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竖式计算中的典型错误研究

2016-01-13朱丹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符号数字

朱丹

摘 要:口算与笔算是两类基本的运算方式。其中笔算中的竖式计算在纸笔练习中更为常见。竖式计算对于思维的要求,相比口算而言较低。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低年级学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典型错误。通过文献分析、课堂观察以及日常作业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典型错误可归纳为三类:对数字的操作错误;对符号的操作错误;对运算规则的操作错误。

关键词:竖式计算;数字;符号;运算规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96-01

一、对数字的操作错误

关于“大减小”的思维定式,比如在计算62—37时,学生容易出现如下错误:

甚至让学生再检查一遍后,依然坚持该答案。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该错误,与其最初接触减法的意义有关。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都会用到减法。而学生一直以来所接触的都是大数减小数,事实上他们也习惯于这么做。

同化和顺应是知识理解的两种基本方式。当出现“个位上小减大”时,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出现了冲突,一部分学生思维出现了惰性,畏惧困难,只关注减号,逃避谁减谁的问题。依靠惯性思维,侥幸地转移问题,依然用大数减小数。他们对于新知识采取了“同化”的策略,但是这种同化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建立新旧知识间实质性的联系,而只是一种人为的联系。

二、对符号的操作错误

关于符号的混淆,在竖式计算中,一类常见的典型错误就是+ 、—符号的混淆。比如:

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与学生的年龄较小有关。低段学生,有效注意力时间短,很容易被外界干扰。很多学生,出现眼睛看见的和计算结果不一致,表面上看是粗心,其实质就是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大脑在接受外界信息时,没有进行适当的停顿、加工,就匆忙地进行信息的错误传递,或者是信息传递的缺失。学生对所获得信息的加工,往往会凭着对数字的直觉,比如看见63和21,会借由以往的经验甚至是个人的喜好进行运算,而不是真正关注到了运算的符号。

三、对运算规则的操作错误

1、关于进位小1、退位点的遗忘、混淆

在学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前期阶段,学生掌握得较好,只有少部分学生出现忘记加进位小1,忘记减退位点。然而到了二年级上期,学生出现该错误的比例大大提高,甚至进位加法中出现退位点,退位减法中出现进位小1,比如:

事实上,最初接触竖式计算,孩子们更多的是停留在机械记忆层面,他们依靠记忆和模仿,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按照程序完成计算,对于进位1和退位点逐渐形成一种书写习惯,甚至有的孩子在写竖式时直接先写上进位1,退位点,再从个位算起。他们对于这两种符号的理解,停留在一种表象,仅仅觉得应该把它们标注出来,而缺乏对意义的理解。这也造成过了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他们的思维出现了混乱。进位1和退位点于他们而言,只是应该标注在竖式里的符号,他们缺乏对意义的加工,没能将两种符号区别开来,也就造成了在计算时遗忘了满十进1,借1当十。

2、关于“中间数”的操作

比如在计算100—38时,学生容易出现以下错误:

从该错误可以看出,学生并不是不理解借1当十,也知道退位点的意义,能够正确计算出个位。但在计算十位时,还是出现了错误。

比如在用两步竖式计算96—34—35时,容易出现:

出现该错误的学生,对于独立的退位减法的掌握没有问题,但是在计算三个数连减时,思维出现了混乱。

上述两种错误,看似不同,其错误的原因却极为相似——对中间量的处理。100—38,出错的原因在于,没能处理好中间量,即向百位借的10个十。这10个十,不仅十位上要用,还需要借给个位1个十,所以十位真正能用来减的只有9个十。96—34—35,出错的原因也在于中间量的处理,即96减34的差62。很多学生在计算时,太习惯于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以至于已经计算出了第一步,再回到原式时,思维又回到了起点,完全忘记了中间量62的意义,再继续减34。

彼格斯的SOLO分类理论,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分为五个: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扩展结构。其中多点结构是指,能根据几个有限的、孤立的事件进行“概括”,关联结构是指,能根据相关的素材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行结论的判断。中间量实质上是介于几个量之间的联系。从上述错误可以看出,学生仅仅是在进行两步孤立的、单独的计算,并没有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联系。缺乏处理联系的能力,与低年级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有关。由于他们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很容易做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

综上所述,学生在计算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错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要忽略学生的错误,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以不同的教学策略来避免类似错误,只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才能理解错误的原因,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参考文献:

[1] 喻 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2] 约翰B.彼格斯,凯文 F.科利斯.学习质量评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 薛石峰.小学数学难点教学技巧与案例[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符号数字
“+”“-”符号的由来
数字
变符号
成双成对
倍图的全符号点控制数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pqr阶Cayley图的符号星控制数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