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凄凉悲催“宫女志”

2016-01-08安健

收藏·拍卖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宫女拓片墓志铭

安健

宫女志,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宫女的墓志铭。周绍良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及《续集》收录5000多方唐代墓志,其中宫女墓志有100多方。于右任收藏的墓志,除了“鸳鸯志”外,宫女墓志也是他的收藏重点,共收了31方南北朝、隋、唐的宫女志,占其收藏墓志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宫女志也是笔者碑拓收藏中的专题之一,已收有二品至九品宫女志拓片近10张。

宫女,看似光鲜,锦衣玉食。然而,绝大多数的宫女是在坐“情感牢狱”,并一直将牢底坐穿。后宫三千,能得皇上宠幸的则无多。大多是青丝变白发,在深宫禁苑内终老一生。读一读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以及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这两首诗,便是宫女内心的哭诉。

唐代亡故的宫女大多有墓志铭,有些宫女标明职位和品阶,如刀人、典灯、司言、才人等,其他则泛称宫人。大多数宫女都有品阶,最高为一品,低者为九品,亦有无品者。然而宫女墓志铭的书写并没有太大区别,常见格式大致相同,简要概括宫女从入选到丧葬的一生,不少墓志语言相同或仅简单修改丧葬年份。笔者手头就有两张宫女墓志拓片,除年岁与卒年不同,其余一字不差。而更让人悲催的是,宫女的墓志大多不署姓名,首句便是“亡宫者,不知何许人也”,忽略了已故宫女的姓氏籍贯。仅从这一点看,古代宫女还不如刑徒,洛阳出土的东汉刑徒砖,即刑徒(囚犯)的小型砖制墓志,虽简单仅二三十字,却有姓有名。从于右任收藏的30多方宫女志看,南北朝和隋朝,宫女墓志还有姓名或姓氏,到唐朝宫女都成了无名氏。其实宫女选入宫中时,都有姓氏籍贯的记录,墓志故意忽略,是对宫女卑微身份的鄙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也是宫女出身,为五品才女。骆宾王《讨武瞾檄》称“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便是说武则天是“更衣入侍”的低贱宫女。当然,后来她当了皇帝,那就另当别论了。

笔者收藏的宫女志拓片中,有一张《大唐故亡宫八品墓志铭》,铭文为:“亡宫者,不知何许人也,令仪夙茂,淑德早闲(娴),言从桃李之蹊,选入芝兰之殿,炎凉亟贸,执贞顺而无僭;福寿已登,在营魄其难久。以弘道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卒于东都,春秋六十有一,以弘道二年正月一日葬于城北,典司攸忝,遂作铭云:昔岁柔仪,今来遐寿,证黄泉而永闷,寄雕管而无朽!”

宫女墓志铭中有“典司攸忝,遂作铭云”之句。“典司”即相关专职人士,察《唐六典》,掌管宫人卒后事项与墓志撰写的机构为内侍省奚官局与秘书省著作局,如著作局中的著作郎则“掌撰碑志、祝文、祭文……”这说明唐宫女的下葬与墓志铭的撰写由相关部门的专职人员来承担的,他们对宫女一无了解,只是依据入宫时的记录,对其年岁及卒葬日期核实一下,其余都是按照墓志程式信笔写来。对宫女来说,生前没有得到礼遇,凄凉一生,而死后能立碑下葬,这已是宫女们的最好归宿了。据《唐代宫女生活述略》一书记载,宫女在宫中去世后,大多葬在宫人斜,宫人斜亦称宫人冢,实际上是埋葬宫女的乱坟岗,后世所见的宫女志大抵都是出土于宫人斜遗址及周边。

上述这张《大唐故亡宫八品墓志铭》拓片,铭文中有“弘道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卒,弘道二年元月一日葬”。史书一般没有弘道二年之记载,但弘道二年实际上是存在的,但它仅存在了一天。

弘道元年十二月初四丁巳日(公元683年12月27日),唐高宗李治在东都洛阳宫贞观殿驾崩。过了两天,即宏道元年十二月初六己未日,皇太子李哲在先帝灵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唐中宗。同年十二月十一甲子日,中宗正式受册为皇帝,尊母亲、天后武氏(即武则天)为皇太后。弘道二年正月初一甲申日元旦改元嗣圣。虽然称弘道二年,但是元旦就改元,则实际上在新的一年里“弘道”的年号使用不到一天。一般纪年法(农历)不算跨年度,故史书记载便没有弘道二年,只有弘道元年。

这个八品宫女死得真不是时候,她在唐高宗死后两个星期亦化尘而去,宫中争权夺利,一片混乱,让她的营魄搁置了近半月,才在唐中宗改元的最后时刻,已故高宗纪元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弘道二年正月一日而葬。如果当天不葬,就麻烦了。因为第二天就只能称唐中宗的新纪年嗣圣元年了,用新纪元葬旧宫女,那是万万不可的。

唉,一块墓志铭,一个特殊的年份,记录了一个白头宫女的凄凉归宿。

猜你喜欢

宫女拓片墓志铭
唐 豳州昭仁寺碑拓片
唐 等慈寺碑拓片
《韦洽墓志》拓片
北宋《曲行殷墓志》拓片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墓志铭漫话
墓志铭
伤不起的宫女
《我的墓志铭》征文通知
唐玄宗年间宫女游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