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的“去意义”化写作

2016-01-11黄海

美文 2015年23期
关键词:乡土人性散文

黄海

文学一直在“去意义”的过程中揭示社会的万象。比如古典文学中的汉语诗歌,是如何把“意义”大隐在诗中,新诗是如何把“意义”显露出来。而现代诗是“去意义”的过程,甚至如何消解“意义”的。这一过程令人寻味,作家的自觉和个我回归是具颠覆性,人性在揭开伪装的修辞之后变得真实可靠。

当散文不再是虚妄的抒情、修辞、技术和故事性,它回到非虚构的存在,散文该是苦逼现实。斑驳、杂乱,甚至尘世、喧嚣之美,甚至是衰败、废弃之美,是为大美。一味宁静致远,巧夺天工,实为雕琢而已。

阿列克谢耶维奇说:我所写的事关人的声音和细节,我试图从这些交谈中抓住时代的灵魂。作家保有率真而真实的刻写,还原并记录生活现场的能力。这和文学的异化和扭曲生活表征是写作两个方向的极端,它们殊途同归的使命感是使人性得到张扬。生活不见光,而作家要做那一束光的传播者,他刺穿,刺痛那些雾霾,传播的是现代文明和价值。

中国文学的避世、厌世和不争并不是自我颓废,而是自我阉割。士文化从来没有,何有隐士文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从人类社会文化的角度说,我们所剩的文学遗产其实不多,小半部《诗经》、大半部《唐诗三百首》及整部《红楼梦》。赋予山川和地方诸多文化意义成了游记写作的部分,他们却省掉了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灵魂的居住地。他们要掩饰什么?——自己的懦弱和自卑,伪装和侏儒。

回过头来,我想说说作家的乡土情结。作家守住乡土的道德底线是忠实自己的记忆。如果把乡土搞成篱笆、女人和狗,如果把乡土搞成田园、牧歌和牲畜,如果把乡土搞成花花草草和猫猫狗狗,甚至把乡土自慰成自己的农民哲学和世外桃源,诸如此类的种种低劣导致了文学作品中的人心荒芜和人性磨灭,乡土不复存在。写什么似乎又成了一个问题,文学作品的着力点是如何写下时代宏大而错综的微缩世界,个人史在作家的笔下是明晃晃的。

张羊羊的《大地公民》写了他在乡村所遭遇的动物,他站在人的角度,写这些与人共舞或者与人躲藏的动物,它们想了什么,人类不可知。但作者想了什么,我感受到某种温存和悲伤。也许作者的理想是好的,人与动物的平等和尊重,是生活在一起的大地公民。但诗意的表达令它们生存变得不那么残酷,似乎是一种宁静。草狗说了人话是一种错误,它永远不可能知道人类复杂的想法。动物不可能通人性,拟人或者把它人物化,丢掉的是作家勇敢的心。

读了张羊羊的《大地公民》我还想到荒废的乡土,仅凭记忆去勾勒逝去的田园让我无所适从。——是什么让我们得意忘形?故乡消失的不只是狐狸的尾巴,其实是人的逝去。对乡土中这些人的老去和消失,作家不应力不从心。人的死和生对他们来说是种仪式,而动物的生息成了附加在人类情感的悲情之物。

散文做到“去意义”的过程尤为艰难。

我忽然想起十年前我和作家杜爱民的一次对话,我是这么说的:

一个作家靠记忆和经验写作是不可靠的。我想记忆是想把消失的经验挽救回来。记忆是一个不断被遗忘又重新被篡改的过程。记忆也是不可靠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它只是作家的心灵史,并不具备普遍的参考。也可以这样说,现在散文越来越具体,生活元素越来越轻和小众,越来越倾向于内心的生活,跟过去的散文相比,就会越来越有张力,越来越有语言的暴力。

猜你喜欢

乡土人性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逼近人性
乡土中国
人性的偏见地图
功能与人性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