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老舍先生的北平情结

2016-01-13王为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老舍

王为

摘 要:老舍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人们提起老舍,就不能不想起北京,这是先生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老城古都。在中职教材中选用了老舍先生两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能深深体会到老舍先生的爱情观,本文以《想北平》为例论述老舍的北平情结。

关键词:老舍;北平情结;爱北平;想北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1-01

老舍先生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1899年出生到1966年弃世,老舍一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最有影响的作品,如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都是以北京为题材用北京话写的,也是通过对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心理特点真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社会风情画。《想北平》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北京)。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写下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

一、“我真爱北平”

有没有人爱一个城市会像爱自己母亲一样,这是一位怎样的性情中人?这又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老舍先生《我的母亲》是回忆母亲的一篇记叙文。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了母亲的形象,突出表现了母亲勤劳刻苦、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等性格与伟大无私的母爱,以及母亲的人格力量对作者思想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从文章中感觉到老舍先生是一个大孝子,他对母亲的感情真挚、深沉而厚重,读来让人感动。当看到《想北平》中“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们终于理解了老舍先生对北平到底有多爱!我们经常说:祖国母亲,党啊亲爱的妈妈,老舍先生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爱北平,那爱有多深!在这里,作者将爱北平与爱母亲做了类比,同样是真爱,为什么说不出口,正是因为爱的深沉而炽热。“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老舍先生被称为语言大师,但当他想表达对北平的爱时竟然是“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有物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作者没有用热烈的文字,反复重复这个爱“想说而说不出”,作者的爱为什么说不出,是没能力讲出吗?不是,他不愿意用通常的写法去写,预示他另辟蹊径,抛开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语言,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表达。

二、“真想念北平”

写出一个地方的特点,包括一个人对某个地方的喜爱,往往要通过比较才能看得出来。在文章中,老舍声言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北京之美,“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建筑方面,北京“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即使在今天我们因为认为老舍先生的意识很超前。而且“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北京“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总之,北京是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另外,作者特别说到,北京虽然也是有钱人的天堂,但“你我这样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尽情享受它的美。所以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去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京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难怪他在述说北京的种种好处时不禁“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 与前文“……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相照应,结构严谨,明白如话不加任何藻饰,因为此时任何修饰都是多余和无力的,只有落泪和深情的呼唤才是最真实情感,表达了以为深爱北平和祖国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语言朴实通俗易懂、简洁亲切。老舍先生的北平情结使《想北平》这篇文章写景状物、营造气氛处处表现有物、笔笔情感到位,浑如天成之作。那种对北平无限眷恋的情结强烈地震撼着学生和教师,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猜你喜欢

老舍
北平的秋
跟随老舍寻“京味儿”
印象·老舍纪念馆
济南的冬天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对话”小伙伴老舍
丹柿小院忆老舍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在济南,重寻老舍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