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少年“帮派化”不是孤立现象
2016-01-04
【底层少年“帮派化”不是孤立现象】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底层孩子们阶层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及策略干预研究》深入中国西部一个偏远村落的一个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展开了为期两个半月的田野工作,微观揭秘乡村底层孩子们所不为外知的日常“江湖”。 联系到近年来少年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其低龄化和手段的残忍程度令人发指,底层少年“帮派化”难以让人将之归咎为一种偶然现象。
摘自新京报文章,学生“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其实在每个人的“学生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过。因为拉帮结派本质就是寻求一个共同体,免于外部伤害的过程。随着乡村留守现象的普遍化与农村教育的弱势,一些孩子不得不去寻求一种外在的保护体系和归属感。
如何确保底层少年的成长尽量不受到乡村颓势的影响,靠政府的单方面介入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具体到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上,它原本是为了免除留守儿童受到外部伤害的一种应对之策,但从田野调查来看,外部伤害似乎被阻隔,而内部引发的帮派问题又随之而起。这种条件下,社会组织的加入是一种必要的选择。
此前有调查显示,在帮助乡村留守儿童的活动中,社会组织总体来说没有发挥专长,也没有持续性、长期性活动。且社会各界对乡村儿童的帮扶重点是救贫济困,鲜有涉及心理或情感上的支持。
乡村底层少年的问题,最终将反馈到整个社会层面,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精气神”。对于这个群体的关注,源自学者的田野调查其实也仅仅是为外界打开了一扇窗。乡村底层少年帮派化问题,不应该被孤立看待。解决农村的种种问题,需要呼唤起人们对底层的更多关注与帮扶。
【“书香城市”需要更多读书会】
“花知季”读书会是华漕镇2002年成立的读书会,在会长郑兰芳带领下,以书会友,坚持读书不懈,大家看新书、谈体会、写了几百万字心得。让阅读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需要大力褒奖和扶持各级读书会,通过各种力量助推全民阅读氛围。
“敏读会”成立于2012年,由闵行区图书馆牵头组织。三年半以来,累计举办61场活动讲座,遍及文学艺术、历史、经济学等领域。从单一的读书品鉴,延展到经典导读、朗诵会和鉴赏活动,同时运用博客和微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敏读会”,受到各层次读者的广泛好评,荣获上海全民阅读案例一等奖和悦读青春特色读书会,成为全市有名的公益读书会。
思南读书会,这个由上海作家协会、新闻出版局和黄浦区共同创办,并由著名作家领衔的高品质读书会,每逢周末吸引申城爱好读书的市民,从全市各个地方赶来参加免费开放的常态化读书活动,成为沪上读书活动的一个知名品牌。
这三个读书会仅是上海众多读书会的剪影和标杆。建设“书香城市”,需要更多像“花知季”“敏读会”和“思南读书会”这样的读书组织引导和惠及普通市民,创造多样的读书形式,在书中寻找心灵的共鸣,收获阅读的快乐。
【用“阳光思维”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会议8月25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要弘扬“五老”精神,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重视发挥“五老”作用,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
光明网作者郭文婧发表文章,老同志的政治、经验、威望、时空和亲情等,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需的营养,也是老同志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独特优势。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代沟的存在,传统的“我说你听、我做你看、我打你通”的方式,在现实中越来越不奏效。
当代青少年一代,是“网络原住民”。因此,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方法也需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变化。近期,“阳光跟帖”恰恰为新时期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阳光跟帖”不仅仅是一项网络活动,更是一种方法论。“阳光”强调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从看得见的感性入手,在光线的照射下,一点点迸射出理性的光辉;“跟帖”强调“跟”,以青少年生活的时空境遇为基础,时间上同一时间呈现,空间上扁平化呈现,形式上平等呈现。“五老”在网络上关心“你”,讲述“我”,共同聚焦,然后发生“化学反应”;在网络空间如此,在现实生活也是如此,也必须针对青少年的特点,融入青少年的生活中去。
要围绕青少年正在做的事情,俯下身来,以一个学习者、参与者的姿态来“跟帖”,呈现自己的“一家之言”。在捍卫青少年合法权益,解决青少年的实际困难中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在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中,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支持和帮助青少年进步成才。无论如何,时代变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应该以“阳光跟帖”的方法论为指导,走到青少年中间去。
【“论语热”仅是一个开始】
得益于“国学热”的社会大背景,古籍出版也迎来了喜人局面。由此可知,“国学热”已走过启蒙阶段,传统文化正在从价值回归向继承弘扬的深层次发展。“论语热”只是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一个开始。
光明网蔡闯撰文, “论语热”折射出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社会现实。“仓廪实而知礼节”,紧随经济发展的脚步,一定是文化的深层次需求。以《论语》为例,近年来更多读者趋向于购买专业性更强,与原著更为接近的版本,而那些“心得”“雞汤”式的读物已大幅降温。不少非本专业的读者,也喜欢捧一本繁体字竖排的版本静心研读,乐此不疲。由此可知,“国学热”已走过启蒙阶段,传统文化正在从价值回归向继承弘扬的深层次发展。
这种形势给专业人员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恰当的、符合社会需求、具有时代特色的选择与解读,用与时俱进的心态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播。真正的传统文化研究者、传播者决不会满足于做古籍的复印机,更不能投机为醇醨的稀释者,而要致力于“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今天的生活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