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变革
2016-01-09张兴军
张兴军
涵盖经济、政治、司法、教育、文化、资本市场等在内的各项事业,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寻找新的动能与体系完善的方案。
“十二五规划”完美收官,“十三五规划”又将提上日程。未来五年甚至更久,中国如何保持既有的发展态势,并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保持和增强自身的地位。新常态,既被认为是当下中国的现状,也是未来发展的道路。
经济学家吴敬琏将新常态的特征归结为两点。其一是GDP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甚至中速增长转变;其二,是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投资驱动的粗放增长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的集约增长转变。两个“转变”,宣示的是告别旧有增长方式的决心,同时也表明新常态下,从体制机制到发展模式,都存在着不合时宜之处。在寻求经济高速增长的道路上,从凯恩斯经济学出发而对三驾马车的过度依赖,一定程度上让经济增长路径陷入误区。
回顾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以投资驱动换取经济增长的路径非常明显。从本轮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和10万亿元开始,中国经济在艰难中短暂突围,勉强维持了数年的两位数字增长。但巨额投资效应之后,其负面效应也开始逐渐显现。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确立的结构调整与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于是,在新常态之下,经济增长转移到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上来的呼声再次响起。和不到4%的世界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相比,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仍然保持6%-7%的速度,已经堪称奇迹。当下,摒弃唯速度论的发展已成共识。
从十八届五中全会和2015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能够得知,中央决策层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目标都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明确了各项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不论是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还是坚持绿色发展、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不论是确立精准扶贫战略、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还是共建世界互联网新秩序,体现的均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决心。
真正的改革,是打破一切阻碍各项事业的藩篱,重觅发展的新动能;真正的市场,是让资本、资源自由流动,对国企、对民企、对创业者都能一视同仁;真正的质量,是实现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环境保护的均衡与协调。审视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涵盖经济、政治、司法、教育、文化、资本市场等在内的各项事业,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寻找新的动能与体系完善的方案,从而实现中国在未来五年甚至更久,都能持续发展和引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