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云冈热电公司探索供给侧改革增强活力
2016-01-09山西大唐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山西大唐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任 高/文
大唐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在推进落实中央新电改意见(即9号文件)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火电企业是弱势群体,进入市场只能依靠降低售电价格来竞争。然而,伴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面临当前火电容量明显过剩的大背景,火电企业必须主动作为,否则必将会遭遇生存危机。大唐云冈热电公司拥有两台220MW和两台300MW亚临界空冷供热机组,分别于2002年、2009年投入商业运行,是大同市城市供热两大热源点之一。新电改方案及其配套办法陆续出台后,在中国大唐集团的部署下,云冈热电公司结合自身特点主动作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促进了企业提质增效、提升了企业适应市场的活力。
一、转变观念构筑适应市场环境的经营管理机制
热电企业传统经营管理的理念是偏重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的高标准就是能够保障安全、经济、稳定的生产热、电产品,而产品数量和销售价格基本以计划方式决定。但是,9号文件电改的目标明确定位热电企业为市场竞争主体。因此,企业必须由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并重转变,企业战略以及内部机构的功能必须适应这种转变,特别是要培育、强化、提升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成本-利润实时核算能力。为此,云冈公司在研究政策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了职能部门的功能重新定位和运作方式的调整。同时,增设了市场营销部,组建了成本测算中心。营销部一是要及时全面收集企业生产相关外部信息,研究国家政策,预测未来市场走势,为企业确定投资和技改方向、调整生产方式、作出经营决策、处理市场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提供支持;二是对接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在电改市场规则和管理办法制定过程中,反映企业的特殊情况,争取保障自身利益的合理诉求。比如落实国家“以热定电”的政策安排,高热电比供热机组参照背压机组的待遇等;三是对接热、电客户,沟通需求,探索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培育长期市场,开拓新的市场;四是以企业的效益最大化生产方式为依据,制定营销策略,争取市场电量。除此之外,公司还制定了全员营销和供应商协作营销的激励机制。成本测算中心由营销部、财务部、燃料部、人资部、生产部组合的工作机构,研究和确定企业不同阶段的市场定量和报价模型,并按照营销需要提供测算数据。更进一步的重要职能是为未来执行电量市场的现货交易,提供实时的报价、报量数据。这是为企业完全进入市场进行的基本准备。
二、强化节能减排跨越市场准入门槛和提高竞争优势
火电厂节能减排是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未来还将成为火电企业存续的门槛和企业竞争依托的优势。
2015年云冈公司在山西省较早完成了两台300MW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获得了政府对改造环保设备的价格补贴和超低排放电价补贴,也给予基础电量奖励。2016年云冈公司完成了两台220MW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按照山西省现行规定,200MW等级的机组不享受政府相关补贴和奖励,但是,我们结合机组的节能改造,两台220MW机组跨越了2020年的生存门槛。而且,为以后争取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具备了必要条件。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创新挖掘内部潜力,进行节能改造是云冈公司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有力推手。早在2012年云冈公司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汽轮机乏汽利用改造,这两年来陆续完成较大节能技术改进项目30余项,同时结合全面持续进行机组运行优化研究,云冈公司全厂能耗水平发生了本质的改善。近期4号机组获得全国300MW级亚临界空冷供热类机组能效对标竞赛一等奖,3号机组也处于先进水平。两台220MW机组的能耗也在全国先进水平,已经低于国家规定新投产火电机组每千瓦时300克的能耗标准。因此,云冈公司强化节能减排,不仅突破了单机容量劣势机组的生存壁垒,而且奠定了市场竞争优势。
三、探索柔性化生产增强产品供应的灵活性
柔性化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运作方式、人力组织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改革,使生产系统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的适应,同时减少冗余消耗,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生产方式。云冈公司的市场前景是,热负荷稳定且有拓展空间,热价稳定;电负荷短缺而且市场尚不规范,电量、电价不确定;公司所处的晋北集中了省内绝大部分风电,如果具备较强的与风电配套调峰能力,将可能有政策性的电量倾斜。同时,云冈公司的生产特点是冬、夏季综合效益相差很大。柔性化生产探索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进工艺、优化运行,开发供热能力
云冈公司最初四台机组的供热能力为740万吉焦,增加乏汽余热利用热泵系统,供热量增加到970万吉焦,经过运行优化调整充分利用了空冷机组高背压运行条件,2015年实际供热已经到1089吉焦。经过2016年春季进一步优化参数,日供热已经实现10万吉焦以上,具备了年供1500万吉焦的能力。
2.提高单元机组可控性,满足深度调峰和响应电网能力
云冈公司进行的提高单元机组可控性研究,是为了在三个方面提高机组的适应能力。一是电厂传统柔性生产的要求,即参与电网调峰和参与服务电网品质的能力,如AGC、ACE等。二是探索扩大单元机组和机组组合的热电比。这样一方面可以用比较小的电量配合生产供应较大的热量,增强生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不进行重大工艺改造保持发电能力的情况下,参照享受背压供热机组的相关政策,争取市场机会。三是在供热季,保持热量供应基本稳定的工况下,具备一定的电负荷调整能力,实现配合风电调峰,争取一些政策支持。提高机组的可控性,增强生产产品的灵活性,也就增强了市场适应能力,具备了争取市场机会的条件。
3.建立生产协作体,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由于当前火电容量严重过剩,对于单个发电企业分时段整厂停备,间隙性的机组启停将会是常态。热电厂供热季生产,非供热季停备,将给大用户全年均时供应履约带来障碍。同样,非供热机组也有类似的问题。另一方面,各个生产协作成员,应当在分时段生产期间有成本相对比较优势,互补发电供应形成共同利益最大化。我们今年已经组织了互补的生产协作体,分时段替代生产和结算,既保证各自生产期间机组在高效状态运行,又避免机组反复启停增加额外成本。更主要是保证了各自履约和用户利益不受损伤。另外,对于云冈热电公司,按照年度电量计划,对非供热期电量供应,选择在供热季前提前启机和供热季后推迟停机,是最佳的生产时间安排,整个生产周期内尽量避免启停机。能够产生最佳的综合经济效益。
4.柔性化生产的保障
柔性化生产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动态实践,需要在充分掌握自身资源性价情况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精细设计安排生产时间,比较测算成本收益,精心拟定生产组合方式,追求用户的满意和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要保证柔性化生产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单元机组的整体可靠性、可控性要高,主要辅机有灵活的组合能力,全厂各机组各系统的互备性要高,生产的灵活组合性和适配性要强。目前,我们的这些工作都有了整体的策划方案,并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提升中。
2016年夏季,我们首次试验并成功实现了机组的黑启动。为我们正常的全厂停备状态启动机组,具备了一个重要保障措施;为我们应急启动机组,争取市场机会提供了支撑手段;也解决了我们应对电网瓦解紧急需求的安全预案的关键技术。当然,机组黑启动能力,也是我们柔性化生产的保障之一。
我们根据机组的特点,研究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配煤掺烧方案、选用掺烧煤种,计算掺烧比例。这一项工作涉及燃料的采购、储存、运送、制粉、燃烧诸多环节。掺烧效果的评价要兼顾生产的稳定、高效、可控、排放等方面的因素。它不仅是燃料经济性的问题,也是支持柔性化生产能力的全工程精细管理工作。
5.基于柔性化生产的市场营销
应当说柔性化生产是基于营销结果的生产方式安排。但是对于云冈公司来说,供热量是可预测、可确定的生产量,而目前电量的市场环境无论政策、规则都在推进和完善中,行业没有形成自律、协调的机制,竞争相对无序。那么云冈公司就需要拟定基于柔性化生产能力的营销策略。首先就是“以热定电”作为电量营销的底线,结合有关政策的倾斜,就可以支撑云冈公司履行保障民生工程的责任,同时应当足以奠定企业生存的基础。其次是以利润增长作为电量增量营销的目标。最后是以增加附加价值作为增加盈亏平衡电价下电量的原则。做行业规则的守护者,不进行恶性竞争,非有特殊考核要求,不争取低于成本的电量。
四、参股组建售电公司拓展市场空间和搭建合作供应平台
云冈热电公司经中国大唐批准参股某售电公司的组建。本来发电企业就是一个独立的售电主体,它可以直接与大用户交易,但是,不能直接供应小户散户并进行交易结算。那么通过售电公司出售电力,应当是可以拓展的市场空间,也可能适度增加发电侧的话语权。真正的效果由于没有实践,暂时无法断言。但是,以售电公司搭建协作供应平台是可以预期的互助模式,这样可以解决单个发电企业不能连续履行合同的问题,也可以在售电公司平台形成前面提到的互助生产联合体。
五、参与城市热力系统改造稳定和扩大热力市场
大同市区的热网由两个热电厂提供主要热源,还有若干小型锅炉点配合供热。云冈热电送出的供热管线由于敷设较早管径较小,对应供热区内的换热站,使用的老式换热器效率低,制约了云冈热电扩大供热的输送能力。为此,结合大同市供热工程改造,我们投资设备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主管道的介质流速和出口温度。出资购买了高效大温差换热器,替换原有换热站的老式换热器,在新增换热站内直接安装高效换热器,可以有效降低回水温度。参加这项热网技改投资,极大地增加了云冈公司的供热能力,锁定了供热区域,也保留了扩展空间,有效稳定和扩大了热市场。
六、寻求建立多种供需合作关系
我们目前探索建立多种供需合作关系,寻求电量市场空间。我们拟与某制药、某制造企业建立长期供电关系,正在协商可选择的办法有单纯交易、有资本纽带的交易、附带其他互惠合作的交易、电厂提供用电服务的交易等。我们还在参与大同市某园区合作体专供电力工作协商。这些工作尚没有产生相应效果,但是,我们把这些工作作为今后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