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6-01-02辽宁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卢 鑫 辽宁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我国物联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卢 鑫 辽宁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文章摘要】
【关键词】
物联网;传感技术;嵌入式技术;RFID技术;现状
引言
物联网,其英文名称为“Ι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的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其三个重要特征分别是: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到了2009年,以物联网为首要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孕育而生,物联网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家居生活等领域。FORRESTER(美国一权威咨询机构)曾这样预测过:到2020年,全球物物互联的交易量和人与人通信的交易量之比将达到30:1。由此可见,将世界信息产业发展推向第三次浪潮的无疑非物联网莫属。
1.物联网的主要技术
物联网具有信息海量化,物物之间智能化,多样化等特点。其可按技术架构的角度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的作用即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主要通过传感器实现;网络层由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应用层即为与用户的交流的接口,以市场需求为主,真正做到人与物间的交流。
物联网三项关键技术。
传感技术。作为获取信息的一项重要手段,主要由传感器、传感节点和电子标签构成。譬如温度传感器、摄像头、GPS、RFΙD标签等终端。
射频识别技术。RFΙD(射频识别)技术采用非接触式自动识别,通过对一定距离内的目标对象发射射频信号进行识别,并获取目标对象存储的相关信息。它可以对物体进行实时自动的识别、定位与追踪,在客观和虚拟世界起到了关键作用,真正实现了让物体自动的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嵌入式技术。嵌入式系统结合了计算机、传感器、集成电路等技术,以应用为中心,对其它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如今应用嵌入式系统的终端产品占领了市场不小的份额,具有非常良好的前景。
2.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物联网已初具规模,具备发展基础,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取得突破、应用推广也初见成效。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在启用及发展方面并不落后,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都积极开展与“物联网”相关的工作,各地企业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智慧农业、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等产业都应用到了物联网的相关技术。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近几年政府在农业生产方面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政策,科研机构也参与到智能农业中来。目前部分地区已实现了物联网智能农业的应用问题,并取得初步成效。大棚控温技术利用传感器对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自动控制[1]解决了我国季节蔬菜供应的问题,
智能安保是智能建筑的典型案例,随着建筑物设计的复杂化,安保人员并不精通工程建筑,在布置警力上难免出现纰漏,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利用BΙM控制中心模型和无限射频技术,只需为每个进入建筑物的人配备RFΙD标签使其与BΙM系统连接,即可直观看到出现纰漏部位的三维模型,随时调整部署,第一时间掌握出现问题区域的情况。
智能家居在近几年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结合物联网技术,传统的家居生活模式将逐步被智能家居所取代。智能家居是智能建筑的拓展和延伸,提升国人的生活品质及水平是当今社会密切关注的,因此其市场前景非常乐观。ZigBee技术已经被世界主流家电厂商优先选择,相比WiFi、蓝牙等无线通讯技术,ZigBee技术更加可靠、更加安全、能自动修复和具有抗干扰等特点,特别适合在家居方面应用。[2]
3.我国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物联网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发展和应用拓展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也确实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在这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瓶颈和制约成分。其主要原因归结于我国中小型物联网企业居多,并没有核心的企业技术作为支撑、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应用水平较低、规模化应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诸多问题。[3]
4.我国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浪潮,是产业革命的重要方向和重要力量,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将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物联网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因此,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物联网产业成为了当务之急。
从国家角度对物联网产业进行规划,统一协调和指导国内物联网产业。就目前的形势看,无论是产业界还是技术界都相对较混乱。所以应着力培养骨干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些有影响力、有较强带动性的企业,努力提供发展环境,加强企业间的合作,逐步带动相关产业体系。
从企业角度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全面提升产业技术发展。企业是物联网发展的首要主体,所以发展中需要企业间的横向整合,互相寻求合作,以解决资金和技术问题。同时可以增强校企合作,使“产学研”一体化。构建社会公共的物联网基础框架,要求标准、规范,打造产业联盟。重视通信产业,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开拓新的市场,利用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基础提升物联网服务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应。
5.结束语
从智慧地球[4]的概念提出以来,人与人、人与物体之间联系就变得越来越密切,物联网概念的提出无疑弥补了传统通讯的缺陷。物联网的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只有了解形势,随时掌握物联网的新动态、新技术,把握机会才能使我国的物联网行业逐渐走向成熟,实现万物互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更要迎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信未来的物联网产业必将引领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王金翔,郑笔耕2015年8月.
[2]《议物联网时代的智能家居》INTELLIGENT BUILDING,2013年2月,第150期.
[3]《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12 月07日,科技司.
[4]2008年11月 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muel J.Palmisano首次提出.
物联网作为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势必将引领崭新的生活方式。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定义、主要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其中重点讲述了物联网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卢鑫(1995—),女,辽宁省鞍山市人,职务:学生,研究方向: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