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背后的传奇爱情
2016-01-08刘江
刘江
1 .
这段传奇故事要从一台照相机开始说起。
那一年,年仅17岁的莉莉娅遇上了在圣保罗大学经济系念书的萨尔加多。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情感最不能为语言所诠释,那便是爱情了。有时未发一言,便已清楚的知道,自己已与站在对面的那个人结下了三生的情缘,正如莉莉娅和萨尔加多。
婚后,在圣保罗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的萨尔加多带着妻子前往巴黎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萨尔加多加入了一个国际组织进行经济方面的研究,之后加入世界银行,前景大好,收入颇丰。与此同时,莉莉娅也为即将从事她喜欢的建筑师的工作,开始学习摄影。在妻子的影响下,萨尔加多也学会了摄影,并逐渐喜欢上了这门艺术。
加入世界银行不久,萨尔加多就获得了前往非洲从事项目开发的工作。在非洲,萨尔加多总是随身携带着一部相机,记录下沿途的风景。工作结束后,回到巴黎的萨尔加多看着厚厚的一叠相片,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一名摄影师,而不是一名经济学家。
2 .
有一天,正在翻看自己曾经拍摄的相片的萨尔加多,突然看到了曾经在世界银行工作时在非洲拍摄的相片,其中一张正在忍受着饥荒的、瘦骨嶙峋的妇女的相片吸引了他的注意,看着相片,一个灵感突然在他的脑海中闪过:在非洲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正在经历着饥饿和疾病的折磨,如果能将这些拍摄下来,传播出去,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他们,是不是能帮助他们改变现在这种严酷的生存状态呢?
萨尔加多将自己想要成为一名人文纪实摄影师的想法告诉了妻子,意料之中地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夫妻俩决定,共同前往非洲进行拍摄。
3 .
非洲,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到处都充斥着饥肠辘辘的难民和各种传染病。可是,当莉莉娅听说丈夫的想法时,未经思考便决定跟随丈夫,一边准备资料,一边呼吁难民问题。有一次,在非洲,萨尔加多不小心染上了血吸虫病,可依旧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多年过去,夫妻俩先后十六次深入非洲,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相片,莉莉娅一边陪伴丈夫的同时一边将萨尔加多拍摄的相片向各大摄影杂志社投稿。1982年,由于照片中散发着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萨尔加多获得了美国的尤金史密斯奖。
获奖后不久,获得了一定知名度的萨尔加多又开始计划新的征程,他决定和妻子一起共同完成一个新的项目“上帝之手”,意为“工业时代的人类考古史”。为了拍摄好这个项目,莉莉娅和萨尔加多一起对各种特殊的手工业制造领域做了细致的研究,在之后的6年时间里,夫妻俩走遍了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每到一个地方,萨尔加多和莉莉娅与当地底层工人们生活在一起,与他们同吃同住,共同生活。1985年和1992年,他以《埃塞尔比亚的饥荒》和《科威特的恐怖》两组摄影报道,连续两年在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得奥斯卡巴尔纳克奖。萨尔加多的作品也由此受到大量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开始饥荒。
4 .
可是,多年在世界上最苦、最贫困地区进行拍摄,令萨尔加多换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甚至无法继续工作,他常常对莉莉娅说:“我对这个世界已经无所可信。”看着被抑郁症所折磨的丈夫,莉莉娅带着萨尔加多回到了巴西。可是,当夫妻俩回到萨尔加多出生的那个农场里,出现在夫妻俩面前的却是曾经的绿洲如今却因干旱和过度砍伐而变得寸草不生的荒地。
看着无比失落的萨尔加多,莉莉娅深情的望着萨尔加多:“亲爱的,你相信吗?只要我们努力,这片荒原一定能变回绿洲。”
可是,在一片荒地上种树远比想象的难多了。第一批种植的树木大约60%都没有成活,在仔细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后,莉莉娅和萨尔加多又开始了第二批栽种,可依旧有40%没有存活,连续的失败没有打消夫妻俩的斗志,反而令他们产生了一股强烈的意念:我们要在这片土地上种上所有的树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多年过去了,这片曾经的荒地,重新生长了200万棵树苗,这片荒地也因此成为了国家公园。
爱,总是能创造奇迹。
2004年,重新恢复健康的萨尔加多和妻子将目光对准大自然,正式开启了全球旅行,预计用8年时间完成一部探险项目《创世纪系列》,探寻未被人类玷污的自然圣地。2009年,萨尔加多邀请著名导演维姆文德斯,共同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地球之盐》,记录下了他们拍摄《创世纪》的过程。这部由大量数据、时间点、黑白胶片、旁白等粗粝生硬的板块组合而成的“地理教科书”,一经播出就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一举获得2014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特别奖,2015年法国凯撒奖最佳纪录片以及201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在莉莉娅与萨尔加多共同携手的50年里,为了让萨尔加多实现自己的摄影师梦想,莉莉娅放弃了自己的建筑师事业,陪伴着萨尔加多走遍了世界上最穷困的地区。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萨尔加多的相片传遍了全世界,他也因此成为了闻名世界的著名摄影师。而萨尔加多,也用50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曾经在婚礼上的誓言:不离不弃,永世相随。
爱,就是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