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见过的诺贝尔奖

2016-01-07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霓虹灯小东西亲民

又到了每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公布的时候了,不知今年这个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会花落谁家呢?这时肯定会有扫兴的家伙说:“管他谁获奖呢,反正这些科学家研究的东西跟我们又没什么关系!”No!诺贝尔奖可不是那些高深复杂研究的专属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是有着不少诺贝尔奖级别的东西呢!你能想到什么吗?不如通过下面的描述猜一猜这些 “亲民”的诺贝尔奖到底是什么。别担心,它们肯定都是你听过、见过,甚至使用过的!

一束光线照过,随后透明通彻!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光线,有了它,我们的眼睛就能像火眼金睛般看透一切(虽然也有一些例外)。在医学、工程和安保等领域,它至今都是最好用、最高效的检测方法。

1901年,德国科学家威廉·伦琴因发现“伦琴射线”而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在这位谦虚、严谨的发现者的提议下,伦琴射线改成了我们更熟悉的名字——X射线。

提起现代城市,除了高楼和汽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那些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了。通过在灯泡中加入一些特殊的气体,霓虹灯便能闪烁出各种颜色的光芒。没错,这些特殊的气体就是诺贝尔奖的主角!

1904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斯特拉特测定出氢气、氧气、氮气等常见气体的密度,并发现了隐藏在空气中的一种新气体——氩气,从而揭开了惰性气体的神秘面纱,斯特拉特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电器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些电器之所以能变得越来越方便、智能,全都要归功于一种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神奇材料。

1956年,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拉顿因对半导体和晶体管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半导体和用其制成的晶体管,它们的出现是电子学的一次巨大飞跃。如果没有它们,就不会有收音机、电视机,更不会有现代生活必备的电脑和手机。

拆开电脑或手机,你肯定能在其内部的电路板上看到一些方方正正的小东西(通常是黑色的)。千万别忽视它们,这可是诺贝尔奖级别的发明!电脑能发展成今天这么厉害的样子,这些黑色的小东西功不可没。

2000年,美国工程师杰克·基尔比因发明集成电路而获得诺贝尔奖。基尔比在1958年就已经制造出了第一块集成电路,不得不说,这个奖颁得太晚了!

更加节能、环保、耐用的LED(发光二极管)灯让白炽灯等传统照明设备成了过时的“老古董”,但真正可用于照明的LED灯是在人们解决了某项关键技术难题后才诞生的,而解决难题的褒奖,就是诺贝尔奖!

2014年,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的中村修二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工作弥补了LED照明的最后一块空缺,为全世界带来了新的光亮!

以上的诺贝尔奖都是人们相对容易接触的,但不管是“亲民的”,还是“高深的”,这些获奖的科学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

猜你喜欢

霓虹灯小东西亲民
最亲民的海王 静态体验玛莎拉蒂Grecale
夜钓
霓虹梦
亲民之官 以廉为基
奇妙的小东西——《我的小影子》
廉价亲民黑鸟单车BB10 GPS码表评测
游乐园
《霓虹灯下的哨兵》民间隐形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