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综合护理方法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01-12宋明梅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病情

宋明梅

急性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由因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病情严重、变化较快,在发病后短时间内即可诱发严重通气功能障碍除,除原发病症状外,常伴有缺氧以及二氧化碳(CO2)潴留所致多脏器功能紊乱,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呼吸衰竭的救治全程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或生理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配合度、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因此,完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救治中建立综合护理模式,获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56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8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44例,女34例;年龄25~75岁,平均(52.31±2.24)岁;发病时间10 min~24 h,平均(6.19±1.58)h;呼吸衰竭类型:41例Ⅰ型,37例Ⅱ型。观察组男49例,女29例;年龄22~71岁,平均(50.35±2.88)岁;发病时间18 min~24 h(6.42±1.73)h;呼吸衰竭类型:45例Ⅰ型,33例Ⅱ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发病时间及病情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2]中关于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0 mmHg和(或)血氧分压(PaCO2)<60 mmHg;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安全、顺利出院;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排除标准:就诊时已经出现休克症状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及其他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者;预计生存期<12个月者;语言功能障碍、视听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二)方法

两组的临床治疗方案基本相同,予以化痰、解痉、抗感染、氧疗、机械通气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护、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患者咳痰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常规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及内容如下:(1)病情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并亲及生命体征检测,每15~30 min监测并记录1次尿量、心率、呼吸、口唇颜色、瞳孔及意识变化,尤其是体位变化时患者的呼吸变化,警惕病情突然加重或发生低血压、恶性心律失常、肺性脑病等。一旦发现兴奋、谵语等异常症状,警惕碱中毒,立即报告医生采取对症处理;出现呼吸急促或烦躁不安,警惕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立即予以参数调整。(2)体位护理:视患者的病情予以取坐位、半卧位或者平卧位,并予以睡水垫或气垫床,如病情允许则尽量予以取半卧位,应用量角器将床头抬高30°左右,并予以垫软枕支撑,尽量维持头颈部垂直,维持全身肌肉放松,便于维持呼吸道通畅。通过语言或非语言交流了解患者的体位舒适度,并予以适当调整。每隔2 h进行1次体位调整及拍背排痰。(3)心理护理:患者因出现呼吸衰竭自觉病情危重,担心自身生命安危,加之对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并使用呼吸机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加之对疾病及临床诊疗措施缺乏正确认识,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担忧甚至抗拒治疗等负性情绪。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对于清醒患者,在入院开始即予以心理疏导,耐心解释和开导患者,介绍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并告知其可能面临的问题,提高其对疾病的正确认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予以耐心的解释和安慰,充分关心和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其治疗护理配合度。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予以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安慰与鼓励,解释机械通气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介绍相关注意事项,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心理需求,缓解其负性情绪,使其尽快适应呼吸机通气模式,减少人际对抗。对于昏迷患者,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配合,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影响患者,为患者提供充分的关心和照顾。各项操作前均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目的及方法,操作后均有安置和交代,详细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其配合度。(4)呼吸机护理:上机前仔细检查相关装置性能是否完备,检查确认湿化瓶内的无菌水符合标准、氧气瓶中具有充足的氧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适宜型号的鼻面罩,如使用面罩则应用头带充分固定,确保与面部充分贴合且无漏气现象;如使用口鼻罩,注意指导患者张口呼吸,避免发生漏气或胃肠胀气。调整呼吸机的位置较头部略低,并设专人进行床旁监护,以便及时观察患者有无面部压迫感等不适感、检查各管道之间的衔接紧密情况等。密切监测患者体位变化时有无接头松脱、管道扭曲等,以便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逐渐调低呼吸机参数,病情稳定48 h以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撤机。(5)排痰护理:密切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咳嗽、咳痰情况,并结合肺部听诊结果评估患者的积痰情况。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排痰的主要目的以及重要性,争取其理解及配合。能够自行咳嗽者,指导患者在深吸气以后,自主用力将痰液咳出;对于无力咳嗽者,予以叩背排痰或者应用机械振动排痰方式促进排痰,并鼓励患者适当多饮水,如有必要可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促进痰液稀释和排出。对于危重患者,选择材质柔软、型号适中的吸痰管以及吸引器进行人工吸痰,操作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吸痰的重要性、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吸痰中注意操作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 s左右,吸引负压在6.67 kPa以内,以免导致粘膜损伤。同时,详细记录痰液量、颜色、性状等,并正确留取痰液标本送至痰菌检查以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吸痰后均予以高浓度吸氧3 min左右,以使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恢复至吸痰前状态。(6)营养支持:呼吸衰竭导致生理功能紊乱,容易导致营养失衡,鼓励患者进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且易于消化的饮食,饮食清淡无刺激,多补充新鲜蔬果,确保营养均衡,并通过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尽量选择符合患者口味的饮食。对于水肿者,鼓励患者进低盐饮食。对于无法经口禁食者,遵医嘱予以鼻饲配合静脉营养支持,根据检查结果予以补充血浆以及白蛋白等,以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其对机械通气的耐受能力。(7)舒适护理:①口腔护理:测试患者的口腔pH后选择适宜的口腔清洁液进行清洁,2~3次/d。帮助患者适当饮水,避免发生呛咳,每日定时应用棉签蘸水进行口唇,以免口唇干裂不适;②鼻眼部护理:观察眼部情况,如出现眼结膜充血或结膜炎,则遵医嘱予以眼药水滴眼;每日定时应用棉签蘸水进行鼻腔湿润,以免鼻腔干燥不适;③皮肤护理:维持床单元干燥、整洁,每天进行1~2次温水擦浴,排便后以温水擦拭,以免发生感染等。对于容易受损局部,予以垫薄海绵片,有利于缓解压迫,每隔2 h左右进行1次头带放松,并予以局部按摩,缓解局部受压损伤;④环境护理:维持室内空气清新、光线柔和、安静整洁,患者休息时调整各仪器的工作噪声,及时处理各类报警声,各项操作均执行“四轻”原则,为患者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合理设置探视制度,探视期间尽量让家属多予以患者陪护;⑤机械通气期间舒适护理:机械通气期间,可根据患者的需求予以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有利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其紧张不适感;通过肢体触摸、鼓励等,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指导患者经鼻呼吸,避免张嘴呼吸,并尽量减少吞咽动作,以减少胃肠胀气等不适感,如症状严重可遵医嘱予以胃肠减压处理。

(三)观察指标

(1)血气分析:护理前及护理24 h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2)生存质量:出院前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问卷-30(QLQC-30)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症状维度(经济困难、便秘、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呼吸苦难、乏力、疼痛以及整体生存质量,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4)并发症:统计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胃肠胀气、鼻眼干涩、口咽部不适及吸入性肺炎等。(4)护理满意度:出院前应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总分100分,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75~90分为基本满意,60~75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四)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一)血气分析

护理前两组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pH、SaO2及PaO2均提高,PaCO2均降低,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二)生存质量

护理后两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症状、整体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并发症

两组均无死亡患者。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四)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QLQC-30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讨论呼吸衰竭主要病理生理特征为CO2潴留以及缺氧,可诱发多脏器系统功能紊乱。尤其是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因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对患者而言是一种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可诱发强烈的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存质量[3]。生存质量是评价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适应状态的一种综合性指标,临床研究发现,呼吸衰竭患者受病理生理、心理状态及临床治疗等因素的影响,生存质量较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明显降低[4]。而生存质量降低将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因此,在呼吸衰竭治疗期间,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改善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综合护理强调充分评估患者的心理、生理、病理等状况,为其提供全面性、规范性、综合性的护理服务。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集众所长,相互增强、相互弥补,从而起到增强和巩固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病情康复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5]。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由于脏器功能紊乱及内环境失衡,如不及时纠正可诱发肝肾功能衰竭甚至休克等严重后果。故加强病情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确保患者生命健康的基础。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以及氧合状态,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及CO2潴留,能够控制或改变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促进肺功能的改善[6]。但使用呼吸机存在感染、人机对抗等风险,且部分患者往往对呼吸机的使用存在恐惧感,这无疑增加了护理难度。吴广勤等[7]认为,在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中完善呼吸机管理,同时配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情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内环境失衡、胃肠功能紊乱、长时间卧床、使用呼吸机无法经口进食等均容易造成患者的机体营养失衡,不利于病情康复。因此,本研究在护理干预中充分重视营养支持,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呼吸机的耐受度,也有利于促进病情康复,配合体位护理及排痰护理,有利于更好地维持呼吸道通畅。充分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理解其文化背景,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在兼顾整体的同时注重细节护理,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融入舒适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在短时间内改善并达到最佳状态,进而改善其生存质量。张贞等[8]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护理显著提高(96.88% vs 81.25%),且住院时间及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常规护理组显著缩短。提示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巩固或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本研究根据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实施了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实施上述综合护理措施后,血气分析(pH、SaO2、PaO2、PaCO2)及生存质量(QLQC-30)均较护理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这与邢晓凤等[9]报道相似。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85%)较对照组(19.23%)显著性降低,证实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这也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综合护理强调临床诊疗护理措施的有机结合,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病理生理及心理状态,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护理质量。同时,综合护理强调医、护、患及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更好地改善护患关系,并可及时发现患者的身心状态改变,便于护士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10]。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2.31%)相较于对照组(80.77%)显著提高,证实了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中建立综合护理模式,注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临床预后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吴东,陈嘉林.早期识别危重症:急性呼吸衰竭[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3):164-165.

2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74-1580.

3 王茹花.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人性化护理[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2):393-394.

4 曹云.重症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176-177.

5 刘杨,邱海叶,冯立莉,等.整体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4):3085-3087.

6 兰华.护理干预对急诊呼吸衰竭生存质量影响的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2):140-140.

7 吴广勤.综合护理对临床使用呼吸机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8):124-126.

8 张贞.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227-228.

9 邢晓凤.人性化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0):3766-3768.

10 姜巍,孙妮,王丽,等.综合护理在雾化吸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11):153-155.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病情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