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些思考

2016-01-13刘颖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单倍体新课程生活化

刘颖

摘 要:作为一门重要的高中学科,生物学科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因此,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给学生学到一些真正有用的生物知识,并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学科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19-0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的一些传统教学方法受到了挑战,同时,一些原来在教学中忽略的一些东西慢慢受到了重视。本文就一些能够提高或者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注重生物教学的生活化

生物是一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老师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知识点和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发现生物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高浓度溶液中细胞会缩水”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在盐碱地上种庄稼,但是长不好,于是对它进行施肥,可是庄稼非但没有长好反而烧苗了”这个例子来进行讲解,这样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大中小学的开展,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将逐步进行完善与改进。在构建生活化生物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应当以实际的教学目标发展作为引导,将学生的生活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课堂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可以建立完善的课外生活化实践体制。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是以课堂作为教学主阵地,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可以真正地回到生活,认识生活。所以,不仅要认识到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同样也要认识到通过课外学习帮助学生将生物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通过加入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养成一种“爱动脑,爱思考的”学习习惯。例如,人教版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节中,在植物细胞中的无机物有哪些,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到生活中寻找答案,可以将本班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种植一定数量的小麦幼苗,当小麦幼苗成熟后,每组对小麦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与讨论,进一步的懂得了学生对植物所含有的无机物成分。在此教学案例中,教师让学生直接深入到田间,种植小麦。将发育成熟的小麦做出其成分的分析,不仅使学生对此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一种团队合作精神。

二、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生物教学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多是以权威自居,而很少顾及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新课标也反复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学好生物。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其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现状,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注重以下三个步骤。

一是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保证学生在听课时能够有所侧重。在这个阶段,我会设计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去做预习,在教学开始时,以这些小问题为主线,并结合学生已学的内容,从学生已知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做大概的讲解。这个阶段由于比较简单,而且内容都是学生提前预习过的,因此学生都会集中注意力去听讲,并且有的时候还会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抢答一些问题。这也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这个简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二是引导阶段,为学生介绍完教学内容后,我会根据教学内容做更为细致深入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更全面的掌握。在这个阶段,我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试着自己去解决。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解决一些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保护了较差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能够有一定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选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三是使用阶段。当学生对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联系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挖掘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我们要课堂教学设计上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认知规律,既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生物概念教学

在生物教学中,对感念的学习和把握对学好高中生物很重要。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教师直接把概念灌输给学生,而很少启发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归纳概念,这样就导致了学生难以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概念。在概念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呈现一定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总结出概念的相关内容,明确概念内涵及外延。这种方法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也会更准确。例如在单倍体教学时,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概念讲解方法,学生当时会记住单倍体的内涵和外延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学生会出现认为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认知。这种误解恰恰说明学生并没有正确认知单倍体概念。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机械的记住了这一概念,并不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而采用呈现实例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归纳过程则不同,如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蜂群中一般有几种蜂?学生经过讨论得到蜂群中有蜂王、有雄蜂和雌蜂三种蜂。继而继续让学生讨论这几种在蜂群中承担的任务。教师可以给出指点,让学生知道雄蜂有和蜂王交配的职责,交配完成后,雄蜂就会被雌蜂赶出去,之后便会死亡。在学生听得入迷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为什么?因为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成的,这使得它的体细胞中只有一半染色体。在引入染色体之后,再引导学生分析“将二倍体黄瓜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植株”和“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普通小麦的单倍体”等事例。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单倍体的本质特征,这样能让学生记忆更准确,应用更灵活。

作为一门重要的高中学科,生物学科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因此,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给学生学到一些真正有用的生物知识,并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学科能力。

猜你喜欢

单倍体新课程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不同除草剂对玉米单倍体成熟胚的加倍效果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玉米单倍体育性自然恢复研究进展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微生物学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玉米单倍体育性的自然恢复和染色体化学加倍效果研究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