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军营网络+”推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2016-01-05李锋
李锋
运用“军营网络+”推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李锋
习主席强调,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平台的飞速发展,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大力推动了各产业的转型升级。“军营网络+”作为“互联网+”在军队中的拓展,对创新开展政治工作带来了深刻启示,必须深入研究,着力创新发展。
一、“军营网络+”为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新机遇
“军营网络+”推动军营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与政治工作相结合,对军队政治工作来说充满了挑战,我们应当充分把握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军营网络+”是让生命线焕发生命力的有力载体。青年官兵日益依赖和热衷信息网络,必须紧贴网络一代官兵思想行为新特点,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社会环境新变化,研究把握推进政治工作“三化”建设新要求,重新审视筹划、组织和开展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加强军营网络建设,加大数据采集运用,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政治工作传统优势高度融合,让“数据链”加固“生命线”。
“军营网络+”是用信息化助推战斗力的重要支撑。必须深入研究把握推进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实战化的特点规律,把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遂行军事任务各个环节,通过深化发掘和有效运用信息系统功能,把诸多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作战体系,实现由单纯数据存储向高效智能分析转变、一般技术应用向辅助科学决策转变、各自独立研发向全面互联互通转变,使政治工作平时与战时相对接、岗位与战时相衔接。
“军营网络+”是以时代性强化感召力的实践平台。面对网络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元素,必须积极创造军营网络文化新形态,着力打造网络文化新品牌,广泛运用新兴信息载体,融入手机短信、军营DV、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时尚元素,推动政治工作由平面向立体、由静态向动态、由单一向多维转变,真正发挥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倍增器”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鲜活、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实现“军营网络+”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军营网络快速发展,上联领导机关、下通基层班排的各级政治工作网,成为官兵工作、生活、娱乐的得力助手。但由于军营网络建设相比互联网发展较为缓慢,对军营网络的应用至今仍然停留在看新闻、传文件、逛论坛的浅层次上,军营网络想要“+”入其他领域,总是障碍重重。
一是理念更新难。有的人把军营网络建设和信息安全保密对立起来,建网用网积极性不高。有的看不到网络对部队政治工作的“倍增器”作用,讲客观困难多、讲主观努力少,在网络功能的开发运用上不作为、慢作为。还有的陈旧观念和传统思维根深蒂固,习惯“面对面”言传身教,不愿意“键对键”拓展深化。
二是人才保留难。政工网维护管理人才没有编制,为临时抽调或兼职,多属自学成才,业务能力低,发展受限。部分单位只有少数干部参加过信息化知识培训,一些政工干部不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备课讲课,甚至连DV、数码相机都不会正确使用。
三是协调关系难。军营网络建设涉及通信、机要、
营房、财务、宣传、保密委员会等多个部门,建用管不一致,而且每个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比如,重装系统、加装水印、开通网端、注册登记等本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报批程序繁琐、费时,甚至一份报告需要好几个部门和领导审批,需要三至四名相关业务人员协调办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军营网络的发展运用。
四是监控约束难。在网络的监督使用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上网登记、发布审查、安全检查、责任追究等相关规定,目前执行得还不够严格,对于官兵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等教育引导不够经常,对于官兵正确上网用网的监管还缺少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致使一些因网络带来的问题时有发生,对单位和个人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五是管理使用难。保密问题始终是困扰军营网络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级在执行和落实网络安全保密规定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有的部门要求加强网络建设,而有的部门却把网络视为主要泄密渠道,不仅禁止官兵登录互联网,对军营网络也进行了一定限制,甚至为保安全制定一些土规定土政策,致使网络资源使用率不高。比如,规定“上网电脑不办公、办公电脑不上网”,这对机要、财务等保密等级高的岗位比较适用,但像基层营连、一般股室等涉密程度不高的也是“一刀切”,对政工网普及应用带来阻碍。
六是效益提升难。设施建设不均衡,个别单位线路老化网速过慢,硬件设备落后不兼容,连接方式不统一,配套设施不完善,使用管理成效差距较大。软件开发不配套,没有政治工作日常办公系统平台,大部分计算机只限用于处理文档、拟制表格等简单功能上。手段运用不科学,办公是人跑夹子传,自动化办公开展不起来;搞教育是一块黑板讲到底,多媒体教学不经常;思想调查是笔答人统计,网上思想调查不会搞。
七是数据存储缺。主要是数据不成体系。当前,政治工作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基本是谁干谁知道,存在办公电脑里年底就删,甚至是现用现统计。演习时作业箱里装得最多的,就是政策法规书籍,完全没有实现数据化。数据陈旧滞后。不能很好地根据形势任务变化、工作进展情况对数据进行更新、完善、补充,导致过时不管用。数据精确性差。没有对数据获取的背景、时机、场合和手段等进行描述,定性多,定量少,缺乏精确性和唯一性。
三、用好“军营网络+”创新开展政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政治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这为政治工作固本开新指明了方向。调研感到,把“互联网+”中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日常管理、政治教育、军事训练等融合创新催生出的“军营网络+”,一定会带来1+1>2的效果。
一要拓展网上教育厅。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功能,把网络作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大舞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频道、汲取文化知识的营养库,开发出通用的网上思想调查、网上备课授课、网上宣传引导、网上自主学习、网上文化熏陶、网上咨询服务、网上建言献策等模块。满足基层官兵知识换代和学历升级诉求,协调联系有关院校和教学机构,采取网络远程培训的模式函授办学。突出寓教于乐,将基本理论观点制作成漫画、Flash,开发成知识闯关游戏,通过擂台攻守等形式,发动官兵互问互答,营造人人争学创新理论的浓厚氛围。
二要扩建网上训练场。积极适应军事训练向信息化转变的新要求,利用网络拓展科技练兵空间,为战斗力生成提供新抓手。研发主战装备模拟训练系统,制作装备3D模型,通过网上操作,熟练掌握武器装备结构、性能和操作流程。加大军事网络游戏的研发与推广普及力度,通过人机对抗、网络对抗等方式,提高团队配合意识。大力开展网上战时政治工作研究研练,研发心理战模拟训练系统,不断提高指挥控制、应急处置等能力,建立完善战时政治工作数据库,及时补充更新信息,为遂行作战任务打好基础。
三要开辟网上办公室。树立网上施政的理念,健全网络群众工作机制,规范办事流程、办理时限,细化网上网下对接等制度规定,切实做好网上受理、办理、反馈工作,确保官兵网上提交的办事服务申请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借助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留言板等网络通信手段,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广泛倾听官兵呼声,积极采纳合理建议,认真答复解决问题,做到每条必复;针对官兵提出的诉求,按照工作程序及时办理,作出回应。
四要架起网上连心桥。针对官兵关注的焦点问题,分类设立网络直通车,为首长机关联系基层、问计官兵开辟新窗口。设置“廉政监督台”,对部队建设的重大事
项、官兵关心关注的敏感问题进行网上公示,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中进一步纯正部队风气。拓展建言献策的渠道,充分利用“首长信箱”“建言专栏”等交流途径,切实把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聚集起来。完善网上心理服务、法律咨询、思想调查等功能,建立相关政策、常识专栏,定期组织人员网上辅导、回复留言,为官兵消除心理阴影和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帮助。
五要充实网上资料库。针对军营环境相对封闭的实际,充分挖掘利用网络的知识和文化传播功能,为青年官兵求知益智打开智慧大门。要精心打造网上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用大量期刊典籍、珍贵文物、尖端科技、先锋作品,帮助官兵开阔视野、提高品位、完善知识结构,做到“不出营门、看遍世界,轻点鼠标、遨游学海”。要突出搞好搜索引擎研发,技术上适应军营网络结构特点,功能上与当前流行的搜索引擎搞好对接,使官兵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快捷高效地搜索使用资源。
六要打造网上娱乐城。着眼解决基层部队业余生活单调枯燥的问题,依托网络为军营生活增添格调高雅、紧跟潮流的娱乐元素。要在不断充实更新影视、音乐、游戏等栏目基础上,引导官兵撰写影评、创作歌曲、制作动漫,使军营休闲娱乐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人才培养同步合拍。要借鉴优酷网等视频共享网站模式,发动军营“拍客”将训练场上的精彩瞬间、日常生活的幽默片段、战友之间的感人故事、军旅生涯的重要时刻拍摄发布上网,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互动需求。
【作者系68252部队政治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