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部队铁路输送效率的因素及对策

2016-01-07张瑞鹏杨永伟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停站调车军用

张瑞鹏,季 锋 ,杨永伟

(军事交通学院 联合投送系,天津 300161)



● 军事运输Military Transportation

影响部队铁路输送效率的因素及对策

张瑞鹏,季锋 ,杨永伟

(军事交通学院 联合投送系,天津 300161)

为提高部队铁路输送效率,在深入分析影响部队铁路输送效率的因素基础上,从铁路建设贯彻国防要求、装载标准、输送训练、运行计划、编组计划5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部队铁路输送;输送效率;影响因素

近年来,铁路技术革新、旅客列车开行密度大、铁路安全要求提高等现实情况,对部队铁路输送准备、装载、运行、卸载等环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车辆限制多、定位要求高、加固难度大、旅行速度慢、调车时间长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铁路输送整体效率。本文旨在分析影响部队铁路输送效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1 影响因素分析

1.1车辆限制多

随着铁路技术革新,铁路车辆向快速化、重载化发展,客车舒适度越来越高,货车载重性能越来越强,但对部队铁路输送而言,新型车辆的适用性却越来越差。从客车来看,空调客车比例越来越大,而适合建制部队客货混编军用列车的具有独立供电功能的普通客车(绿皮车)保有量越来越少。2015年,22型普通客车全部淘汰,适合部队输送的25B型普通客车保有量仅有4 000余辆,其中只有5%的备用量可用于部队输送,即全路可用于部队输送的客车只有200余辆,平均每个路局不足12辆。为确保部队输送顺利实施,每年7、8、9、10等月份部队输送高峰期,须由原总后军交运输部铁路运输局协调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实施全路统筹循环套用保障,客车保障协调难度大,甚至用代客车保障。从货车来看,目前正处于由60吨级向70吨级货车转型换代的过程之中,70吨级货车已超过货车总保有量的五分之二。由于70吨级货车与60吨级货车技术条件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铁路输送效率,如因《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第七十七条规定的“通过台有铁风挡的旧型客车不得与装用17号车钩的铁路货车(一般是70吨级货车)直接连挂”[1],可能导致既定的军用列车编组计划因车型限制需现场调整。可见,铁路车辆的更新换代,导致的部队铁路输送中可用客车保有量不足以及货车使用限制问题,直接影响了部队铁路输送车辆准备效率。

1.2定位要求高

装备装载定位时间直接影响装载时间,是影响部队输送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铁路部门对运输安全日益重视,“铁路安全年”“铁路安全月”“铁路安全互检”等活动开展频繁,货运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原总后军交运输部与原铁道部共同制定的GJB 3008A—2004《铁路军事运输装载标准——装载加固基本要求》规定:“装备装车后,其重心应投影于车底板纵、横中心线的交叉点上,特殊情况下需位移时,横向位移不得超过100 mm。”[2]装备定位时,铁路货运员一般采用测量装备两侧轮胎外缘至平车车底板边缘距离之差来衡量横向位移。按此规定推算,装备两侧轮胎外缘至平车车底板边缘距离之差不大于200 mm即可。但铁路部门执行该规定时,一般情况按该差值小于100 mm掌握,即将该横向位移差值要求减半。甚至有的货运部门为了保障安全,不惜以牺牲装载时间换取安全,定位要求层层加码,按两侧距离差值20 mm定位。定位要求的提高,直接导致装载定位难度加大,尤其是牵引车炮、牵引拖挂车辆定位难度更是成倍增加。原来装载定位最为简单的摩托化步兵部队,现在仅装备定位时间就得近1 h。编配超限装备较多的部队,其定位时间更长。

1.3加固难度大

装备加固时间也是部队铁路输送装载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部队输送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部队铁路输送装载时加固环节同样也受到铁路安全要求高的影响。一是现行《铁路军事运输装载标准》为2004年颁布实施,近十年以来定型编配部队的新型装备均未列入装载标准。运输此类装备时,均需由被运部队向装载铁路局提报装载方案,由装载路局批准暂行方案实施运输,程序比较繁琐。且由于出发时装载铁路局和返程时装载铁路局批准的暂行方案有时会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给部队装载组织造成困惑,出现加固不符合装载局要求需要返工的现象。二是《铁路货物运输装载加固规则》于2006年修订后,其计算加固强度所需的惯性力值大幅增加,以此为依据制定的新装备装载加固方案中的装备捆绑加固强度也大幅增加,要么拉牵绳的根数翻倍,要么拉牵绳的股数翻倍,直接导致部队装备加固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大幅增加。三是铁路货运部门对运输车篷布、车门、后视镜、备胎等活动部位的加固要求提高,导致部队装载时需要处理很多细节部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加固工作量。

1.4旅行速度慢

军用列车旅行速度是运行环节组织效率的体现,是反映部队铁路输送效率最直观的参数。近年来,全路军用列车平均旅行速度在35 km/h左右。其实,军用列车在区间运行的技术速度在80 km/h左右,之所以旅行速度较技术速度差异较大,主要是停站多、停站时间长造成的。停站多、停站时间长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军用列车等级偏低。在单线区段必须停车等待会让等级高于其的旅客列车和快速货物列车,随着旅客列车密度日益增加,这一现象更为严重。二是部队超限装备比例日益增多。超限军用列车开行时其运输径路、会车条件甚至运行速度都会有一定限制,特定径路增加了运行距离,会车限制进一步增加了停站数量和停站时间。三是军用列车运行计划安排方式问题。安排运行计划时一般采用在既有运行图选线的方式进行,这些既有运行线在技术作业站一般停留时间较长,两铁路局交接时还存在车次接续的问题,若无衔接紧密的运行线,在分界站可能停站时间更长。四是军用列车途中的各项保障作业需要一定的停站时间。军用列车途中每隔4 h左右就需进行一次装备装载状态检查,确保运行安全。途径军用饮食供应站且与就餐时间相符时,尽量安排饮食供应,这些保障作业一般要求停站时间不少于40 min。上述因素都对军用列车旅行速度带来了负面影响,但第4点是为保障军用列车途中勤务保障顺利实施而必须安排的停站。

1.5调车时间长

装载完成后,军用列车发车前和军用列车到站后,卸载开始前均需进行调车作业。调车作业时间也对部队铁路输送效率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调车作业时间较之以前也有所延长。一是军用列车编组要求引起的。部队铁路输送军用列车编组要求将客车编挂在列车中部,一方面,铁路部门取消守车后,将客车编挂在列车中部便于乘行人员瞭望两端装备,遇有安全隐患便于及时处理;另一方面,2008年取消代客车后,部队铁路输送使用客车数量增加,集中将客车编挂于列车中部,避免沿途车站军用列车到发线上水管不够长导致的途中上水不便问题。可见,将客车集中编挂在军用列车中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运行安全、确保用水供应。但在装卸载环节,这种编组方式比将客车编挂于一端的编组方式最少增加了一钩调车作业,直接导致调车作业时间延长。二是部分线路开行旅客列车密度大引起的。部队铁路输送装卸载大多在中间站实施,调车作业很多要跨越正线或占用车站咽喉道岔。车站所在线路旅客列车密度较大时,正线和咽喉道岔占用时间长,军用列车调车作业就必须利用旅客列车通过的间隙实施,导致调车等待时间延长。三是调车作业安全要求提高。近年来,铁路要求调车作业必须实施“停车作业”,以确保调车作业安全,这本身就会延长调车作业时间。

2 提高部队铁路输送效率的对策

2.1通过贯彻国防要求解决设施设备难题

铁路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是确保铁路设施设备满足部队铁路输送需求的有效措施。一是铁路客车贯彻国防要求。通过选择适合部队输送的新型空调客车车型,新造时批量实施技术改造,使之进一步符合军用列车开行人装混编独立供电、物资存放、伤员登乘等需求,增加符合部队输送需求的客车数量,提高客车保障效率。二是铁路货车贯彻国防要求。铁路货车升级换代过程中,主动提出军事需求,通过加装改造或试验验证,提高新造70吨级平车的保障效能。三是主要军运装卸载站贯彻国防要求。为确保主要装卸载站的装卸能力不受旅客列车开行密度的影响,应适时提出装卸任务较重的军运装卸载站站场改造要求,延长既有牵出线或新建牵出线,使调车作业尽量不占用正线或减少对咽喉道岔的占用,减少调车作业等待时间,提高军运装卸载站军用列车调车作业效率。

2.2通过严格贯彻装载标准统一装载要求

《铁路军事运输装载标准》是由原总后军交运输部协同原铁道部联合编制下发的,对铁路输送部队和相关铁路部门都有约束力,但实施过程中,存在部队和军交运输部门缺乏话语权,基层铁路部门一味强调安全而制定“土政策”的情况。为此,一是应抓紧《铁路军事运输装载标准》修订工作,补充新装备,统一装载加固方案和相应的定位要求,解决各铁路局对新装备装载要求不一致的问题;二是应加强《铁路军事运输装载标准》中装载定位基本要求的宣贯,使部队和铁路货运部门明确统一的定位要求,防止因上级部门强调安全导致的定位要求层层加码、定位时间长问题,保证在符合装载标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确保装载效率。

2.3通过加强输送训练加快部队装卸速度

部队铁路输送训练是提高部队装卸载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大部分部队都将铁路输送训练纳入年度训练工作,主要侧重驾驶员平车驾驶、常用加固器材操作等训练。但训练开展时针对性仍显不足,缺乏对一辆平车装载多件装备的定位要求及加固位置、特种装备加固方法、活动部位处理等细节问题的针对性训练,导致装载组织中加固疑问多、返工多等现象的出现。因此,应在训练前向相关铁路局军代处咨询装载加固详细要求,以实际输送对象和装载要求为背景细化训练内容,进一步增强部队铁路输送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战化;训练中请当地军代处、装载站派员指导,严格定位要求,以提高输送训练质量。

2.4通过优化计划安排提高列车旅行速度

优化运行计划安排是提高军用列车旅行速度的有效手段。战时或应急情况下,可以采取非常规措施提高军用列车旅行速度。比如,可以通过提高军用列车等级减少因列车会让导致的停站;适当放宽限界限制和超限列车会车限制,使超限军用列车走行普通径路,缩短输送里程并减少停站时间。平时为了避免对正常铁路运营秩序产生干扰,上述非常规措施实施可能性较小,但可以采

用定点或定点与查线相结合的方式安排运行计划,在确保部队开展必要的途中检查和饮食供应的基础上,尽量压缩停站数量和停站时间,安排好跨局军用列车运行衔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军用列车旅行速度。

2.5通过改变编组计划减少调车作业数量

改变军用列车编组计划,将客车编挂于军用列车一端可以有效减少调车作业数量,但这种方式应视情况采用。一是考虑装载站站场布局。若装载站调车作业不需占用车站咽喉道岔,可不改变编组计划,应急情况下可考虑调整军用列车的编组。二是考虑部队铁路输送的任务背景。平时部队铁路输送进度较小时,应侧重部队输送途中上水等服务保障,可不改变编组计划;应急情况下或平时输送进度较大时,应侧重整体输送效率,可改变编组计划,并采取部队自带饮用水或途中饮食供应站供水等方式保障基本生活用水。

3 结 语

部队铁路输送效率涉及到装载准备、装载、运行、卸载多个环节,提高部队铁路输送效率需要运输投送部门、部队、铁路等部门共同努力,从设施设备、规章标准、组织指挥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建设与改进。

[1]铁道部.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总后军交运输部.铁路军事运输装载标准:装载加固基本要求:GJB 3008A—2004[S].北京: 总后军交运输部,2004.

[3]铁道部.铁路货物运输装载加固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编辑:闫晓枫)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Military Railway Delivery and Suggestions

ZHANG Ruipeng, JI Feng, YANG Yongwei

(Joint Projection Departme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ilitary railway delivery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livery efficiency and suggests that in military railway delivery, the requirements of our national defense be followed, loading standard be unified, delivery training be enhanced, delivery plan be optimized and delivery grouping be adjusted.

military railway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 efficiency; affecting factors

2016-01-18;

2016-01-25.

张瑞鹏(1978—),男,博士,副教授.

10.16807/j.cnki.12-1372/e.2016.07.004

E234

A

1674-2192(2016)07- 0017- 03

猜你喜欢

停站调车军用
威力无比的军用霰弹枪
CTC与STP结合的调车作业控制方案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基于规格化列车运行图的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设计
增设调车信号机 防止调车越出站界
军用机器人揭秘
京沪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扣除系数法研究
拿什么拯救你长停站
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一种调车防护应答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