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2016-01-04袁恒杨
□ 袁恒杨
探析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 袁恒杨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山先生毕其一生竭力反对国家分裂,热诚追求国家统一,他的一生始终同祖国的统一大业紧密相连。中山先生的国家统一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其全部理论和实践中占有重要位置。今天,我们宣传和研究中山先生的国家统一思想,不仅对全面深入地研究他的革命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完全统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要前提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日益严重,经济社会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在这生死攸关的历史关头,孙中山大声疾呼“复兴中华、统一中国”。孙中山把振兴中华与国家统一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才能实现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因此,他多次强调,国家统一起来才能“与列强共跻于平等之域”,才能把中国“改造成世界上最新、最进步的国家”。孙中山充分认识到,以中国的土地、人民、物产等条件,一旦统一,将会形成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他说:“若能合为一气,一致进行,排除障碍,统一中国,将来定可为世界一等强国。”1 894年,为了谋求和维护祖国统一,避免被列强“瓜分豆剖”“蚕食鲸吞”,孙中山毅然创立兴中会,号召国人奋起救国,振兴中华。兴中会在宣言中开宗明义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孙中山大声疾呼:“不思中国一旦为人分裂,则子子孙孙世为奴隶,身家性命且不保乎?”“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孙中山的呐喊迅速得到国人的广泛响应,全国各地的革命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孙中山指出:“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国家的统一,在良好的政治条件下,就意味着和平与安定,意味着团结与合作,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这是中国之所以成为地广人众、历史悠久、文明发达的国家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因。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康乐,必须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这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一致要求。他把恢复国家统一视为“头等大事”和“根本要图”,是关系“中国存亡”和“长治久安”的大问题。他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后来反复强调:“和平统一已为全国人心所倾向。”“各方人民都希望中国赶快和平统一。”和平统一有利于国家应兴应革的事业,使中国“成为统一独立与兴盛之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是搞好国家建设的前提,孙中山说:“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财政、实业、教育诸端始获次第为理,国民意志方与以自由发舒,而不为强力所蔽障。”只有建立统一的国家,“才能达革新之目的,使国民蒙共和之福”。因而他强调指出,和平统一是“中国前途的一线生机”,中国的命运“就在此一举”。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民族传统
中国的统一是历史之必然,人心之所向。从秦朝开始,统一的规模日益扩大,统一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历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家统一是国人的共同愿望。他指出,中国历史虽然有分有合,但分是暂时的,总趋势则是日渐走向统一,“中国国土统一已经数千年矣,中国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十八省土地几如金瓯之固,从无分裂之虞。往昔无外人交涉之时,则各省人民尤有畛域之见,今则此风渐灭,同情关切之感,国人兄弟之亲,以日加深。是中国民族有统一之形而无分裂之势”。孙中山看出了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和国家分合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出了中国历史的统一是趋势、统一是主流的基本走向,认为统一是人心所向,只有统一才会使中国出现盛世,而分裂则必然造成社会动乱。
那么,呈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呢?孙中山认为:一方面,是中国人民对统一的认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的历史以及千百年来留传下来的“大一统”思想,使国人形成了一种追求统一、向往统一的观念,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促进人们自觉地维护和捍卫国家统一,反对和制止分裂。每当国家出现内乱和分裂迹象时,人们主张统一的意识则表现得更加强烈。另一方面,统一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孙中山认为,分裂总是带来战争。1897年8月,他在谈话中说道,在中国历史上,“凡国经一次之扰乱,地方豪杰互争雄长,亘数十年不能统一,无辜之民为之受祸者不知几许”。他对于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混战不休而造成的“兵灾迭见”“盗匪乘隙”“百 业凋残”“老 弱转徙”的情况深恶痛绝,认为只有实现了统一,这些积弊才能免除,因而他在第二次北上绕道日本时明确指出,“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
1922年8月,孙中山在对外宣言中又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科学揭示了统一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他指出:“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我们正在尽力完成赋予我们的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为此,他强调:凡是炎黄子孙“爱国,就要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国家统一必须维护主权与领土完整
孙中山对于国家统一的具体内容有完整的设想,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之际发表宣言,提出“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军政之统一”“内治之统一”“财政之统一”五大目标。这“五大统一”,既是孙中山对自己就任临时大总统所提出的历史任务,也是对新生的中华民国政府寄予的期望和对国家前景的描绘。在这五个统一中,民族统一是最基本的先决条件,他将国家和民族统一作为立国方针和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他严正抨击了当时帝国主义妄图“划中国为二,限制共和政府于江南”的谬论,坚决抵制帝国主义以“把国家划分为二”作为外交承认的条件。孙中山认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统一。”为了实现民族统一,国内各族人民必须“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大国族团体,结成了国族团体,有了四万万人民的大力量共同去奋斗,无论我们民族处于什么地位,都可以恢复起来”。有了民族统一,才能避免内耗,形成合力,抵御外侮,进而实现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和财政统一,使我们国家以统一、富强的形象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在领土统一方面,孙中山强烈反对一些地方军阀搞“联邦制”“联省自制”。他指出“联邦制”等做法不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国情,提出要建立“单一之国”,即为“保持政治统一”而“行集中之制”。他在《孙逸仙宣言》中称:“联邦制将起离心力的作用,它最终只能导致我国分裂成为许多小国家,让无原则的猜忌和敌视来决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而联邦制则必将破坏这种意识。”孙中山对联省自治也详加驳斥,认为联省自治是把一个国家弄到四分五裂而不能统一的祸首;联省自治是在为武人割据作护身符,是小军阀各占一省,自谋利益。他严厉斥责分裂中国的谬论是“卑劣之言”,痛谴制造分裂中国论调者是“中国之仇敌”。孙中山指出:“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想把各省的地方,自己去割据,像唐继尧割据云南,赵恒惕割据湖南,陆荣廷割据广西,陈炯明割据广东,这种割据式的联省,是军阀的联省,不是人民的联省。”他在《民权主义》演讲中说:“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该把各省再来分开。中国眼前一时不能统一,是暂时的乱象,是由于武人的割据,这种割据,我们要铲除它,万不能再有联省的谬主张,为武人割据作护符。”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孙中山认为,在这样一个国家里,要实现国家统一,既不能一切集权于中央,又不能完全分权于地方,必须斟酌于两者之间,采取适当的制度。孙中山主张,有些权力,必须掌握在中央手里;有些权力,则不妨分之地方。这是孙中山在1925年北京逝世之前的最后主张。
国家统一力求和平方式但不放弃使用武力
孙中山认为,谋求国家统一,从根本上说有和平统一与武装斗争两种方式。他深知战争会给人民带来痛苦,认为非到万不得已而不用兵。他在《和平统一宣言》中说:“文窃以为谋国之道,苟非变出非常,万不获已,不宜轻假兵戎,重为民困。”孙中山力主采用和平方式统一中国,并自称“向来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人”。纵观孙中山一生的思想和实践,只要和平统一的希望没有最后破灭,他决不轻言放弃。1912年,为争取南北议和,实现国家和平统一,他毅然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位置上退下来,让位于袁世凯。自1919年2月起,在孙中山的主张下,南方军政府曾和北洋政府举行过多次和平谈判,但均未成功。1920年6月,孙中山在上海发表宣言,建议继续召开和平会议。此后,他多次发表宣言及谈话,表示愿与北方停战言和。1923年2月,他在广州滇桂军欢迎宴会上演说时强调:“以后要想革命成功,统一很快,便要取和平的态度。”并把“和平统一”列为他提出的“四大主张”的第一位。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孙中山在广东韶关建立总指挥部,指挥志在统一国家的北伐战争,而1924年10月,则果断决定停止北伐,回广州,谋求以和平方式统一中国。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冯玉祥、张作霖等人邀请孙中山北上,虽然此时的北京还在军阀势力的控制之下,但孙中山认为这是一个争取和平统一的难得机会,于是不顾个人安危,抱病北上,孙中山说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以极诚恳的意思,去同全国人民谋和平统一”。
孙中山在力主和平统一的同时并未放弃使用武力的准备。孙中山认为,没有“实力”就不能战胜“挟持”强大武力之帝国主义和军阀。在强敌面前,“非徒大言壮语所能抵御,非有实力对待不可”。孙中山认识到过去“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所以革命不能成功,今后要“重新开始革命事业”,就要“创造革命军”,“欲统一中国之现状,势不能不藉武力,武力统一乃我辈所热心者也”。长期曲折的革命实践,使得孙中山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革命武力的特殊意义,他认为,阻挠中国统一的军阀和外国的帝国主义势力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只有“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革命的完全成功必须有革命武力,而且认识到和平统一的真正实现也必须有革命武力作后盾。孙中山正是认识到了这些道理,所以在大力倡导和谋求和平统一的时候,也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准备。他从建立兴中会开始,就进行武装起义。1912年南北议和时,孙中山专门向参议院提交了为应变议和失败的作战方案;1917年后,孙中山三次发动护法战争,屡遭失败而不气馁;1924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以期培养能承担统一中国大任的军事人才,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统一,这些都是使用武力革命的实践。
国家统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革命力量的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早年孙中山主要依靠少数爱国志士孤军奋战,但屡遭封建势力无情打压。后来他又依靠军阀打军阀,但“南北军阀全属一丘之貉”的残酷现实,使得革命活动难以成功。他也曾把希望寄托在国会议员身上,但梦想一再破灭。在斗争实践中,孙中山逐渐认识到人民大众尤其是工农力量的伟大,认识到国家统一的最基本力量在于人民,坚信完成国家统一“要靠我们国民自己”。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下层民众,决心“合成大力量”,谋求中国的统一。孙中山说:“是全国大乱的开始?还是和平统一的开始?就全靠我们国民,我们国民要是想和平统一,便应该万众一心。”他鼓励大家,“若能得国民之援助,则中国之独立、自由、统一诸目的必能依于奋斗而完全达到”。孙中山不仅对他倡导的召开国民会议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和办法,还对国民会议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性和依靠广大人民的群众性,进行了新的阐述。孙中山晚年对工农群众是国民革命的基础,国民在和平统一祖国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因此,他大声疾呼召开国民会议,依靠人民,以解决和平统一的问题。
孙中山对为什么要依靠人民召开国民会议实现和平统一,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国民之命运,在于国民之自决”,“深信国民自决,为国民革命之要道”。“中国既是定名为民国”,就要“以人民为主”,依靠人民。中国工人是“人民的指导”“国民的先锋”;中国农民是“人民之中最大多数”,他们是“新的力量源泉”。只要同民众结合,“合成一大力量”,就可以召开国民会议,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民“当然有能力来解决全国一切大事”,当然有“统一之能力”,“应该有这种信仰,不可有丝毫的怀疑”。
孙中山基于以上对人民群众在召开国民会议、实现和平统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他在1924年北上过程中,抓住一切机会,反复宣传召开国民会议的意义、目的,以及它与实现和平统一和建设的密切关系。孙中山在《北上宣言》里称:“国民之命运,在于国民之自决,本党若能得国民之援助,则中国之独立、自由、统一诸目的,必能依于奋斗而完全达到。”因此,他呼吁全国各团体都派出代表来参加国民会议,万众一心,争取国家的和平统一。他还先后派出32名宣传员分赴各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动员人民积极支持国民会议的召开。孙中山的上述做法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全国兴起了一个召集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人民运动,各地区、各阶层纷纷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组织,积极展开斗争,为孙中山北上作坚强后盾。
国家统一要扫除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两大障碍
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一直未能实现统一的根源,是盘踞各地的封建军阀及支持他们的帝国主义势力。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悲惨现状,使得孙中山越来越深刻地看清了帝国主义的本来面目,他说:“中国革命以来,连年大乱,所以不能统一的原因,并不是由于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完全是由于外国人的力量。”孙中山在晚年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四分五裂的根源及国家统一的最大障碍这一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1924年9月,他在《北伐宣言》中指出:“十三年来之战祸,直接受自军阀,间接受自帝国主义。”1924年11月,孙中山在《中国内乱之因》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革命13年,每每被反革命的力量所阻止,所以不能进行,做到彻底成功。这种反革命的力量,就是军阀。为什么军阀有这个大力量呢?因为军阀背后,有帝国主义的援助。这种力量,向来都没有人知道要打破,所以革命13年,至今还不能成功。”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孙中山还认为,反对封建军阀首先必须反对帝国主义,这个总祸根不除,中国的和平统一无望。这是孙中山革命奋斗几十年,不断遭受挫折和失败而汲取的宝贵教训。他公开高举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两面光辉大旗,使他的和平统一思想和他的整个民主革命思想一道达到了高峰。
孙中山指出:“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孙中山抓住了根本,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废除帝国主义套在中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驱除出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显而易见,孙中山把争取中国的和平统一,不仅仅看作是中国的内政,看作是中国人民奋争的目标,而且同反帝斗争紧密联系,这样就把中国人民争取和平统一的斗争,纳入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斗争的范畴,也纳入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范畴。这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大贡献。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反对国家分裂、谋求和维护国家的完整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民意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已具备了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国家统一则祖国富强,民族和睦则中华振兴,人民团聚则兴旺进步。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是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现在,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方针得到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当前摆在全世界中华儿女面前的任务是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根本大计,是符合实际、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方针。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两岸交流日益增多,联系更加紧密,这对于祖国统一是有利的。但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嚣张,国际上一些不愿看到中国统一和富强的势力极力支持“台独”,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制造种种障碍。这些人的种种倒行逆施,不能不激起全中国人民的极大义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孙中山曾说:“中国眼前一时不能统一,是暂时的现象”,最后终归是要统一的。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追思孙中山先生为祖国统一所作的不懈奋斗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承担起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