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永翠的锦绣天地

2016-01-08魏烈花

现代妇女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绣品鞋垫刺绣

魏烈花

今年43岁的张永翠从小喜欢手工刺绣。多年来,她勤学苦练,不但熟练掌握了景泰传统手工刺绣的针法、调色、构图等技能,而且积极创新,把本地传统的刺绣技艺与苏绣技艺相结合,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刺绣技艺,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绣娘。2015年,她获得“白银市妇女手工编织十佳巧手”称号。

1972年,张永翠出生在甘肃省景泰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母早出晚归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作为家中老大的她,不得不帮助父母照顾弟妹。8岁时,她瞒着父母去学校报名,领到课本后高兴地回到家,但上学的希望破灭了,因为父母都不同意她去上学。

倔强的张永翠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在照顾弟妹、做好家务之余,看到祖母在绣鞋垫,于是便开始跟着祖母学刺绣。天资聪慧的她在8岁时就学会了做鞋垫,14岁时就可以灵活地使用掇花针,为周围邻居画被单、鞋垫。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永翠的刺绣技艺也逐渐纯熟,成了村里有名的巧手。1994年,张永翠与同乡的朱万明结为夫妻,孩子的出生让这个小家庭愈发温馨,但由于村子偏僻、经济条件差,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为改善家庭生活,1997年,张永翠举家搬到县城,凭借着手艺租房开起了机绣店,并开始学习当地传统的手工刺绣技艺。2004年,景泰县妇联在全县举办妇女手工刺绣技能培训班,张永翠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勤学苦练,熟练掌握了景泰传统手工刺绣针法、调色、构图等技能。她还多次自费去杭州学习苏绣,积累了丰富的刺绣经验,并将景泰县传统的刺绣技能与苏绣的针法结合起来,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刺绣技艺。

于是,张永翠成了远近闻名的绣娘,好多爱好刺绣的妇女慕名前来学刺绣,她都能热心传授技能。学成的学员越来越多,她们制作的大批绣品需要找销路,张永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说服丈夫放弃外出打工,在县城开起店铺,专门经营绣品装裱、销售。2010年5月,他们牵头成立了景泰县景秀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同时,采取到村社培训、到农户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为当地的手工刺绣产业做了不少好事。

就在一家人沉浸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中时,2012年4月,丈夫因车祸突然去世,张永翠强忍悲痛,用她柔弱的肩膀挑起了抚育儿女的重担。

在她坚强不懈的努力下,2013年9月,景泰县景秀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转型为景泰县锦源刺绣有限公司,承接各种手工来料加工,年签约订单20~30万元,公司年收入近100万元。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2015年4月,张永翠随市妇联到庆阳考察学习后,积极开发香包、丝绸灯等产品,增加香包品种,优化丝绸灯工艺流程,注重绣品选材用料,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制作的绣品、香包、真丝围巾销往北京、新疆、青海、兰州等地。

张永翠说:“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几年来,她不但在公司开展免费培训,而且举办多种多样的手工刺绣培训班,将自己的刺绣技能毫无保留地手把手交给其他妇女。她把每一位妇女当成自己的家人,为他们排忧解难。一条山镇水源村妇女王明从行动不便,坐着轮椅来学刺绣,张永翠每天早晨将她背进2楼的培训教室,培训完又将她背下楼坐上轮椅,20天坚持不懈。

一针一线的执著,让她战胜了生活中遭遇的重重苦难,张永翠和她的刺绣事业一样,正在一步步走向锦绣天地。

(责编 亦宣)

猜你喜欢

绣品鞋垫刺绣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把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女性之美展现给世界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我学会了绣鞋垫
刺绣新生
防走失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