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医学遗传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6-01-09刘忠平李质馨田洪艳潘晓燕王弘珺金玉姬林冬静
◆刘忠平 李质馨 田洪艳 潘晓燕 王弘珺 金玉姬 林冬静
作者:刘忠平,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基础医学教育;李质馨,通讯作者,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为基础医学教育;田洪艳、潘晓燕、王弘珺、金玉姬、林冬静,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132013)。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环境的创建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各自为政,教师只重视创建教育环境手段的合理性,却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终极性的问题,最终导致培养目标与教学效果之间并不和谐[1]。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学遗传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科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取得满意的效果。
1 整合教学内容
随着基础医学的迅速发展和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课程内容之间出现知识点的交叉与融合,这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也加大了课程教学量,给教学过程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医学遗传学与相关课程重复的内容要进行必要的整合。如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必须重点讲解、讲透,但对于其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存在交叉的内容,如基因的表达、调控、染色体的组成、线粒体的结构、分子诊断等教学内容则可以适当删减。教学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简要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查阅相关教材,将相关知识点之间建立一种横向联系,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善知识体系。课程整合打破学科间的阻隔,有效避免了部分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和知识点遗漏,理顺了知识结 构,减少授课学时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基于问题的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的是现成的知识,虽然接受知识的效率高,但是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抑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部分教学内容采取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是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临床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更加清晰、真实地了解问题的实质和现实意义,并通过自主探究、讨论来解决问题,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基于问题的教学首先要选好讨论的病例。通常要选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遗传病病例,首先由临床医生提供真实病例,然后教师和临床医生对病例进行修改,因为临床病例专业性强,不能很好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要根据培养目标对临床病例进行一定修改,使其符合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和接受度。课上将病例信息分幕发放给学生,每一幕都涵盖3 ~4 个引导问题,学生通过不断接受新信息,不断讨论、提出假设、自主学习、验证假设,最后给出病例的解决方案,并在讨论过程中掌握病例背后的临床知识。
在基于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只需要在学生讨论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来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境模拟教学
对于医学生来说,真实的临床病例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遗传病的特殊性,使得医学遗传学临床教学环境与其他临床医学课程相比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很多遗传病病例,学生往往无法有效地进行临床见习。情境模拟教学通过模拟再现临床情境,有效完善了医学遗传学临床教学过程。
情境模拟教学课前学生要根据病例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为课堂咨询做准备。课上让一名学生扮演医生,一名学生扮演患者,也可以结合所选遗传病的特点,再加上一名学生扮演陪同的患者家属,让医生根据患者及家属的主诉,从临床思维角度出发进行询问病史、绘制系谱图、查体等,最后医生要给患者及家属提出咨询意见。通过情境模拟过程,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学习要点,实现亲验式教学过程。
情境模拟教学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真实的“遗传病”患者,让学生转变了以往的学习身份,以医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情境模拟教学法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模拟医生,面对“遗传病”患者的痛苦经历,学生会增加使命感;模拟患者,能通过换位思考体会遗传病患者的真实感受和尴尬境地,学生会增加责任感,发自学生内心的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情境模拟教学的课前病历资料准备、课上就诊全过程、医患双方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学生自主建构,以学生自主思考来完成,学生有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成果,有效地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情境模拟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第一责任人,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角色互换教学
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有些章节信息量大,内容枯燥抽象,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必将陷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误区,能力培养无从谈起。师生角色互换可以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是增强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措施。
角色互换的实施分备课、授课、答疑三部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布置教学 内容及教学目标,学生课下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及图书馆数据库等相关资料,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课堂上每组选一名学生作为“老师”,结合自己制作的课件开始授课,教师则以学生的身份听课,授课结束后其他学生开始提问。讲课的学生由于准备充分,基本能很好地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对于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由教师来帮助解答。
角色互换教学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同时也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备课阶段,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制作课件,精心准备授课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资料整理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授课、答疑阶段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有效验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对学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
5 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2]。第二课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素材多样,既补充和延伸了第一课堂的教学,也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发展,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第二课堂的实施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课外活动小组,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开设课堂教学无法完成、同时又有一定探索性的实践课题。如组织学生设计“人类正常性状调查报告”,让学生到社区或本校人数多的期班进行性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性状分布特点,撰写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可以组织学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妇产医院进行遗传病相关信息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安排具体流程,准备各种资料,自己亲自展开调查,既丰富了学习内容,又有效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乐趣,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宣传如何做好优生优育及遗传病的预防等相关的科普工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思考解决各种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3]。作为未来卓越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独立的探索、质疑、创造来实现学习目标,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以推进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苏中平,赵婷,叶鹏,等.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育环境的适应性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12-13.
[2]罗海燕.高等教育阶段第二课堂的定位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3(13):12-13.
[3]刘毅敏,贺建,肖湘,等.医学化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0):74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