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6-01-02吴赵盼谢欣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刘 琦 吴赵盼 谢欣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刘 琦 吴赵盼 谢欣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本文以电工电子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平台,建成了满足理工科各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多层次、多模块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了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创新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了课内外结合、以赛代练的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模块,形成了从兴趣制作—应用训练—设计创新三个层次的课外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电工电子;创新设计
针对目前我校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原有的实践体系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验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模块设计、教材建设、视频课程录像等资源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应用,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理工科专业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教学发展的新路。
1.构建了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模块化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体系
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中,我们突出了实践教学改革这个重点,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作为电工电子课程全方位改革的重点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以“重基础、突能力、重创新、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省级电子电工实验示范中心为改革平台,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力度,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并实施了实践教学体系。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先后承担了“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实验课改革研究”、 “电子专业实验教材改革的研究” 、“基于十六位单片机开发系统下学生实践教学与课外电子竞赛的研究”、“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仿真实验的探讨与研究”、“电视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和研究”等教改课题,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进行了不断的改革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应我校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发展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1.1 课内实训模块
第一层即基础实验平台;第二层专业应用设计平台;第三层学科研究、综合设计平台,三平台有机结合。基础实验平台是一些与基础理论相配套的实训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建立起对电子仪器、电路元件的基本认识,熟悉了仪器仪表使用方法,学会了简单电路的设计及组装、制版、焊接等。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应用设计平台则是通过实验实训的课程设计来开展,使学生对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原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该层次以掌握电子技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打下扎实基础;第三层次的学科研究、综合设计平台,则依托省级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将教师的科研课题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可吸纳部分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学生进入课题组,通过接触到课题研究性的综合实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科学思维能力。
1.2 课外实训模块
课外实训也分出三个平台,第一层即兴趣制作平台,借助实训课程和电子协会,以提升兴趣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设计并开发出一系列的实训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科研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各种创新实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第二层即竞赛训练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智能机器人大赛等赛事,强化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具备挑战性、开拓性;第三层即创新创业训练平台,通过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发现一批动手能力强、科研创新意识高的学生,在建立的创新创业实训中心进行培训,使专业学科竞赛与实践教改有效地结合起来。
1.3 形成了“四结合”教育教学模式
课题组实施了理论与实验实训、通识与个性化培养、实验内容与工程及科研项目、课内与课外活动相融合的“四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更新。通过实施建成了一批个性化实验实训室。目前新建的6 个创新实训室,14个校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第二课堂提供了坚实的软硬件支撑基础。
2.以优质资源为载体,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
课题组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形成了一批有鲜明特色的优质软、硬件资源,建设了3门省级精品课程、出版了一批满足我校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系列教材4部、拍摄了6门实践课程视频录像,自己研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实验教学装置等,为构筑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平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电子工艺训练》课程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该课程利用学校建有的校园网,建立了电子工艺实验教学平台,开通了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不但可应用于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又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电工电子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包括电路设计专题、模块化的素材库、视频网络教程等系统,可让学生实现在线学习、交流、考试等。增强了师生互动交流,提高电工电子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效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课题组编写出版了系列教材 6部。教材作为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载体,课题组对新器件、新技术、新分析设计方法给予极大的关注与研究,有选择性地将新的科研成果融合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所编教材能体现相关学科的发展要求,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系统完整,案例丰富、可满足非电类与电类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需求。同时根据实验教学实际操作的特点,拍摄了6门实践课程视频录像,丰富了教学资源。
在实验硬件方面,实验中心根据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自行设计研制了电子技术实验板,为模块化教学、实验开放创造了条件。
[1]赵明、李云,电工电子开放式实践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子商务,2012(15)
[2]张学毅,开放式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以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9)
[3]马玉芳,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的建设与研究[J],管理观察,2012(2)
[4]张群英,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及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