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2016-01-06张桂芝高文俭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聂耳田汉义勇军

文/张桂芝 高文俭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文/张桂芝高文俭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唱响了全中国和全世界,成为彰显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最强音。

创作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战火纷飞的中国局部抗战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不甘当亡国奴的东北民众在中国共产党武装抗日的号召下,纷纷拿起武器组建各种名称的抗日义勇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身为左翼作家、共产党员的田汉、聂耳,当时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国民党政府出卖中国领土和主权而掀起的抗日救亡的潮流中。1934年田汉在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时,正当东北抗日义勇军处在最艰苦的环境中,田汉和聂耳被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英雄气概所感染,激发了强烈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继而谱写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义勇军进行曲》。波兰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出版于1939年的专著《人民之战》中,对《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背景作了叙述:“东北人民为摆脱日本的枷锁而英勇斗争,在他们那勇敢精神鼓舞下,产生了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使举国奋起,众志成城……《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就是抵抗日本侵略的浪潮不断高涨的历史。”

创作素材

《义勇军誓词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最原始的雏形。1931 年9月27日,辽宁黑山县朝北营子高鹏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9天,于家乡组建了名为“镇北军”的抗日队伍,这是全国成立的第一支抗日义勇军。高鹏振为了鼓舞士气,在镇北军誓师大会上亲自撰写了抗日誓词:“起来!起来吧!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山河碎,家园毁,父母成炮灰,留着我们的头颅有何用?拿起刀枪向前冲!杀!杀!杀!”后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干事王立川(原名张永兴)将誓词填入《满江红》古曲,使之成为了《义勇军誓词歌》。很快地,这首歌便风靡传唱于各路义勇军。聂耳在热河保卫战前线收集到创作的第一手素材。1933年2月,聂耳随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朱庆澜将军到前线慰问正在参加热河保卫战的东北军和义勇军。在热河四家子时,一日聂耳正赶上锦州义勇军、二军团骑兵旅一团三营长刘凤梧指挥战士高唱《义勇军誓词歌》,聂耳被歌声吸引过来,亲身感受到这首歌震撼的冲击力,收集到了创作的第一手素材。

1933年3月,反映热河前线战况的纪录片《热河血泪史》在上海公演。义勇军将士刘凤梧回忆说,当年“看见聂耳等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来到热河,他们一面慰劳部队,一面做抗日宣传工作。他们拍的《长城抗战》(上映时定名为《热河血泪史》)记录了不少我们这些骑兵部队的活动情况”。当时《京报》《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新中华》《救国旬刊》,天津、上海《民国日报》等也连续报道了以上消息。这些报道为人在上海的田汉和聂耳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创作素材。田汉始终关注抗日义勇军抗战消息,1933年3月18日,他因车祸住院。在“养伤期间,医生禁止他用脑,但他并没有停止看报和打听外界的消息……抗敌救国的呼声,时时系在他的心头……”他表示:“自己要突破‘死线’,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也要奋起最后的最大的勇气……休养了半个月,他又继续战斗了。”

王立川的《血战归来》成为田汉创作的主要素材之一。由王立川创作的中篇纪实文学《血战归来》,于1933年5月在上海《新中华》半月刊上连载。作者以详实的切身经历叙述了他从1931年10月3日来到黑山县高鹏振的镇北军驻地,协助组建抗日义勇军的经过以及这支队伍的辉煌战绩。军事专家陈坚曾说过,“当年田汉看了《血战归来》后,特别是文章中提到的他毅然决然跑到土匪窝里组建义勇军的壮举,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场就提笔写下了那段著名的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今天我们虽然无法考证田汉是否“当场就提笔写下了那段著名的歌词”,但可以肯定的说,田汉看了《血战归来》后,受到极大的震撼,激发了他强烈的创作热情。《新中华》半月刊是中华书局于1933年1月在上海创办的以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的进步刊物,在30年代与《东方杂志》《国闻周报》鼎足而立,刊登了大量的关于抗战的文章,呼吁全国一致对外、抵御外侮。《新中华》的主要创办人为陆费逵,主编为周宪文、钱歌川、倪文宙。当时的共产党人如田汉、张闻天、潘汉年等都受聘于中华书局,对中华书局图书和《新中华》半月刊等出版物的迅速崛起发挥了重大作用。

田汉和聂耳从新闻舆论中获得大量丰富、鲜活的创作素材,据此田汉于1933年奋笔写道:“最后的胜利是不决定在敌人的武器,而决定在全国广大民众的意志。但凡他们不肯做奴隶,他们是必然把帝国主义强盗踢出去的,不管它的飞机大炮是多么厉害。因此只有组织了民众自己的力量,才是真正能防卫自己的万里长城!”这反映了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主题思想。

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朱庆澜亲自为《义勇军进行曲》确定歌名。朱庆澜,字子桥,祖籍浙江绍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举家迁居锦州,在锦州居住了38年。1932年4月26日,朱庆澜在上海成立了辽吉黑民众后援会,亲任会长。同年11月,辽吉黑民众后援会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在北平合署办公,并联合组建了东北义勇军总司令部,朱庆澜任总司令。经朱庆澜之孙朱汉和义勇军后裔刘生满考证,和上海国歌展示馆论证,抗战影片《风云儿女》是1934年朱庆澜出资赞助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的。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时,他刚刚初步完成了电影的故事梗概和主题歌。田汉被捕后,聂耳的处境也很危险,中共地下党决定让聂耳取道日本去苏联或欧洲等国学习。当聂耳得知正在拍摄的《风云儿女》影片中有一首主题歌,便主动找到夏衍说:“听说田汉先生写的《风云儿女》有一首主题歌,请交给我作曲好吗?”没等夏衍回答,聂耳又说:“请交给我,我干,我想田先生一定会同意的。”为了给这首歌谱曲,聂耳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很快就完成了主题歌的初稿。经试唱后,同志们又提出了修改意见。因行期在即,聂耳无暇仔细推敲,只好将初稿带到日本。同年4月18日,聂耳到达东京后,修改完曲谱寄回国内。聂耳将曲谱名称定为“进行曲”,朱庆澜将军觉得曲谱名称缺少“魂”,于是画龙点睛在前面加上了“义勇军”三个字,这样,《义勇军进行曲》就成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传唱开来。

历史意义

1935年5月24日,抗战影片《风云儿女》在上海首映,《义勇军进行曲》首次在金城大戏院唱响。当日《中华日报》电影广告上写着:“再唱一次胜利凯歌!再掷一颗强烈的炮弹!”《申报》称:“这儿有雄伟的歌——是铁蹄下的反抗歌!”尽管当时国民党当局不准在歌词中提“抗日”字样,但这首词曲以高度的抽象和概括,以排山倒海之势,喷发而出的旋律,喊出了中华民族压抑已久的呼唤,吹响了民族解放的进军号角。电影《风云儿女》公演之后,《义勇军进行曲》就像插上翅膀一样,飞向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响彻世界各个角落……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民族解放的进军号角。《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投身抗日的洪流。从“一二·九”运动到八路军、新四军的一次次抗日战斗,处处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在异常艰难的抗日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将《义勇军进行曲》《八路军进行曲》作为战斗之歌,鼓舞指战员奋勇杀敌。原东江游击队老战士潘贻璋说,“那时中国面临亡国亡种的危机,这首歌唱出所有爱国志士的心声,极大地鼓舞了进步青年坚决抗日的决心,当时我们唱着这首革命歌曲击毙了不少日本鬼子和汉奸。”曾在远征军担任上尉参谋的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回忆道,《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战时期也成为许多国民党军队和军事院校的军歌。戴安澜将军就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民革命军第200师的军歌。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义勇军进行曲》一度成为“八百壮士”孤军营内鼓舞士气的战歌之一。很多爱国华侨深受《义勇军进行曲》鼓舞而毅然回国参加抗战,1938年,马来西亚、越南、印尼、泰国、缅甸、新加坡等国家的110多名青年华侨,取道新加坡,一路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回国参加抗战。台儿庄战役上,中国将士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冲锋陷阵,演绎了悲壮动人的一幕……据史料记载,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曾于西北练兵,也让士兵齐唱《义勇军进行曲》。1939年,应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之约,著名音乐家李抱忱主持编辑英文版《中国抗战歌曲集》,将《义勇军进行曲》收录歌集中。在抗战中,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不畏强暴“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影响

当年《义勇军进行曲》被译成不同语言,在苏联、法国、捷克等地灌录成唱片,歌名大多被翻译为《起来》(Chee Lai)。最知名的一个海外版本是宋庆龄促成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灌制的英文版,宋庆龄、林语堂、刘良模分别为唱片作序,1940年保罗在美国纽约露天剧场用中文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引起轰动。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义勇军进行曲》在东南亚地区广为传唱,成为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战歌之一。《马来西亚义勇军进行曲》的一句歌词“马来西亚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是马来西亚华侨抗日游击队从《义勇军进行曲》借鉴引用的。后来,欧美多国的广播电台经常播放《起来》,1944年这首歌成为了印度德里广播电台对华广播的开头曲。1945年,美国米高梅公司拍摄了一部抗战电影《龙种》,《义勇军进行曲》作为这部影片的插曲在美国的电影院响起……二战末期,美国国务院在预定向全世界广播的庆祝胜利的节目时,中国的《义勇军进行曲》与德国的《欢乐颂》法国的《马赛曲》等歌曲赫然在列。

在上海国歌展示馆内,田汉早年的一段手书回忆录被放大陈列。上面写道:“陶行知先生由欧洲回国,过埃及时在金字塔下听得有人唱这歌,引为奇异,曾数次在演说中提及。梁思成先生在美国讲学时在街上听得有人吹口哨,吹的正是这支歌,以为是中国人,回头一看却是一个十来岁的美国孩子……凡此都是以证明全世界反帝国主义人民的心是一脉搏动的。”通过田汉的这段文字,足以证明《义勇军进行曲》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的巨大影响。

责任编辑:武丽娜

猜你喜欢

聂耳田汉义勇军
田汉与南岳衡山的不解情缘
抗日义勇军英雄
——李海青
化险为夷靠淡定
化险为夷靠淡定
京话探索实验剧《无名卒》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
化险为夷靠淡定
简论田汉抗战期间的诗词
青年义勇军军歌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