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钢琴曲《平湖秋月》为例分析钢琴曲目中的民族化情感思想

2016-01-12于巧琳

戏剧之家 2015年24期

【摘 要】钢琴独奏曲《平湖秋月》是一首融合了民族化情感思想的优秀曲目。作为钢琴音乐民族化的代表曲目,此曲不仅伴奏织体非常丰富,而且具有极强的中国民族音乐特点,充分发挥了现代作曲技法与传统音乐艺术风格相融合的优势,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以钢琴曲《平湖秋月》为例,简要探讨了钢琴曲目中的民族化情感思想。

【关键词】钢琴独奏曲;《平湖秋月》;民族化情感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79-01

一、《平湖秋月》的创作背景

钢琴曲《平湖秋月》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培勋(1922-2006)根据广东音乐素材同名粤曲改编而来的,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借景抒情、格调清新的广东乐曲,作者只在钢琴曲前面加上了1小节半的引子,乐曲的旋律和结构未作任何变化,这可算是纯粹的移植改编曲。在《平湖秋月》编配上,陈培勋采用了自然调式的和声手法,和声背景平和、明朗,在乐曲中除三度结构的和弦,还采用五声纵向结合的和弦。乐曲的曲式结构具有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核心音调贯穿发展的特点,调式采用6D宫体系内羽、徵调式,调式转换、交替较多,各小段音乐开始音都是强调宫音或徵音,羽音结束,乐曲由静而动,又由动而静,依循了中国传统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效果柔和自然,意味淡雅。

二、钢琴曲目中的民族化情感思想

(一)结构、调式的民族化

《平湖秋月》旋律抒情自然,音调婉转,虽然乐曲篇幅不长,却将西湖十大美景之一“平湖秋月”描绘得如诗如画。在安排作品结构时,陈培勋采用中国传统起承转合结构,摒弃了西洋器乐曲结构形式,这种独具匠心的结构形式,具有典型中国音乐思维逻辑,在作品中反复出现核心音调,结构形式环环相扣,呈衍展式发展,在改编中,对于原作结构的民族特色给予了继承和发展。在调式上,《平湖秋月》也保持了深厚的民族化情感,调式以三音小组为基础,音调具有五声性。改编的《平湖秋月》是中国传统五声性民族调式,形成的音乐效果富有表现力,意境深远,柔和自然,这样的调式交替,符合中国传统音乐追求的音乐境界,使旋律发展富有动力。

(二)意境、韵味的民族化

要想演奏好钢琴曲《平湖秋月》,不能够仅靠演奏技巧的娴熟,还要在非技术方面,如意境、韵味上多下功夫。在中国钢琴曲中,“意境”的创造是“情”与“景”的结晶,人、地、情、景不同,音乐艺术的意境也不同。中国的钢琴音乐作品要想演奏好,也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情”和“景”的相互交融,在最深的“景”中,也透入了最真的情,通过景色的描绘,涌现出崭新的意象,迸发出真挚的情感,在“情”和“景”的相互交融中,增添了丰富的遐想空间。在中国音乐审美中,还有一项重要标准“韵味”。中国艺术中的“韵”是美学的最高范畴,相当于西方艺术中的“美”。钢琴曲《平湖秋月》不仅在“情”和“景”的相互交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声韵和气韵上,也表现的十分具体。在演奏中国乐曲时,乐句中的音有两种状态,既“实”和“虚”,声韵这一问题非常重要,明确这一问题对演奏好钢琴曲《平湖秋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韵”是通过单个音、节奏、速度、音的长短等基本要素来达到。《平湖秋月》典雅的神韵、意境自然灵动,显现出深邃的民族精神,在演奏时,一定要细心领悟意境、韵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达民族化情感思想。

(三)旋律、音色的民族化

作曲家在《平湖秋月》旋律创作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叠句手法,这使得乐曲的旋律伸展变化自如。如:《平湖秋月》第1小节至第3小节,相互紧密衔接,采用了合头、合尾的旋律手法。还有,第4小节至第6小节,是采用了并头句的方式发展旋律,这些旋律创作手法及技巧,在民族民间音乐中都比较常见。为了旋律更具民族化特点,作曲家在第14至22小节中,运用隐伏旋律、用高声部与低声部旋律相同、不同声部的音色对比等写作手法,旋律意味淡泊深远。钢琴曲目民族化思想体现中,陈培勋先生可谓独具匠心,他模仿了多种传统乐器,如扬琴、琵琶、古筝、箫等的音色来体现浓郁的中国音色,如第1小节至第9小节模仿扬琴音响效果展现宁静迷人,景色平和的西湖美景,一幅笼罩在皎洁月色中的景色,在扬琴音响效果中更加动人,在扬琴伴奏下,古筝清脆流水般的旋律继而飘来,每个音符的音质晶莹透明,充分展示了旋律的歌唱性。

三、结语

钢琴曲《平湖秋月》,旋律、音色优美,音乐意境让人回味无穷,是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经典之作。在挖掘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陈培勋大胆创新,开辟出了一条音乐创作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韩佩君.“风,雅、韵”——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教学和演奏中的主要问题研究(之一)[J].中国音乐,2004,(4):90-93.

[2]彭基巨.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民族特性及演奏艺术[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1):98-100.

作者简介:

于巧琳(1979-),汉族,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表演与钢琴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