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态村落体育“盘古王戏水”的调查研究

2016-01-05郭学松

军事体育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戏水盘古原生态

郭学松

(1.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宁德师范学院 体育系,福建 宁德 352100)

原生态村落体育“盘古王戏水”的调查研究

郭学松1,2

(1.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宁德师范学院 体育系,福建 宁德 352100)

正达村原生态村落体育“盘古王戏水”活动源起于神灵崇拜、战争衍生、祈福需求;从活动主体迁徙及思想转型对其衍承提出了挑战,相关部门干预中原生态特性的两难抉择,现代化传播媒体与活动娱乐观赏性的双重博弈,活动组织的随意性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几个方面阐释其原生态发展困境;并从注重发展经济与营造村落文化氛围相辅相成,建立以村落基点、村民为自治核心及相关部门为服务体系的发展机制,制定因地制宜的活动方案与合理规划活动过程的双重实效等方面提出了原生态村落体育发展的保护措施。

原生态;村落体育;社会人类学;正达村;盘古王戏水

在福建省,原生态村落体育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与宗教祭祀交织在一起,神灵尊崇与精神信仰是诸多原生态村落体育发起和衍承的重要依托。福建长泰坂里乡正达村每年一度的“盘古王戏水”活动就是在对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王”的信仰与崇拜的基础上开展和传承的。在汉族人民心目中,盘古王具有无所畏惧的品格和不惧牺牲的精神,就像西方人所崇拜的上帝一样,在中华文化中以英雄形象呈现,与儒家思想中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相契合。从古至今,我们特别提倡牺牲自我,献身民族,造福人类,其精神源头就在盘古王神话里。盘古王以默默献身来垂范于世[1]。正是盘古王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原始村落生产力不发达的蒙昧时代,其神仙显灵的故事及精神,是人们处理棘手事情时所急需依靠的“精神支柱”。为了答谢神灵的庇佑,村民们往往以一种特殊的祭祀活动来娱神感恩,并期望通过这种虔诚的尊崇感化神灵,实现一种心理慰藉,获得一种精神动力。同时,在这种精神信仰基础上所开展的活动一度成为区域和谐社会的有效调节机制。这也是正达村“盘古王戏水”原生态村落体育活动传承至今的重要归因。课题组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探寻该项原生态村落体育活动的源起、发展困境与保护措施。

1 “盘古王戏水”活动的源起

关于“盘古王戏水”活动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明朝年间,倭寇进犯中国东南沿海地域,所到之处,民不聊生,朝廷几度出兵剿灭不力,皇帝大怒,责令其一路领兵邓子龙限期内剿灭。经历一段持久战后,局势并未好转,邓元帅犯愁之际,其信仰的盘古王托梦告知,如此战事必须要“灭寇先灭王”,运用远距离的骑兵弓箭手出其不意消灭倭寇首领才是上策。在第二日的战场上,这种计谋在迷惑敌人的前提下奏效了,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受到皇帝嘉奖。从此,盘古王显灵事件在邓氏族人中广泛传播,随着其族人开垦正达村,这种神话般的传奇事件开始在该地域不胫而走。另外,邓氏族人还在正达格内山脚兴建了供奉“盘古王”祖厝,在这里也有一段关于盘古王显灵的神奇故事。相传,隔壁的高层村东山的农户饲养了一头多年未下过崽的老母牛,在祖厝内产下牛犊,村民们认为发生这样的奇谈怪事,肯定是“盘古王”神灵庇佑的结果。在此影响下,经常遭受豺狼虎豹袭击且靠狩猎为生的正达村村民们也开启了盘古王信仰习俗,妇孺儿童祈求免遭攻击及保佑家人狩猎平安,猎人们祈求盘古王告知猎物居点及获得丰盛收获,几乎都是有求必应。从此以后,由邓氏一族供奉的家神“盘古王”逐渐演变成地方上的保护神。为感恩盘古王为村民们带来的福佑,在明朝末年,正达村村民们就开始在元宵节举行祭拜“盘古王”的大型民俗活动,其中就包括别具一格的“盘古王戏水”活动。

2 “盘古王戏水”活动的仪式

“盘古王戏水”活动是正达村每年元宵节都要举行的大型原生态村落体育活动,该活动整个过程分为“上山拜佛(珠石观音寺)”“盘古王巡村”和“盘古王戏水”三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主要是由八人抬着坐有四尊神像的辇轿到供奉“盘古王”神像的遁龙宫对面的山上去祭拜“观音”。然后进入“盘古王巡村”活动环节,环绕整个正达村的每家每户进行送喜气和送财运,并接受村民们的朝拜。在中午十二点左右,活动开始进入高潮阶段,即“盘古王戏水”。活动开始,四尊神像拱抬的辇轿开始奔入溪碑头陡桥附近的碑潭(正达溪中一个较为深的水域)中进行“盘古王戏水”,整个水中的活动又称为“梨神”。四座辇轿,四位神灵,八个壮汉,互助人员数十人在水中互动,水中“梨神”主要是环溪潭进行娱神活动。活动中,两人在水中抬举一座辇轿(主要采用肩扛、手举),运用手臂力量、腰力、肩膀力量、下肢力量将装有“盘古王”等神像的辇轿,通过左右、上下摇摆的形式中前行,其幅度相当之大,眼看“盘古王”等就要栽入水中,忽而又向另侧倾下,溪潭中不时溅起的水花是一种“力”的印证,抬轿者时而登上溪岸进行摇晃,时而跳入水中“梨神”,人游水中,轿浮水面,翻腾戏水,时深时浅,水陆合一,整个活动场面颇为壮观,将对神灵的崇敬表现到极致,岸边、桥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全村老少齐参与,敲锣打鼓,呐喊助威,其乐融融,凸显了“盘古王”在当地村民们心目中的神灵观念和价值取向。整个溪潭中的戏水环节约持续2~3个小时,直接参与人数几百人,观众数以千计,无论是活动的时间、活动肢体动作的过程、活动场景气氛及活动的参与度皆展示了村民们对神灵的膜拜、尊崇之情,凸显了村民对幸福和谐生活的珍视,寄托了村民们的心愿和诉求,具有神人共娱、心灵慰藉、强身健体等功能。由于“盘古王戏水”活动自开创起,始终在偏僻的正达村传播,而且在几百年的传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较为原始的传承宗旨、传承方式、传承习俗等,因此被视为福建省较为典型的原生态村落体育。

3 “盘古王戏水”活动的发展困境

3.1 活动主体迁徙及思想转型对传承提出挑战

正达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该村建制有400多年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间。“正达始祖伯竣,明万历间,远自漳州,现传十八世,分布各内丁口,约一百九十余。”[2]正达村地处深山的偏远一隅,古时虽为长泰到龙岩的必经之路,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这条曾经行人络绎不绝的路段,如今只有供坂里乡村民使用,道路虽为水泥路,却缺乏维护和管理,已成为一个乡间小道,村民们过着较为闭塞的山村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的村民不甘蜗居,纷纷走出小山村,谋求更好的生活方式。2013年,正达村共604户2156人,常年在外打工有1300多人,其中在县外、省外务工的占多数,目前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比例严重失调,幸得人们对元宵节庆及宗教精神信仰的重视,才使得“盘古王戏水”活动得以顺利衍承。但是,随着村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变,部分村民参与活动的动机已经发生了质变。课题组在考察过程中得知,一些从外地归来过节并参与活动的青壮年对这种活动的认知并不是很深,他们没有祖辈那种尊神崇拜的信仰理念,也并不相信所谓的神灵能够给自己带来福祉,参与这种活动也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在年青一代心目中村落文化的理念也逐渐式微,参与“盘古王戏水”只是因为感到好奇、新鲜、图一时之娱乐而已,这些主体需求并不能够完全支撑他们保持对这种习俗持久性热爱,一旦这些思想观念蔓延,这种原生态村落体育活动的发展前景堪忧。

3.2 相关部门干预引发原生态特性的两难抉择

近年来,随着地方特色民俗活动保护力度的加强,一些为世人知之甚少的民俗活动被纳入各级非遗名录,申遗项目一度成为国家、地方及时挖掘、整理、保护和宣传的重点对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同时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隐患。相关部门的干预对项目的发展并没有想象的好,虽然提供了一些财力支撑,但也使个别传承人滋生一些贪图小便宜的思想,出现讨要经费的情形,本来是一种在村落自愿、自筹经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项目,反倒成了相关部门在承办。一些并不太了解原生态村落体育发展轨迹,也没有做过深入田野考察的人士,通过自己的想象,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去指导、规划、组织实施原生态村落体育的开发,反而破坏了项目的文化内涵,使其失去了最基本的精神信仰支撑,趋于向突出观赏性的竞技体育转型。目前正达村的“盘古王戏水”活动还未跨入非遗门槛,据负责人介绍,为了申请非遗,他们已经准备了三年之久,获得地方的重视和保护是他们的心愿,但是,在申遗负面影响和利益博弈的背景下,该活动同样面临着原生态特性去留的两难抉择或隐患,相关部门以什么样的角色介入成为原生态村落体育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3.3 现代化文体娱乐方式的冲击

“盘古王戏水”活动是在村民们崇神尊祖的基础上开展的节庆民俗活动,在突出神人共娱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村民们的节日喜庆、观赏嬉戏的目的。伴随着活动的不断演进,一些国外侨胞、旅游观光者、媒体记者、研究学者、电视媒体慕名而来,在他们实现自己的目的之余,也带来了不同地域的五彩纷呈的文化和娱乐,打破了传统村落的宁静。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冲击下,分散了村民们的娱乐焦点,降低了人们对传统体育活动娱乐性的认同与期盼。现代化文体娱乐方式的冲击对“盘古王戏水”活动的衍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3.4 活动组织的随意性导致安全隐患

正达村山清水秀,傍山绕溪(正达溪)。这种村落自然生态环境为村民们开展“盘古王戏水”活动提供了天然屏障和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正达村“盘古王”闹元宵习俗是由“格内盘古王”理事会负责,而“盘古王戏水”活动是这种习俗中的一部分。经过“格内盘古王”理事会的精心筹划和组织,整个活动过程较为流畅,并未发生一些危险事故。但是,课题组通过深入访谈、现场观看及比对近几年的活动录像时发现,在“盘古王戏水”活动环节的安排上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无秩序性。首先,该活动在入村石桥下的溪潭里进行,溪水是一种流动性水域,水面坡度约165~175°,特别在刚下过雨的时间段里,水流较为湍急,水域深浅不一,水深处接近一米八,有的参与者还不会游泳,活动的场地也是凸凹不平,大小石块堆积,活动场所并无保护措施和安全救护器材,无形中增加了安全隐患。其次,整个“盘古王戏水”活动并没有良好的秩序,也没有固定的入水区域,参与抬轿的人员有的从平坦处漫步迈入,有的从一米多高的石堆直接跳入,落得人仰马翻,有的“轿夫”用轿子把手直接强行将同伴推入水底,看似惊险、刺激,实则对参与者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撞伤、戳伤、扭伤等情形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总之,在这种带有一定安全隐患的自然水域活动,如果没有很好的组织,在没有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一些潜在的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参与者身上,进而影响活动的效果,致使活动开展衍承受阻。

4 “盘古王戏水”活动开展的修复

4.1 注重发展经济与营造村落文化氛围相辅相成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村落建存的首要问题[3]。正达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以制造业为辅的社会类型,长期以来,该村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导致了大量的人口外流务工,这种人口的流动极有可能导致“盘古王戏水”活动的衍承后继无人,要想吸引这些外出人口返乡建设,必须发展经济。只有经济繁荣了,劳动力有了合理的分配,流动人口自然就减少了,在建设家乡的过程中,村民们的思想观念才会逐渐改变,他们对家乡的乡土文化也将渐渐从陌生转向熟悉。在此过程中,可在村里宣传栏中设置一定区域,以传奇故事的形式对“盘古王戏水”活动的历史及精髓进行宣扬,将往年的活动照片,特别是参与人物现场的活动照片进行展示,达到激励作用。村里老人们还要利用活动平台对年轻人进行乡土文化熏陶,使他们更深层次的认知村落活动衍承的价值和意义,后继传承人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活动的发展才能真正获得保障。

4.2 建立以村落基点、村民自治为核心与相关部门为服务体系的发展机制

原生态村落体育是在村民们自愿、自发组织的情形下开展起来的,用以表达村民们对历史的记忆、对文化的认同,是一种精神信仰,是一种村落文化的象征,其必须依赖于“村落社会”这种母体而存在,这也是其保持原生态特质传衍的基础。在“文革”前的历史时期,这种原生态村落体育活动是一种没有地方相关部门干预的情况下传承的,活动主体的思想也较为单一化,就是纯粹的为了实现信仰、娱乐、欢庆等目的。“盘古王戏水”活动就是在这样的村落环境中,实现活动主体需求的情形下而开展起来的,要想保留这种特质,必须建立以村落为生存环境、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发展模式。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增强,地方政府应作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倡导者和前期组织者,应该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型。地方政府对于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思路也应该从“一把抓”的行政干预手段,向提供引导和服务转变[4]。这样一来,一种以村落社会环境、村民们为自治核心,以地方相关部门为服务保障平台的开发模式及发展机制就逐渐形成了。这种体系的构建使得原生态村落体育保持了特性,认准了发展方向,得到了服务保障。另外,应学习借鉴厦门原生态村落体育“送王船”运动非遗后的传承模式。

4.3 因地制宜制订活动方案与合理规划活动过程的双重实效

从“盘古王戏水”活动的现场情形及组织者的口述综合分析得知,该活动的整个过程呈现出“即时发展”“即兴发挥”的随意性态势,活动场面既无秩序性也不容易控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面对这种活动情形,势必要对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一套因地制宜且可行的活动方案,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力求做到有一定的可控性。活动的场所要进行相应的填沙、推平等处理,对不同水域进行水深标示,不同水域要安置一些必要的救生器材,配备一些水性较好且具有救生经验的人员,以防突发事件发生。在活动前,活动组织者要带领参与人员参观活动场所,进行注意事项的讲解,对于即时性参与活动的游客,也要有相关人员进行场地介绍与相关注意事项说明,活动过程中要及时提醒参与者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活动的合理规划和有的放矢的监控可能会降低其惊险性和刺激性的感官效应,但是减少了安全隐患,在突出原生态特质下,既达到了娱乐、观赏的价值,又保障了参与者的人生安全,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扫除了潜在的隐患。

[1] 谢会昌.米恒哲与盘古王——彝汉神话之比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1):87—90.

[2] 福建府县志辑.民国长泰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525.

[3] 埃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张旅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7—58.

[4] 白晋湘.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研究——以湘西大兴寨苗族抢狮习俗为例[J].体育科学,2012,32(8):16—24.

Study on Original Ecological Village Sports “Pangu king Water”

GUO Xue-song1,2

(1.P.E and Sport Science Schoo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2.P.E Dept. of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352100,China)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research,field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to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dilemma of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village sports “Pangu king Water” activity in Zhengda village of Changtai county in Fujian Provinc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Pangu king Water” activity originated from the worship of gods, the war to promote, blessing demand. There are aspects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predicament that the activities are confronted with challenges from the main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inking to inherit, dilemmas related departments intervention central plain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odern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double game, activity organization arbitrariness hidden safety problems. Accordingly, Some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onstruction of complementary village cultural atmosphere, establishing development mechanism to villages, villagers autonomous core and basis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for the service system,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rough origin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program of activities to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make reasonable planning process with double effects.

original ecology;village sports;Zhengda village;Pangu king Water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研究”(14CTY022);2015年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宁德师范学院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3T15)

2015-04-12

郭学松(1983—)男,安徽六安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史。

G812.9

A

1671-1300(2016)01-0120-04

猜你喜欢

戏水盘古原生态
一起戏水吧
戏水享清凉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
盘古
一溪清水引风凉——清宫戏水指南
凯蒂戏水记——点彩派名画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