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秦腔武生表演的审美特征

2016-01-12王龙

戏剧之家 2015年24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秦腔民族性

王龙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戏剧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实现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以秦腔为例,它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戏剧形式,在当今仍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受到了戏曲爱好者的青睐。本文将着重对秦腔武生表演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秦腔艺术的审美特征,促进我国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秦腔;武生表演;审美特征;民族性;戏曲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41-01

秦腔武生隶属“二十八类”行当,它与其他戏曲形式的武生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同属生行一支。武生的扮演者一般是擅长武艺的青年男性,在戏剧表演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通过武生精湛、巧妙的表演,充分调动全场气氛,将武术与戏曲表演相结合,使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戏曲艺术中武术的无限魅力,对秦腔武生表演审美特征的研究在当今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秦腔武生表演的民族性

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戏曲形式,秦腔集中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戏剧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从表演体系上看,秦腔可被归入“梅兰芳体系”,它是世界三大演剧体系之一。而武生作为秦腔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体现了民族性的审美特征。首先,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戏曲的精髓,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我国的戏曲史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秦腔在明中叶便已经有了完整的雏形,有了具体的表现形式,且对之后兴起的另一类戏剧形式京剧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秦腔类剧目都逐渐向京剧转化,如《拷红》《春秋笔》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秦腔武生表演的民族性特点。秦腔武生再具体划分,又可分为长靠武生与短打武生,这两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情况下,长靠武生以扎大靠为主,因此得名长靠,在表演上兼顾武打与功架;而短打武生从装扮上是以短装为主,着薄底靴,注重武打,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性。

二、秦腔武生表演的地域性

秦腔戏剧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而这也正是民族性的一大体现。秦腔最早流行于陕甘一带,主要形式为民间曲调或者宋金时期盛行的桡骨杂剧,在现代的宁夏、青海、陕西等地区,秦腔仍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广为流传,充满了浓厚的地域色彩。在我国明末时期,李自成率兵起义,还一度将秦腔中的“西调”作为军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梆子。秦腔有多种分类,但仍以山西的地方戏曲剧种为主。秦腔中的武生表演也就此被赋予了地域性色彩[2],不仅是对厚重秦文化的展示,同时也是对西北高原阳刚之美的赞颂。在秦腔艺术表演中,不乏一大批优秀的武生演员。以表演艺术家刘毓中先生为例,他不仅擅长文戏,也具有深厚的武打功底,武生、小生、老旦、小丑样样精通,并在秦腔戏剧表演过程中,融入现代的时尚元素,对其进行创新,使秦腔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他在《殷桃娘》中饰演项羽,将武生的角色进一步发展,与花脸表演相结合,不论从演员化妆还是唱腔方面都进行了改编,得到了戏剧界的一致认可,这种鲜明的地方性色彩也是秦腔武生表演的一大审美特征。

三、秦腔武生表演的戏曲性

秦腔是一种戏曲表演艺术,秦腔中的武生表演自然具备戏曲性的艺术特征,而这种戏曲性又体现在多个层面,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首先,秦腔武生具有一定的写意性,武生的表演对形象以及外表要求并不高,它追求的是一种神似,它是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其中所运用到的武术动作大多讲究的是形体之美与武打神韵,并不是具体的武术展示,遵循了我国的传统审美原则,符合大众审美。其次,秦腔武生表演还具有虚拟性特征,这种虚拟性也是写意性的另一种体现[3]。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假定来表现不存在的实物,比如驰骋战场,可以借助一些道具、音效以及演员之间的配合等,营造这种战场氛围,达到良好的艺术表演效果。另外,秦腔武生表演还具有程式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就是武生在舞台上的表演每一个招式、每一个动作都有相应的定式,还有固定的名称,这一系列动作连贯起来,再加上武生的出场音乐与行动路线,能够充分调动舞台的活跃气氛,为观众展示出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程式性为表演内容服务,塑造出了形形色色的丰富的人物形象。

四、结束语

秦腔戏剧艺术发展至今,在我国的戏曲艺术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秦腔武生表演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行当,更体现了秦腔艺术的民族性、地域性与戏曲性,这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将我国传统戏剧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国的戏曲增添了无数的可能性与审美价值,至今还对戏曲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在当代,我们仍应充分认识到秦腔艺术在我国戏曲史上的地位,对其进行创新,使其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景芳.武生表演艺术的若干思考[J].通俗歌曲,2015,(09):216.

[2]王丽娜,王家民.秦腔表演程式对动画角色表演的启发[J].黄河之声,2014,(06):117-118.

[3]林晟昱.浅谈中国戏曲武生在舞剧《粉墨春秋》中的表演和运用[J].黄河之声,2013,(18):90-91.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秦腔民族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