,如果,这些问题不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学期教育“入园难”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入园贵”现象依然突出。虽然近些年对教育有着很大的投入,但是难以在一时之久就弥补以往的所有欠账,教育的投入保障不足,体制机制建设不合理问题很突出。

在许多的省份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并没有明确的资金指标,只是笼统的一提而过,这种现象是不负责的。与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学前教学家长负担依然很重。而且,国家政府对有能力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城乡集资创办学前教育缺乏政策性指引和资金帮扶。这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入园难”问题的产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自从学前教育对民办开方门槛以来,民办教育就得到了长效的发展。相比之下,公办学前教育的比例在总量上不断萎缩,政府对公办园的开拓上也是停滞不前,大有将学前教育完全交位给民办园之意。

三、编制待遇难以落实,农村教师缺口大

教师的编制问题,一直在公办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农村,教师工资低,社会保障落后,编制问题难以有效落实,很多教师都是临时招募的,这对教师的职称和培训待遇是非常不公平的,应该尽量做到学前教育的同工同酬,增加农村教师的收入保障,减低教师岗位的流动性,留住优秀的农村教师,为农村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留住人才。在公办教师的职称待遇和民办教师的职称待遇上可以做到相互的融合,对缺口较大的贫困区域,可以增加一些特岗教师的招聘和有一定服务年限的教师岗位,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发展。

四、教育管理体制滞后,制约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管理试行都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制度,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合理,权力责任义务不明确,各级政府之间也有相互推诿的嫌疑。而原有的公办学前教育,则越来越市场化,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公办教育的头衔谋求经济利益,在社会上招收高价生、转校生,这些都严重违背的学前教育的创办宗旨,使得教学质量和学风、校风下滑。而且,“地方负责”中“地方”常常指的的乡村自己解决学前教育的问题,而不是市、县、乡的统一管理。这样做,就使得学前教育的管理重心下放的过低,教育的资金保障难以落实。

总的来说,在我国发展学前教育现状中,制度管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没有做到统筹兼顾的发展。在教师的编制、培训和上升渠道上没有做到良好的保障。很多问题没有深入的研究,政府的权责意识,主体意识没有做到有效的发挥。在地方的管理体制机制中,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始终是民办园,而这种个人出资建园的直接影响就是所有的资金渠道都是通过收费来达到,因此,家长的负担可想而知。在政府管理的改革中,成效不明显,缺乏对城乡集资建园、企业建园、事业单位建园的有效支持,更加缺乏对乡镇幼儿教育的大力支撑。基层教师队伍缺口严重,薪资待遇低,编制问题得不到解决,专业培训得不到加强这些都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 赵菊敏.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研究状况综述[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课题成果展论文集[C];2013年

[2] 廖 莉.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现状的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年07期

[3] 吴 林.浅析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立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归因[J];才智;2013年10期

猜你喜欢

教育体制管理体制学前教育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朝鲜族教师教育体制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