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016-01-09翟晋玉

新校长 2016年2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课程

文/翟晋玉

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文/翟晋玉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我和爸妈去旅游’,请同学们设计至少3种方案,从安全、便宜、快捷的角度考虑如何去神农架旅游?”课堂上,教师许燕给学生们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

新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很兴奋,一番思考和讨论后,他们开始踊跃发言,并很快列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案,比较了火车、飞机和汽车的安全性、便捷性、成本、舒适度等。随后,孩子们更是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想象,提出自认为最好的方案为之陈述理由。

这一幕发生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去年,这所位于武汉东湖之畔、高科技企业云集的中国“光谷”旁的小学,开设了一门批判性思维课程,并在五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每周一课时的实验。

据悉,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小学。这一全新的课程探索,或将开启中国小学教育的思维之光。

你会思考吗?课程有用又有趣!

在另一节典型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上,许燕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先汇报此前布置的作业——“上培优班到底好不好?”然后,学生们按小组发表意见,除了陈述观点,还要至少说出让人信服的3个理由。一时间,学生们各抒己见,理由五花八门。

接下来正式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许燕的题目依旧很有趣——“我的宠物计划”。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快乐地讨论着,敏锐地找出对方陈述中的漏洞并予以反驳,有的还争得不可开交。许燕微笑着在教室里巡视,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课堂上,她更多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大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变化也日渐显著,遇到问题,学生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意放过,而是乐于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样创新型的课程在一开始其实受到了一部分家长的质疑。为了给家长们展示学习成果,参加课程的20多名小学生自己提出两个辩题并举办辩论赛——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小学生上培优班到底好还是不好?

“辩论最能体现我们学到了什么。”五(1)班学生肖欣宇说,比如在《辩证的思考》这节课中,他学会了如何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而在《三的原则》这节课中,他学会了对一种观点要有三种支持和反对的理由。

在两场辩论中,孩子们思维敏锐、观点独到、言语逻辑性极强,在场的家长感叹不断。其实,即使没有这样的展示,部分细心的家长也早就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五(3)班学生严序的妈妈说:“这半年多来,原本性格内向的女儿变了,变得开朗了、自信了。以前的她不敢开口,就像躲在壳里的毛毛虫,对我们总是言听计从。但现在她敢于探出头表现自己了。遇到问题,她会与我辩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还说是老师教会了她独立思考。”

学生肖欣宇也认为这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其它课是教我们想什么,而批判性思维课教我们如何想”。

开始于艰难的尝试

如今的许燕在这样的课堂上已能游刃有余。但去年9月,身为学校综合组组长的她刚参与这门实验课程时,对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只有一知半解,甚至懵懵懂懂。她边教边学,在课程发起者、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副院长刘玉教授“课前备课、课后复盘”的实验模式下,她初识批判性思维课的“庐山真面目”。后来,许燕越教越觉得妙不可言!

“生活中的我,也有了不小的改变。”许燕感慨地说:“在家遇到一些琐事,我会先问明原因,避免因为情绪激动而发生口舌之争。在学校,我常化身为‘侦探’,运用推理方法帮同事排忧解难,让工作中充满了智慧与快乐。”如今的许燕,对批判性思维了解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只知皮毛,还想更深入地去研究它,让更多的学生、更多的身边人去了解和接受它。

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人称“根叔”的李培根曾经听过许燕的课。他一边认真观察、倾听,一边兴奋地拍照。“根叔”对这节课的评价是:“效果非常好,中国的小孩太需要了。”他表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当晚,意犹未尽的“根叔”还将听课的事分享在微信朋友圈中。

回顾实验的过程,刘玉教授坦承,最初她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两轮试验结束后,她信心大增。让刘玉最惊喜的是,参与实验的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度竟然超过了五年级学生。当她向著名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杨叔子院士汇报这一结果时,杨叔子欣然说道:“这是当然的,年龄越小、受条条框框的约束也越少嘛。”

“慢慢地相信”

思考、思考、再思考,这正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特征。

“批判性思维需要深入地思考问题的复杂性在哪里。深度是比喻,复杂是批判性思维的特征。”江汉大学教授李文浩曾专门去美国参加批判性思维教学培训,如今已是华中科大附小的顾问。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慢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给课堂贴上“批判性思维”的标签。“slowly to believe——慢慢地相信,审慎地思考。”李文浩强调:“教师要进行理解性教学,即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要让孩子敢说,给孩子的思考提供宽松的时间、空间。”

在李文浩看来,批判性思维教学需要时间,不是增量改革,而是先做减法;也不是一时冲动或追时髦,而是取决于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

因此,李文浩主张要相信教师,相信每个人都有批判性思维,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平等沟通。“一定要让教师真正理解,它对我的教学是有好处的。批判性思维真正关注教师的脑力,教师要靠自己的思考去教学。”

教师们慢慢有了变化。以前,他们习惯于模仿别人,现在他们更倾向于审慎地思考,展开讨论、共同研究,然后在自己的教学中去尝试。

科学课教师朱映晖有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在讲授《生物体》这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系统认识陆生植物和水体污染之间的关系,教学结束后,他在班上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围绕某海湾建筑开发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话题让学生进行集体论证。班里学生分成建筑开发商、当地居民、游船船主、奶牛场场主、环保人士等若干小组,分别发表意见,然后综合考虑他人的利益需求,再次阐述各自的观点。

通过这一案例,朱映晖希望表达的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远比指导学生接受式地学习、进行线性思考更重要。“在我们的教学中,越来越多地用‘劣构’问题(答案没有唯一性)取代‘良构’问题(指向唯一正确的答案)。”

说到底,批判性思维课改善的是师生的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更强调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融入’,其可持续性和影响力会更大。”李文浩认为,这实际上给教师提出了新的命题:要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清晰思考’的教学过程,让其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进而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所以然’。

向学科教学渗透

参加实验前,英语教师王婧以为,在小学开设批判性思维课,学生们会觉得枯燥无趣。但她很快发现自己想错了,学生们很喜欢这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都能从这门实验课中得到进步。”王婧说:“这也影响了我的专业成长,教学中我更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根据学生的思维层次来进行教学设计。”

科学教师薛浩然也参加了实验,他带着学生们从观察香蕉、养宠物等生活化课题入手,引导他们分组讨论、换位思考,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批判性思维。

“对批判性思维课堂,学生们从陌生到熟悉,逐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薛浩然说,它教会了学生在行动前要全面、真实、辩证地思考,使得行动更科学,看待事物有理有据,并能站在对方角度上看问题。

“过去的教学多半是教师讲学生听,一味地灌输,也因此,批判性思维教学非常重要。”华中科大附小校长李晓艳对记者说,教师们的变化和感悟,让她特别欣慰。在她看来,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批判性思维给学校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培养了一批教师,并通过他们把这种思维方式带入课堂,让所有学生受益。

如今,除了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之外,学校还在英语、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其中,英语学科经过3年的实验,其教学模式已基本成型。教师们从不习惯、反感到逐渐认同,如今已能自觉地运用批判性思维指导教学。

英语教师王婧一度认为,形式新颖、夸张的课就是好课,现在她明白了,所谓好课,一定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慢慢思考,而不是强制他们接受教师的思想”。

实际上,教师们改变的,还不仅仅是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校长李晓艳认为,批判性思维教学同时带来了一种重要的德育方式。“以前德育效果不好,因为只是口头说教、空讲大道理;而批判性思维教学是让学生在共同完成具体的任务中,得到意志力的培养、学会合作、学会自我约束,这才是真正的德育。教师要站在培养人的角度进行学科教学!”

英语、语文、数学……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师开始参与进来,自觉自发地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形成了一股向上生长的力量。

但李晓艳也深知,习惯的东西很难改变,教师要想转变是很难的。“坚持改变,不必着急、慢慢来,不断地给予力量支持,相信它会破茧而出。”

看得出,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和教师,还有学校的管理者。李晓艳坦承,学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仍然处在尝试阶段,今后应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心理特点,在批判性思维教学这条路上一直坚持走下去。

“小步走、慢慢走,不回头。”李晓艳这样激励教师,也勉励自己。

(原载于作者新浪博客)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课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