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若战略对决将两败俱伤 美国输不起

2016-01-05戴旭

军事文摘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中美大国军事

中美若战略对决将两败俱伤 美国输不起

世界格局动荡剧烈、中美军事关系诡异变幻。为什么长期不打仗、专注经济建设、不参与任何争端的中国,反却受到美国日益加剧的围堵?中美到底应该怎样定位?两军如何看待对方?

美国难言“守成”,中国崛起但无挑战之意。毫无疑问,以中美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量,双方握手还是交手绝不仅仅是两国的事。因此,回答这一问题成了一个世界级课题。来自中美双方乃至全世界的无数学者都在研究、预测双方关系的未来,其中获得认可度最高的是双方将陷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即一个崛起的大国将挑战一个守成的大国。美国还不是一个举世公认、威仪天下的大国。当下俄罗斯在中亚横刀拦路,朝鲜以弹丸之地屡次叫阵美国,一个非国家行为体的“伊斯兰国”让貌似强大的美军一筹莫展,都说明美国还没到“守成大国”的程度。另一方面,中国也不是一个要挑战守成国家的崛起者。由于近代西方入侵几乎导致中国亡国灭种,当下的中国正在重整山河,行进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之路上,经济发展才是核心要务。中国历史上没有统治过世界,现实中也根本没有取代美国的意图。美国在全球有近千个军事基地,有10支可以横行世界的巨型航母集群,还有众多航空航天远征部队;美国六大战区是根据世界地图划定,而中国五大战区都在自己版图上。

中美若战略对决将两败俱伤,美国输不起。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破坏过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国反对的是美国干涉内政、对领土领海权益以及其他利益的侵犯。中国的一切准备是在告诉美国和世界:中国不会在核心利益上退让。在中国周边问题上,美国的任何军事介入都是得不偿失的;双方战略对决的结果将是各自从现有国际地位上同步坠落,而这一结果是美国输不起的—原因不言而喻。因此,大国不应该被小国诡计所绑架,而应共管危机共谋大事。我认为中美关系是大国之间最成熟的双边关系,原因在于双方在朝鲜战场上已经打透了,双方不仅了解了对方实力,也明白了对方的底线和意图。这一战奠定了中美建交的基础,而双方建交,依然是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今天中国的善意不应该被视为软弱。历史经验记忆犹新。只有双方都能明白对方意图、尊重对方底线、了解对方实力,双方才有可能如“美洲狮”和“东北虎”一样相安无事。

中美互信需要双方除去心中之“贼”。在已经有过朝鲜战争教训的情况下,双方都不应该轻易向对方炫耀武力。大国不会接受失败,因此军事胁迫是无聊的。正如当年的朝鲜战争不仅仅是东西方的军事对决,同时也是双方哲学和文化的对撞。我个人的体会是,中美之间有着广泛的交流平台和合作领域,但双方似乎都需要在“交心”层面上用力。换言之,中美双方交流需要突破表面化、外交化,向实质化、具体化方面掘进。双方需要真正的共识,哪怕这种共识只在某些领域,只在两个人之间产生。一个1大于一百个0。双方代表团对代表团的外交辞令,在各类论坛上各执己见甚至外交斗嘴,这些也不是不需要,但要做到真正互信,最低限度是“相知”,而不只是一般的相识。如何做到“相知”?就是要在各领域进行全方位的交友式深度接触。多年来,美国有人认为中国在“韬光养晦”,图谋赶走美国取而代之;中国则有人认为“强敌”会干预中国解决周边危机。“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中美双方都有心中的“贼”需要除,都需从谋对方转向谋世界和平。

政治无非战或者和,大国交往堂堂正正,中美关系的历程也是如此。只有把各自心里的东西都掏出来,摆在桌面上,双方才能做到心底坦荡。事实证明,握手比攥拳好,掏心比掏枪好。世上没有天生的敌人,人间却有可交的朋友。双方固然都会力争自己的利益,但认识到双方有共同利益才更重要,而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双方真能做到握手并交心。希望我们迈出的这一步,不是最后一步。

猜你喜欢

中美大国军事
全球化困境下的中美经济关系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虽有中美摩擦 难阻全面小康
大国气象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