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定村的春耕节

2016-01-13

云南画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青稞酒耕牛青稞

以拉萨为界,托边为牧区,南与东为农区。在以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心目中,没有什么比土地更神圣,地位更高。从拉萨河谷开始,随着海拔的变化,春耕也会有所不同,在举行仪式和真正播种之间,还有大约七天到半个月的时间,青藏高原地域辽阔,大地苍茫,日常的生活也相对单调,而围绕着农业的耕种与收割自然会受到极度的重视,毕竟这是一家人一年的希望与依靠。所以在举行仪式时会非常神圣,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轻松自由,实则敬重而认真,以取悦土地神为初衷,最后达到了人神共悦的妙境。春耕其实可以理解成为取悦敬土地神的一种仪式。

节日的村庄

白定村距离拉萨市区只有十几公里,清晨从拉萨出发,到了村子这里还是一片宁静,清晨的山谷底部还泛着微微的蓝紫色,而山尖上已染上了潮红。每户宅院屋顶的经幡都是崭新而浓艳的,带着藏历年的喜庆。提着水桶打水的姑娘,羞怯却又热情地邀请去她家里喝茶。一进院门,老人家已从屋里迎了出来,先进佛堂,藏框上供着一排的佛像,佛像前供着酥油灯,水和各种食物。顺时针转着屋中间的柱子转过来,用手将“切玛”左边的青稞和右边的糌粑各扬撒三下。供台上摆满了藏历年时才会有的油炸的食品像个小塔一样。在客厅的藏床上坐下,阿妈亲手给每个人倒上酥油茶,第一次喝时用无名指沾了茶,与大拇指相合向上弹,反复三次,然后才开始喝。主人家的两个女儿全部是在内地读的初高中,再考上了内地的大学。给我们续茶的宗嘎已经大学毕业分配在那曲的一个镇上做中学老师,她戴着金边眼镜穿着牛仔服,只有粗而黑的长长发辫还是纯正的藏族姑娘模样,在谈吐气质上她已与内地姑娘无异。而她正读大四的妹妹因为要准备考研今年就没有回家来过年。

倒过茶后,宗嘎在院子里给大约四岁的小外甥女整理艳丽的百褶公主裙,小姑娘穿着一双红色的小皮靴,头上扎着无数根小辫子。笑着问她为什么没穿小藏袍呀,小姑娘扭着身子不说话,宗嗄代为回答说:“她就是说这个好看,说藏袍不方便。”此地,院子里的鸡在走,牛在吃草,一道阳光投在了小院的墙上,院子里的拖拉机已经用各种鲜艳的假花装扮得极其喜庆。

桑烟中的神秘期待

走出这个院子,立刻感觉到了热烈的气场。

每一个地区甚至村庄确定春耕仪式的时间都是不同的,但确定的方式却基本一致,一个是根据藏历约定俗成,一个是根据物候历,也就经验的判断。就像是黄河两岸地区流传的关于数九的口诀一样,西藏当地也有自己的口诀,有经验的老人也根据雪化的程度等积累一定的开春的经验。更主要是当地的喇嘛也有义务根据藏区天文历法择定耕播的日期,推算星宿运动和天气季节的科学方式,主要看当年的五行和星曜。在藏区,一般情况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择吉日进行。在方圆十几公里,差不多以乡为单位的播种时间都大致相同。

藏区流传的关于春耕秋收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昂宿(二十八宿之一)上山,耕牛下河,桦树红如僧袍时,即是青苗也要割。”意思是说“昂宿星走到西边山顶上的时节就要耕种,耕地的牛可以喝到河水。到了树叶发黄的秋季,桦树叶变红,哪怕是地里的庄稼还是青苗也要开发始收割了。”播种的时间随着海拔的变化而推移,比如秋收时从拉萨南边的曲水开始一直向北向东,慢慢开始,春耕的时间也差不多如此。既然是春耕,牛就一定会出任最为重要的角色。强壮的黑白花脸犏牛通常在这一天里“花枝招展”而又“无法无天”,通常它们的额头上被贴上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经旗和彩色的毛花,肩上披挂着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的绸带。这一天的牛不仅气度不凡,更要有好酒量,即使没酒量喝多了青稞酒四处狂奔撒野主人家也决不会赶来教训,而且还会对此开怀不已,因为在农人看来这是兴旺发达的好兆头。

隔着一道贴满了牛粪饼的墙,听到院子里的牛叫。径直推门进院,狗见了生人急得乱叫乱跳,女主人站在屋门口穿戴得精致漂亮,红扑扑的脸满脸笑容边喝住狗边招呼着。男主人正在院中打扮他的牛,两头牛用一根粗粗的木柱子架在一起,挂上崭新的脖绳,尾巴上挂上染成红色的尾饰,耳朵两边垂上鲜艳的耳坠,最不可缺的自然是铁铃,牛在一行一动之间盯叮当当招摇不止。作为有经验的牛,也许还记得去年此时的风光,此时表现得既兴奋又配合,四条腿不停地踱着,扬蹄而奔,势不可挡。而牛一旦得到安顿妥当的信息,立刻夺门而出——牵着主人。村中小路上,几户人家还在装扮着自己的牛,真是极尽所能,不仅各种色彩披挂在身,牛的两个犄角上高高地束起彩色经旗,在两个旗边上各悬垂着两片CD光盘,阳光一照,顿时光芒万丈。

春耕的仪式在村外的一块公认的最好的土地上举行,人们追在牛飞奔而扬起来的尘土里出了村,乡村的小路上,背着供品穿着盛装的妇女领着孩子正疾步而行。村南口的小路上正冲出两头并驾齐驱的壮牛,任是主人在后面如何吆喝与拉扯,跳过小水渠跑过小树林,就是一路狂奔绝尘而行。举着酥油的老阿爸哈哈大笑:“一个冬天关在院子里,终于跑出来了!”

播种的希望与欢乐

这一天见到的男主人全部盛装在身:黑色的羊毛藏袍,黄花缎面翻卷着长毛的帽子,黑色的长马靴,身型健硕——绝对的一身阳刚之气。女主人的服饰有的是工布江达的藏装,头戴着两边翘角的帽子,身着直筒束腰的羊毛藏袍,也有人穿着拉萨式的藏装,轻软的布料围着帮典。

全家人把犁、夏拉(耙)、桑(煨桑烟用的柏树叶等)和种子送到地边。把所有的耕牛面朝东在地边排好,每两头耕牛套上一犁,将两牛架在一起的木棍两端挂上一个红色的牦牛尾巴。

藏族人称农田为“帕新”父田,也就是自己的父亲留下来的。表达的也正是对土地最真挚的情感。在选中的开耕的土地中间,树一块白石,藏语称之为“彩帕”,以代表地神和水神宫殿。“彩帕”点上三小块玛尔坚“酥油花”,在这块象征着神位的周边煨起桑烟,撒切玛,撒酒以示祭拜。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小男孩一人手捧着切玛一人拿着青稞酒壶,给每一头耕牛喂青稞和青稞酒,以牛的主人敬上青稞酒。之后,每一家都会带着青稞和青稞酒一边说着吉祥话一边敬人与牛。

在整个仪式开始之前,地中便已煨起了桑烟,每家每户都在不断地向里撒叶子,烟越来越浓,气氛也就越来越热烈。在开始犁田之前,男人们站在田边面向北方一字排开,左手拿着青稞,一起高声吟诵吉祥祝福的词,最后向上用力抛撒。光线从东方照在这排勇武而专注的男人身上,传统的服装传统的仪式传统的语言,一种厚重的力量与神圣感一下子便呈现出来。

下田耕种的仪式过程正式开始,耕牛先是一字排开,先后进地之后形成了前后排列以桑烟为中心的圆形,两头牛在前奔跑,男主人在后扶犁追逐,女主人紧随其后抛撒种子。烟高经尺,奔走的牛与人似乎从幻境中走出,人在高声吆喝,牛在奔跑,道道黄尘飞扬,围观的人群欢呼。大地在燃烧,天空在颤抖。人与土地统统陶醉在狂热中,这也正是春天应有的气息。

现在在西藏的农区,拖拉机正逐渐取代耕牛而扮演起更加重要的角色,在耕牛犁过土地之后,拖拉机开始下田,之前,每户人家都会向拖拉机手敬上青稞酒。被鲜艳的塑料大花装饰的拖拉机也一样围着桑烟一圈圈地转,继续将空气搅得更热。在拉萨的八廓街上,春节前有无数个卖假花的摊位,我一直困惑这样大而艳丽的花都买去做什么呢?如今找到了它们的好去处,在这一片沸腾的田野里,非得有这样的艳丽才能相衬不可。

剩余的桑全部倒进桑烟中,在最后的长烟中,全村的男人们再次面向北排成一列,右手拿着青稞粉,高声吟诵,最后将青稞粉抛撒空中。散开的白色粉末在空中飘散,大喧闹之后的大宁静。顶点之后的感恩与喜悦,化解在心。

牛开始自由活动,喝醉了的牛在田野里奔跑,甚至撞倒了村口的两堆干牛粪堆,人们大笑躲闪,以极度纵容的心态看着比人更加肆意狂欢的牛们。站在人群散去的空地上,突然可以听到成群的鸟鸣,很多很多的黑颈鹤正在河谷里起落飞翔,每年的冬天它们都会在这里越冬。

以春的名义狂欢

以耕种名义聚在一起的人们此时全撤到了村边的空地上。大花装饰的拖拉机在边上一字排开。而人们围坐在铺了席子的地上,三位妇女举着酒碗给每一个人敬酒。每一户人家都拿出自己的食盒互相敬送,食盒里有春节时油炸的面食,有各种糖果,小点心。我们四处闲溜达,总是有人会把食盒举在面前供你选择。

“扎西德勒!”我们对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对我们说。

最后我们被邀请坐在他们中间,年长的老人家给我们献上哈达。三位盛装的阿佳敬上青稞酒:一人提壶,一人捧碗,一人劝酒。藏区喝酒讲究的是三口一杯,就是喝一口倒一下,再喝一口再倒满,最后一饮而尽。我忽略了这一过程,第一口就喝了半碗,若不是身边人提醒我就一口一杯了。酒过三巡之后,人们全部站起,把席子收起。拎出一根长长的粗麻绳——拔河比赛马上开始了。麻绳中间系上一根红领巾,压上一块石头,向左走三步划上一条线,向右走三步划上一条线,赛区就划分出来了。先是男子组上场,人们脸蛋泛着酒后的红扑扑,也不管左右人是不是对等,等到站在中间的裁判举起手中的小木棍向下一挥:开始!两边就用力向后拉,看着哪边要过线了,围观的人就冲向哪边去帮忙。而女子们上阵那更是演变成了一场混战。那绳子纵然是粗也难抵这样的硬汉力量,毫无预兆地绳子突然断开,人们纷纷向两边倒去,狂笑之声顿响山谷。

仪式结束,春耕开始,直到今天,西藏的乡村依然保持着互帮到种的民风民俗,就是大家商量好,从某一家开始耕种,然后逐户完成。如果一个家族足够大,自己内部也可以完成。阳光热烈地照着村庄,照着欢笑的人们,照着去年堆在这片空地边的青稞杆垛,阳光下的青稞杆闪着金光。积雪融化的小水洼映着天空的蓝。远处,以及更远的远处白雪覆盖着的山峦绵延起伏。

猜你喜欢

青稞酒耕牛青稞
耕牛和农民
青稞地里的母亲
青稞酒风味的独特性
九九歌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青稞酿酒
青稞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青青稞酒业绩连年遭降 大撒网是危机还是突破口?
包公巧断牛舌案
在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