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平的土地改革试验

2016-01-11雷宇朱娟娟

党员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股份合作东平县东平

雷宇++朱娟娟

30多年前,山东东平人万里,在安徽推动包产到户、分户经营,带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如今,在万里的家乡东平,一种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新模式——在分户经营基础上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如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困境倒逼改革

东平县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1年,全县716个行政村,没有集体收入的村庄276个,占38.5%;村庄集体经济在3万元以下的,占21.4%。也就是说,近四成村庄属于“空壳村”,还有两成多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农民与村集体都没钱,乡村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出路在哪儿?

2012年,东平县与华中师大中国农村研究院展开合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让课题组明确,东平农业农村发展已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全县17万农户承包土地,户均5.1亩,大部分以家庭经营为主,土地零碎、过于分散,生产效率低,很难获得规模效益,农民增收困难;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农民对农业依赖程度减弱,农业兼业化、老龄化、女性化经营日益明显,难以形成现代高效农业,经营体系亟待创新;

村级收入不仅少,且缺乏有效来源,相当数量的村庄集体经济“空壳化”,村庄治理陷入困局。

农民接轨市场

“钱去哪儿了?在市场中。”农民如何与市场接轨,参与市场经济,而不是被市场所隔绝,这是东平县与华中师大课题组首先要解答的问题。

以往,人民公社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有公平但缺效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有了效率,又缺乏公平。

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既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又能调动农户积极性,并引入现代先进运营、管理模式,实现效益与效率兼得?

2012年10月26日,东平县接山镇后口头村炬祥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成为山东省首批、泰安市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

所谓土地股份合作,具体说来就是,将土地确权与土地经营相结合,将农民土地股份化,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以此让农民的土地成为能够从合作社经营中获取收益的一种资产。

东平在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要求合作社成立独立的管理结构,理事会、监事会均由入社农民共同选举产生,分别负责日常管理、经营与监管。重大决策则采取社员大会表决形式,社员根据合作制原则,平等享有决策权。利益分配方面,则按股分红。

炬祥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之初,共有17家农户,202亩耕地、100亩河滩地,栽植国槐、法桐等。如今,全村村民踊跃加入合作社,入社土地1060亩,村集体荒滩地350亩,产业涵盖乡村旅游、经济苗木、紫薯种植等。

根据合作社的方案,农户土地1亩为1股,集体的滩涂地质量稍差,每两亩为1股。2014年5月,合作社第一次分红,农民每亩耕地在获得1000元保底股金的基础上,分得200元红利;村集体也获得数万元保底利益与分红。

截至2015年10月,东平全县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55家,入社农户7809户,规模经营土地4.36万亩。

根据各村实际,如今,在东平,土地股份合作已探索出三种经营模式:引入外部资金、技术和管理,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经营型;将土地整体对外租赁,稳定获取租赁收入,实现规模种植、提高土地产值的内股外租型;自主培育产业的产业经营型。

收益,不只是钱

在东平,凡参与了土地股份合作的农民,都有一个新的称号:“三金”农民(租金+股金+薪金)。具体来说,既有土地租金作为基本收益,也有由弹性分红、风险收益、务工报酬构成的增值收益。

“加入合作社,除了保底租金、年底红利,平时在苗木基地打工,每年还另有七八千元劳动报酬,挺合算。”接山镇后口头村村民赵恒水说。

村集体也跟着受益。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在彭集街道安村安大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后,单引进公司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这一项,集体就能收入30多万元。短短两年间,安置就业500余人,入股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村集体年收入达150万元。

无论农户还是村集体,收益不仅体现在钱这一方面。

土地股份合作为农民搭建了合作纽带:以土地为中心,农民能有效地参与进来,形成新型经济共同体,农民市场地位提高了,并且充分享受入社、退社自由。

农村市场化改革也得以推进:一家一户承包土地的凝固格局被打破,实现了土地由资产向资本的转变;培育了新型农民,愿种田的有田种,不愿种田的可以摆脱土地束缚,持股进城;而引入的公司管理模式,则改变了传统家户经营模式。

对村集体来说,通过土地股份合作,有了稳定收入,服务村民的能力也更强。

安村村党支部书记孙庆元介绍说,有了安大合作社,不仅村里的水、电、路、医、学等基础设施和村民福利大大改善,村里考取大学本科的孩子,养老院老人等人群,还可以获得奖励或补助。

据东平县一项最新统计显示,到2014年年底,东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6936元增长到10598元。

“替老百姓作主,

不如让老百姓作主”

“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为什么就不一样了呢?”

上世纪90年代,东平也搞过全县运动,建大棚,种蔬菜、西瓜等。政府压指标,公路沿线放眼望去,大棚整齐划一,表面看上去一派热火朝天,最后却是集体拿钱付债。

经历了这场改革,东平县委书记赵德健感慨,自上而下地“搞运动”已不符合实际,“这场改革纯粹由农民自己来推动,而非以往的行政命令式。替老百姓作主,不如让老百姓作主”。

课题组成员万磊举了个例子,在接山镇后口头村,一开始,农户们是把土地租给邻县几个蔬菜种植大户,但收获以后市场行情十分不好,大户弃田跑了。农户们就想,我们能不能自己成立一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呢?大家一起入股,一起闯出一条路。包括农户怎么入股,不愿意入股的可采取土地置换的形式,合作社由谁来管理、怎么管理等,“都是农户自己提出来,并与村集体长期沟通、协商出来的”。

“可以说,这就是一个由农户自主决断的过程。”在万磊看来,以往由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等,虽然快是快,但由于是政府带着任务自上而下地改革,而政府毕竟不是市场主体,与市场隔了一层,对市场不够敏感,“非常容易导致决策失误,(改革)不如由农民自己选择”。

猜你喜欢

股份合作东平县东平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based 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for automatic image annotation①
Semantic image annotation based on GMM and random walk model①
股份合作
——实践与探索
农村村社自治与股份合作的关联机制探析
2014年东平县农业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情况
Exploiting PLSA model 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 for refining image annotation*
东平县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初探
The Story of Beiting
泰安市民宗局、道协为抗洪抢险捐款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