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要锻造坚不可摧的政治定力

2016-01-07侯光亮

政工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韧劲定力党员干部

侯光亮

领导干部要锻造坚不可摧的政治定力

侯光亮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急需各级领导干部锻造坚强的政治定力。为此,就要做到面临大事有静气,依法办事有戒尺,踏实干事有韧劲。

领导干部;锻造;政治定力

习主席反复告诫,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取得这场伟大斗争的胜利,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强大定力。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受干扰、受诱惑的因素也日益增多,急需各级领导干部锻造坚强的政治定力,让定力成为固化信仰、敬畏权力、稳心尽责、部队稳定和谐的“定盘星”“压舱石”。

面临大事有静气。坚持定力的前提是静气,每临大事有静气,宁静致远,方能稳住心、定住神。军改历来备受关注,当前关于改革的舆论十分复杂,各种言论、小道消息甚至谣言很多。在官兵心绪繁乱、诉求多样,单位矛盾交织的时节,党员干部更需要保持有静气、有定力。这份静气来自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党性的强弱折射出其政治定力的大小。大凡遇事无静气,一遇个人得失,就心神不宁、上蹿下跳的人;遇到别人能坦然面对的事,自己却昼思夜想放不下,不吐不快、不闹不快的人,大多不是性格问题,而是把自我放大了、把私利看重了,把党性意识抛到九霄云外了。如同一个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也不是随着政治地位和政治待遇的提高而愈发坚定的。所以说,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勤于学习、经常对表,时刻把党的事业想在前,把群众利益放在前,让政治定力始终经得起改革大考的检验,经得起利益诱惑的考验。这份静气来自胸襟开阔。当好领导干部,能吃苦、能吃亏,还要能吃“气”,要工作、要尽责,不可能不遇到矛盾,必须坚持原则、解决问题,得罪人不可避免。特别是解决一些棘手难题,肯定有复杂成因,既讲政策,又有策略,能风平浪静处理当然好,但若原则规定与个人诉求无法调和,只能坚持原则,只能勇敢大胆地去得罪人。习主席早年在宁德地区工作时,要严肃查处上千名干部违规占地盖房问题,有人劝他别得罪这么多人。习主席讲了这样一个道理: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你违规违纪占地盖房,为一己之利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党和人民利益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辨明这个道理,有了这个胸襟,达到这个境界,坚持原则得罪人就有了底气。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胸襟;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最基本的党内生活制度。要像习主席说的:善于在接受批评中成长进步,不能有了毛病只是自己悄悄改,而不愿请别人帮助医治,更不能对别人的批评耿耿于怀。即便一时受到了误解,党员干部也要相信组织的公正、群众的觉悟,想方设法化解,这才是一名合格党员干部应有的境界与风骨。

依法办事有戒尺。“令严方可肃兵威,命重始于整纲纪。”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改的不仅是体制和机制,不仅是员额和编成,更需要改作风、严纪律、整肃军威法纪。习主席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党的领导干部是依据党纪国法组织开展工作的骨干,在调整改革的考验面前,只有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贯穿全程,政治定力才会更加牢固。领导干部要尽好职责、管住自己、带好队伍,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法规制度,养成按法规办事、按角色办事的好习惯,哪一条“红线”都不能触碰,哪一种“擦边球”都不能打,真正做到知敬畏、明底线、依法办事。凡是规定明确,职责权限清楚,自己该干的事、该担的责任,要义无反顾揽下来,绝不推诿,并且想方设法干好它;凡超出权限、自己不能拍板的事,该请示的请示,该报告的报告,不能率性而为,违规办理;职权外的责任,即使敢担当也挑不起,更不要“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职权内的责任,也应征询多方意见,与别人商量确定;携手才能办理的事,以把事办好为根本目的,不管是顺风顺水、容易出彩叫好的事,还是矛盾棘手、容易得罪人的事,都要多交流沟通,多相互维护,既不单打独斗,又不推过揽功;对个人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的事,既要按党的领导原则,大胆建言,又要相信上级、相信党的领导集体能够按标准程序决策好,过分强调个人意见,有时也会越位。需要指出的是,心存敬畏也不能因此自缚手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看似政治定力强了,实乃是不作为、慢作为的借口。此次军改点多面广力度空前,必定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只要是看准的事情,就要大胆去闯、去试,决不能前怕狼后怕虎、一事无成。

踏实干事有韧劲。习主席指出,政贵有恒,驰而不息,干工作必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干事业需要干劲,更需要韧劲;需要动力,更需要定力;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一张蓝图绘到底。改革不管如何改、改到谁、隶属关系怎么转,铸牢军魂、强军备战、确保安全等等,都是部队工作永远不变的重点。党员干部一定要认清肩头责任,再度提升标准,保持政治定力硬度、韧劲,扎实展开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领导思维、方法手段。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在任抓建只重“短线”,不重“长线”,总想立竿见影短平快,不愿扑下身子打基础;有的习惯了“这件好事是我办的,那件馊事是他办的”,揽功诿过图虚名。部队调整改革期间,更需要抓住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用“钉钉子精神”,持久用力,绝不能仅凭主观臆断,随意变更抓建重点,改换抓建频道,在最基础、最管用的环节上松了劲、滑了坡。要有无私无畏忘我的胆魄。改革是各类矛盾问题集中暴发的时节,也是各级领导干部最受煎熬的时节,需要党员干部发扬无私无畏忘我的工作精神,发扬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担当,不畏艰难,挑起担当,不让矛盾积压无人问、风气不良无人理。要有模范带头看我的样子。习主席指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党和国家的事,人民的事,全局的事。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关键少数”更要发挥好关键作用,踏实工作,主动担当,不断在承担中成长,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系72495部队政治委员】

C933.2

A

猜你喜欢

韧劲定力党员干部
何为定力?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党员干部新书架
贵在韧劲和长远眼光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冬·发心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跟踪问效贵有“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