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下的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016-01-04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会计系汤长胜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办税税法纳税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会计系 汤长胜

任务驱动下的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会计系 汤长胜

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是以实际纳税业务确定教学项目,依照企业纳税岗位税额核算、税款申报及缴纳的真实办理过程安排教学,通过会计核算的账簿数据为基础来确定应纳税额,以完成纳税申报典型任务为课堂驱动力,从而实现能力迁移。

任务驱动;职业能力;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通过税法课程的学习,应能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办理企业税务登记,通过报税软件依法纳税申报。因此,税法课程改革,要使学生逐步明白不是要他“知道什么”,而是要他“做出什么”。当学生很好的将知识与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并能顺利的完成工作任务时,他就具备了职业能力。

一、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项目导向整合教学内容

以企业办税员某月的涉税业务为一个完整项目,根据办税员的职责范围和能力要求精选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对相同内容的归类整合,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将该完整的项目分解成若干具体工作项目,再将分散在各种不同税法规定中的要求与具体工作项目相结合即能确定教学项目。

2.任务驱动设计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按知识适度、够用的原则,把税收理论知识点分解嵌入办税教学项目,依据会计纳税业务的实际工作步骤,设计典型工作任务。这样,将具体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以完成纳税申报典型任务为课堂驱动力,主导教学进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做均围绕设计的典型任务,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工学结合活用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丰富创新了很多教学方法。结合纳税业务工作的情境和税法课程特点,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可灵活选择适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更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勤于实践,促进思考,积极完成设定的学习项目。

二、税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1.根据税务机关对办税员的要求来确定课程内容

办税员日常工作就是及时申报纳税、缴纳税款,依法履行企业纳税义务。税务机关为保证企业正确及时履行纳税义务,对办税员岗位提出了具体要求,如纳税时间、纳税地点、纳税程序等,这些要求应是确定税法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2.根据行业企业对办税员的要求来确定课程内容

办税员并非国家税务机关派驻代表,作为企业员工,首先得优先考虑企业利益。对税法不熟悉造成的任何税收差错都有可能造成企业损失。学生必须要掌握基本的税法知识,全面了解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既要避免税收违法行为,也要避免税收优惠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税法的基本知识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掌握是行业企业对办税员的基本要求,也应成为课程重要的内容。

3.兼顾会计资格考试的需要来确定课程内容

财政部门通过会计资格考试明确了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税法知识标准,会计从业资格、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等考试大纲均涉及税法的基本内容。税法课程教学既要考虑学生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师考试,还要考虑学生将来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教学内容整合时要兼顾学生的现时需要与未来可持续发展。

因此,税法课程内容的整合要能使学生经过系统学习与训练,熟悉各税种的法律规定,能准确计算出应纳税额,填写好报税表格,熟练掌握报税软、硬件的使用方法,独立并准确的完成企业开办、变更、注销各环节相关的税务登记工作。任务驱动下的税法课程教学改革,将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会计账簿准确申报纳税的能力。

三、税法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1.将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

将纳税岗位的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上,是指经过对办税员岗位的工作内容提炼,总结归纳成若干具体工作项目,并以此确立课堂教学项目。日常涉税工作的处理需要办税员自己根据会计原始单据进行职业判断,这要求学生要更多地通过会计资料查找纳税数据。因此,课堂纳税项目的训练要设计与实际工作一样格式的各种原始凭证,而不是给定假设的数据。教学项目设计和办税员日常工作的真实内容相结合,保证了教学项目与工作内容的一致。通过工学交替,甚至将工作项目真正搬入课堂,以“代理记账中心”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周边企业代理记账,完成真实的纳税申报、缴纳税款任务。

2.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主导教学过程

传统的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任务驱动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主导教学过程,教师对每一个具体纳税项目只作基本讲解和说明,由学生独立思考或团队协作主动地完成既定的典型任务,教师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学生在寻求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时,就成了课堂推进的主导力量。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会计循环技能,通过给定的原始凭证判断是否发生纳税义务以及如何申报纳税,对需要缴纳税款的,他们从会计账簿中寻找数据,从而完成纳税申报表的编制。这使学生从抽象的数据计算中回到了真实的会计核算流程中,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情境的统一。

四、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学习,通过设计某一大型工作项目,建构该项目中若干任务,教师以任务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实现学生的“学中做和做中学”。税法课程内容模式较为相似,对每一税种均涉及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相同内容。因此,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可以某企业某年经济业务为项目,涉及各税种的纳税情况。通过“设计典型任务-进行任务说明-介绍相关知识-分析任务-跟学任务-独立完成任务-过程评价”七个环节,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还能锻炼学生纳税的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2.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又称感知实践法。现场是指模拟实训室、生产一线。现场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现场感知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税法教学最好地现场教学就是让学生亲自到税务局的办税服务大厅参观,熟悉各窗口承办纳税事务,自然就会很容易分清税务登记窗口、发票领购窗口、纳税申报窗口等职责范围。具体到各税种的纳税申报可模拟税务大厅,让学生携带需要的资料完整地走完一个流程。

3.教学做一体教学法

教学做一体教学法也叫渗透实践法,就是边教边学边做。教师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点的同时,适时的说明有关实践的内容,将专业实践教学课堂化,即课堂与实习一体化。税法课程所涉及的各税种办税项目,都要从分散的原始凭证筛选数据,填报纳税申报表。数据筛选涉及到税法规定和会计核算知识,需要边学边做或边做边学,教学做相互交叉,只有教学做一体化,才能使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

4.分角色实训法

税法课程教学改革中分解的各项任务工作量都很大,如果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每项任务,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率,不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也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损伤。分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地措施,能活跃课堂气氛,很好地促进课堂教学。团队分工要注意角色的更换,有利于换位思考,明确学生在团队中的责任,方便于不同团队交替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得到综合培养。

5.案例引导分析法

案例是对过去一种现时状况的描述,有很大的代入感,分析案例对学生有更大地启示作用。税法教学常用的是办税业务指引案例,对复杂办税业务通过案例指引,让学生完成每个税种的纳税申报。结合课程内容描述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税法的理解。警示作用明显的违法处理案例,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加大了职业道德的教育。通过对简单直观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感受知识的价值,让学生体验到熟悉税法知识为企业节税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好税法的积极性。

总之,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任务的完成进度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师灵活采用各种方法,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教师设计的“任务”既要能够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必须考虑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合理性,使教学过程充满逻辑性和系统性。

[1] 邓泽民,侯金柱.职业教育教材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 汤长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税法》教学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09,22:134-135.

[3] 曾祥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翻转课堂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7:130-132.

[4] 刘长英.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轻工科技,2015,8:159-160,164.

汤长胜(1973- ),男,安徽淮南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会计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办税税法纳税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的基层实践与设想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亿企赢“最牛办税员”活动结束 河北办税员百强榜公布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河北国税开设“云办税厅”助力“营改增”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