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6-01-13邓义彬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兴趣

邓义彬

摘 要:兴趣是人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特别要善于用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猎奇感,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环境、数学学科本身的内在力量和应用价值,应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教学情境;实际情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25-01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作为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学生是教学中学习的主体

1、抓住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好胜心也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他们在学习中往往争强好胜,成为“优胜者”是他们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很好地运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把竞争意识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可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如低年级的“开火车”口算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勇夺小红花”等等,通过比一比谁的解法妙,赛一赛谁的得分高,调动学生动手动脑,踊跃参与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学习目的。低年级儿童学习数学的动机主要是与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联系,如希望算得对、算得快,老师就可以通过“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等计算活动激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就采用“比一比” “数一数” “画一画” “比一比”等直观、具体的事物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力争做到学的活跃、讲在实处,使他们处在兴奋、热烈、你追我赶的气氛中学习。这样,学生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亲自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作用,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一切离不开数学。活动的本身和学习目的的逐步明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和教学,整个班级出现了良好学习风气。

2、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教师的责任在于: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相机鼓励、诱导点拨、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学科内在兴趣性

1、用数学内在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使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数学王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开阔和敏捷,数学思维的各种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潜在的吸引力。如在教学《20以内个数的认识》时,一位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华的前面有7个同学,后面有9个同学,这一队一共有多少同学?让学生解答,结果学生们不假思索的告诉我:7+9=16(个)。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神气的神态,我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羊妈妈带小们羊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天黑了,羊妈妈让小羊们把队伍整理好准备回家。她认认真真的数了数,大吃一惊:“不好,丢了一只小羊”她又仔仔细细数了一次,小羊却一只都没少。为什么17只羊子变成了16只呢?这时学生们顿有所悟,边笑边喊:“妈羊妈把自己都忘了数了。”也正是此时,学生们马上意识到刚才那道题存在的错误。纷纷表示怎么把小华给忘了。如此妙趣横生的数学内容,当然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此外,还可以组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算,一题多编等活动,显示出数学特有的内在力量,唤起学生对之产生深刻的兴趣。

2、用数学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金成梁.《精彩课堂实施对话――小学数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兴趣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