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族”请息怒
2016-01-09李轶寒
李轶寒
频按喇叭,乱开远光灯,突然刹车或加速,随意变换车道,对行进路上如遇堵车、事故、不文明变道、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所产生的危急状态过后的咒骂等,是“路怒症”的常见表现。
2015年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四川成都一名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视频火遍网络,并且舆论很快因为行车记录仪的曝光而从同情女司机发生了惊天逆转,变为了一边倒地批评女司机。这可以算是2015年最火的一起因“路怒”而引发的公众舆论事件了。
路怒症,顾名思义,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带着紧张愤怒的情绪开车。频按喇叭,乱开远光灯,突然刹车或加速,随意变换车道,对行进路上如遇堵车、事故、不文明变道、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所产生的危急状态过后的咒骂等,是“路怒症”的常见表现。由于车辆的增多以及生活节奏加快,开车途中驾驶员经常会心情焦躁,这种情绪会导致摩擦产生,轻则发生言语上的冲突,重则导致肢体冲突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雨青教授指导的《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研》显示:北上广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还有调查结果显示,56.9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路怒族”,“路怒族”在人群中的比例基本上随着驾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驾龄在10年以上的受访者中,认为自己是“路怒族”的比例最高,达到88.89%;而驾龄在1~5年的受访者中认为自己是“路怒族”的比例最低,为57.14%。
住在北京市天通苑的市民邓先生就是一位典型的“路怒族”,他说自己一坐在驾驶位上就想骂人,但是坐副驾驶的时候就完全不会。“见到开得慢的人就想骂,还有那些骑电动车的,他们最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乱拐,在快车道骑车,过路口还不看红绿灯。”说起路怒,邓先生有一肚子的话。有一次,他去四川自驾游,走山路的时候他让了两辆车先行,结果却没人愿意让他,他瞬间就怒了。“我想超前面的一辆车,他不让,我就硬插过去了。当时对方司机就怒了,冲到我前面把我拦下来,说我想谋杀他,双方发生了争执。现在想想,其实当时我们各让一步就什么事都没了。”他说,不开车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要讲素质,可一开车就全忘了,当时只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他说起自己一个当老师的女性朋友,平时温柔娴静,一开车却什么脏话都出来了,比他骂得还难听。但被问起来如果坐在副驾驶上,他还会不会“路怒”,邓先生却说会劝驾驶员算了。“毕竟坐他的车,命在他手里。”他打趣道。
相比老司机,新手则表示心态还不错,因为技术不甚熟练,上路也都是抱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态度。“我觉得在北京开车还好,有时候我超车插队对方都让我,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车后面贴的新手上路标志贴起了作用。”北京市民小彭刚刚领到驾照几个月,是个名副其实的“菜鸟”,开车一直小心翼翼,严守交通规则。
其实大部分司机“路怒”,一是跟心情有关,二是看当时的路面交通状况。“路怒”更多时候是一种迁怒,是将个人郁积在心的怨气或其他不良情绪发泄出来,路上的拥堵和磕碰只是导火索。路面千奇百怪的交通状况,堵车、缓行,都会不断给人施加精神压力,使驾驶员不同程度地受到“交通心理烦躁症”的侵袭,产生“路怒”情绪,很容易引发车祸。
面对“路怒症”,开车族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尽量在驾车途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心情烦躁时,可以打开窗户,转移注意力。堵车时可以做些头颈部的按摩或舒展动作,以缓解疲劳、松弛神经。遇到“路怒”攻心时,可通过深呼吸、数数等方式来平息自己。如果在行驶过程中不幸成为“被迁怒”的一方,无论别人怎么催、怎么骂,一定要保持平静,及时作出解释,取得谅解,一旦恼火与对方吵架,只会进一步导致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