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教案写出课堂教学的脊梁
2016-01-12夏创新
夏创新
内容摘要:教案是教师常规工作的必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教案已成为一项浮在形式上的工作。一是写的过程,使教师们浪费了大量时间,虚耗精力;二是认为教案就是写给检查人员看的,只要检查时能拿出本学期一、两本应付检查就行;三是有的教师花一节课在网上把一学期教案下载下来,自己完全不看。对于这样浪费时间、浪费纸张、浪费人力的事情,笔者认为学校应该进行改革,让教案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成为老师们上课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真 教案 课堂教学
如何写出又真又好的教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一、化繁为简,更新固定化教案
当前,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选定”。因为知道“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有价值。那我们完全可以把原有教案的一些格式进行整合和更新。把原有版块化繁为简,把它整合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这三个板块。理由如下:
1.写教学内容。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旦确定了,那么就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然而,教学内容的确定往往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因为,他将决定整节课中老师要引领学生去的方向。当然,只有大方向找准了,一节课才能谈得上有效与无效。可是,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堂的无效并非老师教学方法存在大问题,而是教师在“教什么”上不会定位或错误定位。一旦老师选定的内容有效、有用,方法绝对不会出现大的失误。正因如此,这一点更能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学会确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老师们写教案时最要学习的功课!
2.写教学目标。
如果把教学内容比作去目的地的方向,那么教学目标就犹如检验去目的地的最终效果。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钻研编者意图、作者意图。方向确定了,最终有没有到达目的地,这要教学目标来检验。只有方向,没有落点,同样是空话一句。一节课上下来,最后我们要看教学效果。如果,设定的方向准确,指导学生训练的到位,那么,我们就实实在在地做实了事情。
3.写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个相对的概念,一本教材里面有重点章,一章里面有重点节,一节里面有重点内容,一课时里面也有重要知识点。找到了重点,就可以采取措施突出重点,将教学中的时间、精力集中到重点上来,就可以避免教学中平均用力,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随之得到提高。那么,怎样确定重点?依据又是什么呢?依据就是大纲或教学要求。难点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很多时候,难点是既难讲又难学的内容,当然,主要是难学,难学的内容一般也难讲。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从而确定该节课的难点。所以,在写教学重难点的时候,学生的学情也已经包含在里面了。
二、因人而异,书写多样化教案
说到学生,我们自然会想到“因材施教”,说到教师,我想也应该有“因材施教”一说吧!现实中,教师的教案都是一样的本子,一样的要求,一样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这也是弊端很多。如果让教师们体验到写教案并不是一件痛苦的差事,那么,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怎样激发教师的这种主动性呢?可以从下面三方面着手:
1.新教师写详案。
20几岁的新教师理论水平并不差,但缺乏教学经验,对新课标的解读不到位或者定错位,因此,他们对教材的准确解读是首要的问题。写详案有助于新教师对整个教材解读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呈现,有助于自己对整个课堂环节有一个熟悉记忆的空间,有助于自己积累丰富有用的教学经验。正因如此,我们新教师备课时更应该先进行独立的写详案磨练。
2.青年教师写简案。
30岁以上的教师,可以写写简案。经过十几年的执教,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拥有了一定的的教学经验,已经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对教材的解读、对课堂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有了比较熟悉的认识。这时候,如果还让他们停留在原有的教案模式里,无非是消磨时间。所以应该更新教案的方法。写写简案,减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头绪,留下更多的时间、空间去琢磨教学,为教学推陈出新,这也是一种人文性的关怀。
3.中老年教师写个性化教案。
40岁以上的老师,更细微的东西在书上和心里,可以考虑个性化教案。此时的教师,写教案更多的考虑是怎样教得更有新意、怎样教得更有意思、怎样教得更有实效……他们正朝着最高的教学境界迈进!每课都想“出新”,每课都想让学生喜欢,所以更多的是“教案于心”和“教案与书”。这时,不应该让固定的教案模式束缚他们的思维灵感。更多的应该是一种随性的、飘逸的、自然的、灵动的教案。比如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圈圈点点,写上自己灵感突发的思路,也可以把一节课的大体思路用提纲线条展示出来。这样的教案,更多的是一种行云流水的风格。
如此,方能让教案真正成为老师们的好帮手。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溧水开发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