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效果对比
2016-01-11程晓斌
程晓斌
(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外科 江苏 镇江 212028)
胆囊切除术是肝胆外科治疗胆囊疾病的常用术式[1]。由于进行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时,患者的手术切口较大,故对其机体会产生较大的刺激。因此,为了满足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对微创的需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王兴军的研究表明,对胆囊疾病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可进一步减小其手术切口的长度,并可更精准地观察其病灶的情况[2]。为了进一步探讨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我院对46例此类疾病患者分别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其中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23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46例胆囊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46例患者分为小切口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有23例患者。腹腔镜组的23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1岁,年龄最大的68岁,平均年龄为58.14±3.68岁。小切口组的23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3岁,年龄最大的71岁,平均年龄为58.17±3.59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腹腔镜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具体的方法为:①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②为患者建立人工气腹,将腹压设置为1.60~2.00KPa。③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进行手术。④用分离钳对患者的胆囊calot三角进行钝性分离,在腹腔镜下对患者胆囊处血管分布的情况及解剖结构进行探查。用钛夹将患者的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切断,并借助电凝钩分离其胆囊,对其胆囊床进行电凝止血,特殊情况下可选择使用明胶海绵进行止血处理。然后,切除患者的胆囊,并通过其剑突下的穿刺孔取出胆囊。⑤术后,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对小切口组患者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具体的方法为:①对患者进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②在患者右上腹腹直肌的位置或右肋缘的下方做手术切口。③充分暴露患者胆囊的解剖结构,用钛夹将其胆囊动脉夹断,用电刀游离其胆囊。④充分观察患者胆总管与胆囊管的解剖学关系。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切断其胆囊管后,对其进行电凝止血。⑤术后,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等。②观察两组患者各项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血清炎性因子包括:WBC、CRP和PCT等。③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我们使用SPSS11.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和术中的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小切口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s)
术中的出血量(mL)腹腔镜组 23 1.45±0.55 3.45±1.05 34.00±6.00小切口组 23 1.95±0.55 4.45±1.05 81.00±9.00 t值 3.0484 3.1936 20.5142 P值 0.0020 0.0013 0.0000组别 n 进行手术的时间(h)手术切口的长度(cm)
2.2 两组患者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术后,腹腔镜组患者WBC的水平、CRP的水平和PCT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s)
组别 n WBC(×109/L) CRP(mg/L) PCT(ng/ml)术后1d 术后3d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1d 术后3d腹腔镜组 23 8.71±2.30 5.70±2.51 11.21±5.00 2.21±0.89 3.00±0.60 0.41±0.10小切口组 23 10.12±3.18 6.89±1.79 14.00±3.80 4.90±1.29 4.79±1.21 0.71±0.19 t值 1.7230 1.8512 2.1306 8.2316 6.3561 6.7009 P值 0.0460 0.0354 0.0194 0.0000 0.0000 0.0001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在小切口组的2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有5例,出现放射痛的患者有1例,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6.09%。在腹腔镜组的2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有1例,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3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722,P=0.0463)。
3 讨论
胆囊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胆道系统病。此类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胆囊炎等。此类疾病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征。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在传统胆囊切除手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一种术式,此术式的适应症较宽。但是,由于此术式的手术视野较小,故对患者腹腔内进行探查的范围有限[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一种微创术式。此术式能够直观清晰地探查患者整个腹腔[4]。另外,由于对胆囊疾病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在其密闭的腹腔内进行手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内外环境对其机体的干扰,有利于其术后的康复。
综上所述,与使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疾病的效果相比,对胆囊疾病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其进行手术的时间,降低其不良的应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詹德铿,邱淑珍,洪文光,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6):690-691.
[2] 王兴军.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 22(6):74-75.
[3] 李劲松,黎绍杰,覃茂林,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比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1):76-78.
[4] 蔡波.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3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