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蔡元培的大学思想

2016-01-11施璇

雪莲 2015年24期
关键词:选科文理蔡元培

施璇

【摘要】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和科学,目的是要把大学办成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中心,他不仅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大学教育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其中许多真知灼见,如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沟通文理”。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思想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是我国在教育领域知名的大教育家。他的一生为了教育事业的除旧布新、锐意改革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他的教育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青的教育者。在蔡元培整个教育体系中,大学教育思想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这同他重视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他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办好高等教育是关键。因此,他说“自己的兴趣偏于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多参加点意见”,因此,他又较长时间主持北京大学,有丰富的大学教育实践经验。因而形成了颇有创建的比较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

一、蔡元培先生关于大学性质的探讨

蔡元培认为大学应当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是蔡元培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他大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早在1912年5月16日,他以教育总长身份出席北京大学开学典礼,在演说中就提出“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更是反复申述这一思想。1917年1月9日,他在就任校长的演说中,明确的向学生说明:“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蔡元培先生对大学的理解是“大学者,必须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充分彰显出了蔡元培先生海纳百川的宏大气度和他对学术的开放心态。

蔡元培如此强调大学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在当时是为了扭转学生上大学为做官的陈腐观念。当时学生入学“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而对于学问则没有什么兴趣。蔡元培指出,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总因”。因此,他认为要改革旧北大,“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

由于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的学问,他还提出,大学不能只是从事教学,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他要求大学教员不是灌输固定知识,而是对学问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大学生也不是死记硬背教员的讲义,而是在教员的指导下自动的研究学问。为了使大学能承担起教学,科研双重任务,他极力主张“凡大学必有各种科学的研究所”。

二、蔡元培先生的大学思想

(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蔡元培从大学应该是研究高深學问的学府这一思想出发,提出了这一办学原则。他认为大学应该广泛吸收各种人才,容纳不同学派。如果抱残守缺,持一孔之论,守一家之言,是不可能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主要体现在对待学说和教员两方面,由于学说必须由人提倡、宣传和发展,教员又以研究,传授学问为己任,所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在实际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待教员方面。蔡元培聘请教员,最重要的有无专门学问。只要由真才实学,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就聘为教员。反之,如若学术水平低,则不管什么人,坚持辞退。而对于教员的政治见解,学术派别,只要不妨碍授课,则不作为取舍标准。

当然,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不是主张对新旧思想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恰恰相反,其本意在于打破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

(二)从偏重文理到沟通文理,废科设系的学科设置

关于大学学科设置,蔡元培的思想,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最初,他从“大学为研究学理的机关”这一思想出发,主张“要偏重文理两科“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又进一步主张“学术分校”理由有两条:第一、文理两科,专署学里,其他各科偏重于致用;第二、文理两科,设有研究所,实验室等设备,如若遍设其他各科,就要增设病院,工场等,困难更大。

主张学术分校,大学专设文理两科,显然是对民国元年“大学以文理两科为主”见解的发展,目的是为了突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学理,在蔡元培看来,“学”与“术”可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文、理是“学”,法、商、医、工、农皆为应用,为“术”。学与术虽然关系密切,但学为基本,术为枝干。

更可贵的是,蔡元培在看到了文、理分科所造成的流弊之后,进一步主张“沟通文理”。他说文理是不能分科的,文科的史学、文学均与科学有关,而哲学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同样,理科各学科都与哲学有关,自然哲学,尤为自然科学的归纳。而且,由于学科之间的彼此交错,有些学科简直无法以文、理科来区分。因此,他主张沟通文理,和为一科。

(三)选科制的教学制度

与沟通文理思想相联系,在教学制度上,蔡元培主张采用选科制,他认为这种制度使学生于专精之余,能够旁设种种有关系的学科,有利于打破学生“专己守残之偏见”,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对于实行选科制,蔡元培认为必须加强指导,为防止学生纯粹从兴趣出发,忽视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他强调学生所选的学科必须经教员审定,学生只有相对的选择,无绝对的选择,除必修课以外的学科,才有选择权。同时,他还指出,选科制只能行之于高等以上学校,普通教育只可采用选科精神,而不能行选科制。

(四)教授治校的行政管理制度

实行教授治校,这是蔡元培关于大学行政管理的基本思想。他主张教授治校,是为了建立民主的管理体制,防止校长主观专断,任意办事,这是他民主思想的反映。更主要的是为了依靠真正懂得教育和学术的专家来管理学校。由此可见,民主精神和依靠专家,这是蔡元培教授治校主张的两根支柱,教授是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主力,他们既懂得教育又有学问,蔡元培依靠他们来管理学校,这不仅彻底扭转了旧北大一切校务有校长等少数几个人决定的状况,而且大大调动了教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现了民主办校的生动局面。

三、蔡元培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对当今大学改革的启发

(一)高校需要完善长效的管理机制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大学校长。作为优秀的大学校长,首先应该是个教育家,其次才是实业家、学者。一所学院的院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他不单纯是一个行政领导。“领导”的内涵就是领先、引导,就是指那些拥有全面教育学理论知识,对教育事业具有真挚而热烈的价值追求,对教育事业具有献身精神和品格,具有发展教育事业的卓越眼界,思想、有学识。在办学的思想上,他们能够根据各种主客观条件,客观定位,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绝不是人云亦云;在教育发展问题上,也绝对不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而是根据环境变化,当机立断,除旧布新,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谋大局;在学术上,要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绝不滥用行政权威来处理学术问题,承认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是合理的、是必然的而且对于学术发展来说是有益的;在用人方面,能够坚持客观公正,知人善用,宽容大度,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使教师能够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在未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张的历程中,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这样“教育家型”的院长,他们懂教育规律,并能够根据规律办学,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

(二)一流的大学需要优质的大学理念

一流的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办学理念,有了理念,有了原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如何将大学办得更好,就知道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感性的大学教育观念,同时又包括系统化的、触及大学教育现象之本质的理论观点;既包括对大学教育的理性思维,也包括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理想追求。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大学理念蕴含着大学的办学方向、目标确立、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理性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想。例如斯坦福大学的“实用教育”理念: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工作是学校的主要工作”的办学方针;英国的牛津、剑桥“追求学术性”的办学理念,这些办学理念使得这些大学能够在众多的古典大学中引领风骚数百年。我们既要继承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又要在此基础上充分把握当前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创新我们的大学办学理念,建设好高品质的一流大学。

猜你喜欢

选科文理蔡元培
长春外国语学校新高考选科走班先行先试探索成功
文理生的battle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n China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