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海事全力配合港珠澳大桥吊装工程实施
2015-12-31
根据港珠澳大桥施工安排,港珠澳大桥CB04标L21—4钢箱梁于2015年11月17日在134#—135#墩之间进行吊装,江海直达临时航路(136#—137#墩)从2015年11月17日0600时起至1400时封闭,开通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139#—140#号墩间作为临时疏导水域,吊装作业完成后,恢复原临时航路。
为了配合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保障施工水域通航安全,11月17日,珠海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派遣两艘海巡船艇到达现场,对航路附近水域实施水上交通管制,多渠道提醒过往船舶改道限速航行,不得追越,交通管制当天通航秩序良好,未发现安全险情和船舶违反通航秩序情况,吊装工程于当天1345时顺利完成。(曾志远)
肇庆港口海事处开展辖区采砂工程船的违章专项整治
为严厉打击水上违章行为,力保辖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按照《肇庆海事局“奋战三个月,力保零事故”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2015年11月05日,肇庆港口处在政委孔思平、副局长隋国庆的统一指挥下,联合局机关指挥中心、执法支队、广东海事公安第五派出所开展辖区采砂工程船违章专项整治工作。
整治工作过程一是摸清了辖区采砂工程船的数量、位置、船型、出发港和目的港等基本情况,为违章整治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二是对辖区每艘采砂工程船进行了详细的检查,重点检查了船舶证书、法定文书、船员证书、配员情况、签证记录、船旗国安全检查记录、AIS的开启和使用情况、VHF的守听和应答情况、船员值班情况等;三是给违章的采砂工程船发出并送达了《违章船舶禁止航行/作业通知书》,要求此类船舶严格按要求停止航行、作业。四是针对以上重点检查内容存在违章行为的采砂工程船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违法违章采砂工程船4艘、砂石运输船舶1艘,查处违法违章行为23宗,营造了违法违章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了辖区水上违法违章行为,为“奋战三个月,力保零事故”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专项整治工作画上了精彩的一笔。(王琪)
南沙港区办对到港的“处女星”号邮轮实施现场查验
11月5日上午,南沙港区办事处执法人员依法对到港的“处女星”号邮轮实施现场查验。
南沙海事处根据原定计划,安排港区办事处执法人员到现场开展查验工作,协助广州海事局PSC检查官查验。执法人员根据《1965年便利国际海上运输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MARPOL73/78》、《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国际规则》等有关公约、规则的要求,检查该轮各有关船舶证书、船员证书,核对了船员配员情况,由于船员较多,执法人员随机抽查了外国籍船员适任证书的签注情况。最后,执法人员对该轮船长进行了安全提醒,要求船舶加强靠泊期间值班,密切关注旅客上下船动态,确保在港期间船舶、旅客安全。
据悉,“处女星”号邮轮是继“歌诗达维多利亚号”成功挂靠南沙港区的第二艘国际邮轮,南沙海事处总结参考了“歌诗达维多利亚号”到港时的现场查验经验,对“处女星”号邮轮的到港做了充分的准备,履行了海事职责,对邮轮挂靠提供了卓越的服务,向外轮、船员、旅客展现了优秀的海事执法形象,同时为南沙自贸区建设邮轮母港积累了宝贵的现场查验经验,为日后开展相关工作夯实了基础。(杨娟星)
湛江局现场执法全面进入视频监控化
11月3日上午,湛江局在湛江霞山局举行海事现场执法记录仪列装仪式,该局现场执法全面进入视频监控化。据悉,在执法记录仪前期试装试用中,该局在规范执法、防范廉政风险、净化海事执法外部环境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湛江局在全局范围内推广应用现场执法记录仪,配发至机关有关业务处室和基层各个站点,用于船舶现场检查、船员履职能力检查、事故现场调查等,实现现场执法过程全程监控。该局还制定了《湛江海事局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对现场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细化,明确职责,确保执法记录仪真正发挥监督作用,有效提高海事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张超 刘志国)
珠海局清理“三无”船舶
11月3日,在珠海港区管委会统一指挥部署下,珠海港口处会同渔政、边防、交通等执法单位,开展清理、取缔辖区“三无”船舶和非法渔业设施联合行动。此前,该处已全面做好清理“三无”船舶及碍航渔业设施宣传工作,并针对铁炉湾港池内存在的一些浮动渔排安全隐患,约谈渔业养殖户代表,动员渔民主动撤离该处水域的渔排,恢复良好的水上通航环境。行动中,该处积极配合港区政府,在荷包岛以北水域、铁炉湾水域开展值守、巡航长达5个小时,暂扣“三无”船舶6艘、清理渔排5个,效果较明显,该次联合执法行动有效维持了辖区良好通航环境。(张鹏飞)
南沙海事处为首艘南沙赴港参赛帆船办理口岸查验手续
10月29日,广州籍帆船“彤然”号即将由南沙游艇会码头出发,前往香港参加2015年国际帆船拉力赛,与各国扬帆高手竞相角逐桂冠。
作为首艘由南沙离粤赴港的中国籍帆船,“彤然”号表现了南沙水上船艇休闲业的崛起之势,得到南沙海事处高度重视。南沙处不仅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为其加速办理出口岸审批手续,同时还在10月28日派出执法人员进行登轮查验把关,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经资料核对与现场查验,该船证书齐备,船体状态良好,船员专业负责。
据悉,“彤然”号船长14.75米,宽4.80米,船舶型深2.30米,是一艘法国制造的内燃机型帆船。“彤然”号帆船队由一群热爱水上运动,怀抱着向往海洋之心的准专业级选手组成,自2014年组建以来,已在厦门、海南等地参加过多次国际赛事,皆取得不俗成绩。(冯莉珺)
加强联合执法 查处违法违章行为
11月3日至4日,佛山局顺德处与南海九江处在西江下游顺德九江交汇附近水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此次联合执法首先通过顺德指挥中心进行远程监控,结合海巡船艇现场排查,选定目标船舶,随后对目标船舶开展现场检查。联合行动严厉查处违章抛锚、不按规定航路航行、占用通航水域作业、不按规定使用AIS、自卸沙船不收好输送带航行、超速航行等违章行为;检查砂石运输船舶签证、装载和配员情况,查处船舶不安全航行习惯等;检查海船配员证书、服务资历记载等。此次联合行动共出动船艇2艘,执法人员8人次,辅助人员6人次,共排查船舶35艘次,现场检查船舶8艘次,立案处罚船舶1艘次。(谢平华 郑国辉)endprint
惠东处开展污水排海管线项目现场检查
近日,惠州惠东处派执法人员到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第二条污水排海管线项目作业水域,开展安全大检查,确保施工作业水域安全。执法人员向施工方负责人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和安全保障措施,检查了施工船舶有关证书、船舶设备情况,对部分船员进行船员履职检查。经检查,未发现船舶不适航、船员不适任的情况。执法人员叮嘱施工方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值班,做好现场警戒;并提醒施工警戒船要值守VHF16和VHF8频道,及时掌握水上交通及气象信息,听从惠州VTS的指挥。接下来,惠东处将保持与相关负责人的联系,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管,并在日常的辖区监管中提醒过往船舶不得驶入施工作业水域。(吕腾飞)
东莞沙田处 优质服务获锦旗
11月4日上午,港珠澳大桥CB03项目工程部向东莞沙田处赠送锦旗,感谢该处一直以来对该项目工程的大力支持和优质服务。据悉,CB03标段项目选址在沙田港区洪梅预制码头,搭载水泥预制桥墩的大型半浅驳船要经过复杂的桥区水域和繁忙的集装箱船作业区域,给该处水上安全监管带来不小的挑战。为做好该工程的安全监管,沙田处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特别是在防抗台风时提前介入,制定护航计划,合理选择护航路线,及时清理碍航船舶,全程护航警戒,不分昼夜,风雨无阻,有效保证了大桥整体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前后历时两年半的时间里,该处为CB03项目护航226航次,运送桥墩72个。据悉,目前撑起港珠澳大桥的全部墩台均告完工,大桥已全面转入钢箱梁吊装的施工工序。(龚叶超)
肇庆鼎湖处开展船舶AIS专项检查
11月5日,肇庆鼎湖处派出多名执法人员到贝水现场监控点,对辖区内符合船载AIS配备要求的过往海船、内河船舶,及部分在辖区锚泊船舶开展专项检查。检查主要内容为船载AIS、VHF设备是否正常开启;船员是否熟悉AIS、VHF设备的操作;AIS设备所输入信息是否正确;动态信息是否及时输入AIS设备等。共对25艘船舶AIS进行了检查,查获涉嫌未开AIS船舶1艘。据悉,为充分发挥AIS设备的航行安全保障作用,鼎湖处结合《肇庆海事局“奋战三个月,力保零事故”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以及该处工作重点的要求,强化船舶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的现场检查。(王耀一)
茂名局参加广播节目 普及海事法规
11月2日,茂名局政委陈陆迅一行参加茂名市广播电视台《与法同行》直播节目,宣传介绍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取得良好效果。在节目现场,陈陆迅等介绍了海事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职责,并就渡口渡船管理、船舶防污染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作讲解,在线答复听众网友关注和咨询的问题,倾听公众的意见建议。据悉,《与法同行》是茂名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及相关部门与茂名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广播直播节目,旨在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文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市。《与法同行》广播覆盖面广,农村群众又是一个较大的听众群体,通过广播节目更利于普及乡镇渡口渡船管理、船舶防污染管理等法律法规,提高普法宣传的效果。(陈富强)
全力以赴确保600余艘船舶候闸有序
今年10月份至今,清远水利枢纽上下游候闸船舶数量居高不下,候闸船舶数量维持在600余艘,清远局密切关注候闸事态发展,多措并举保障水上交通秩序。清远局多次到枢纽与相关负责人座谈,及时交换意见、共享数据,提高船舶过闸效率;制定详实的巡航计划,着重加强枢纽下游巡航和夜间巡航;规范候闸船舶的锚泊秩序,发放“三防”安全提醒宣传单,提高船员安全意识,消除水上安全隐患;向船员了解当前航运市场行情,以及船舶最近的候闸、过闸状况,积极疏导船员焦虑心理。现阶段清远水利枢纽上下游船舶数量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监管形势依然严峻,清远局将进一步加强宣传,着手做好辖区船舶疏通工作,全力以赴维护辖区通航秩序,保障水上形势安全稳定。(贤勇华)
报社资深人员应邀讲授课
近日,阳江局举办新闻宣传知识讲座,阳江日报时政新闻部主任张志清和资深记者、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梁文栋应邀担任讲师,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学习。张志清从四个方面给大家讲了新闻的发现与消息的架构:什么是新闻,如何从日常工作中发现新闻;新闻的常用思维方式;新闻的要素和结构;新闻投稿的注意事项。他提醒大家,做新闻要做到脑勤、嘴勤、腿勤、手勤。梁文栋结合多年摄影经验,与大家分享如何拍好单位工作照的四项技巧:如何选好角度、抓好瞬间;如何拍好现场照片;如何让活动照片更精彩;如何巧用相机、手机记录身边的精彩。学员们纷纷表示该次学习受益匪浅,将运用老师教的方法技巧来提升自身新闻宣传写作和摄影水平。(段小军)
联合执法 打击水上非法运输行为
近日,佛山局联合市交通局、安监局开展打击水上交通非法运输专项活动,对东平水道、顺德水道等进行联合执法检查。检查组乘坐“海巡1511”船从澜石监管点出发,对沿途的船舶、临时装卸点、码头等进行检查,重点治理船舶超航区航行、超载运输、违规装载、水上非法施工、非法渡运等违法行为,打击非法营运的“三无”船舶。随后,检查组召开工作座谈会,对该次行动进行小结,并就监管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交换了意见。检查组认为,开展该次专项行动十分及时和必要,各单位要继续保持有效沟通,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李树庆)
智慧监管严执法 多管齐下促整改
今年,江门局台山处采取码头、海上和电子巡航“三巡航”方式,加大对运输香港惰性拆建物料前往台山处置区的船舶的安全监管,至今共检查船舶44艘次,滞留5艘次,并通过智慧海事平台对38艘船舶未按规定关闭舱口盖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制作电子证据,对涉事船舶全部进行处理并已结案。下一步,江门局将加强智慧海事应用,加大“三巡航”和现场执法力度,一经发现不关闭舱口盖等违法情况,将对其调查取证并给予行政处罚,积极推动责任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强化事故警示教育,推动香港惰性拆建物料台山处置区施工船舶航行安全。(何平 郑翔)endprint
加强粤桂交界水域采砂船安全监管
近日,肇庆封开处执法人员对粤桂交界水域(江口到界首)开展现场巡查,重点对停泊、作业采砂船进行安全检查。执法人员驾驶“海巡09537”从工作船码头逆流而上,逐一对辖区停泊、作业采砂工程船登轮检查,查处船舶船员证书不齐全、不按规定显示号灯号型、不按规定留足人员值班以及AIS、VHF设备未按规定值守等违章行为,并认真做好相关台账记录工作。同时通过甚高频抽查航经粤桂合作试验区水域的船舶。本次检查出动执法人员3人,巡航里程40公里,登轮检查船舶3艘,甚高频检查船舶9艘。(徐峻)
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又添新成员
近日,河源市政府批准成立河源市水上搜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下设办公室挂河源局,择日挂牌运作。中心的成立,将完善“两防一救”工作体制机制,更好地开展水上搜救组织协调,提升水上搜救应急能力,有力地保障水上人命安全。据悉,在广东局领导的重视和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的指导下,河源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推进成立水上搜救中心领导机构,主动与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和沟通,分析河源水上搜救的实际情况和成立中心的必要性,最终获得市政府的批准。(李鸿飞)
广东海事“西大门”装备喜添新兵
近日,“海趸1567”在“海巡09537”和“肇拖0031”的拖带下成功靠泊肇庆封开处工作船码头,标志着广东海事“西大门”装备喜添新兵。“海趸1567”为钢制趸船。船长30米,型宽10米,型深1.6米,满载吃水0.8米。该趸船可供海巡船艇系泊以及船员、执法人员休息,便于海事部门对西江、贺江水上交通“零距离监管,零距离服务”,大大提高了海事应急反应能力。(徐峻)
抓重点 强合作 探索气象预警新模式
11月10日,珠海海事局与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速客船有限公司举行会谈,寻求合作,共同应对寒潮大风等恶劣天气,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气象中心目前正在研发珠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该平台能够统一接收、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信息,通过电视、手机短信平台、农村大喇叭等传播渠道快速、准确的对外传递,使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能及时掌握气象信息。珠海局希望该平台能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对强对流天气、台风、冬季寒潮大风的预判预报,减少辖区险情事故发生。珠海局副局长王仕云和珠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曾汉溪均表示: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共同拓展双方合作空间,建立联系机制,实现VTS与平台数据交换与共享,提高民众对灾害性天气的防抗能力。(林溪)
广澳处举办应急反应知识大讲堂
11月10日,汕头广澳处举办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业务大讲堂。执法大队陈友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汕头海事局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预案》进行解读,介绍了社会各种救助力量在水上交通突发事件中的责任和义务,及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工作原则,结合辖区实际对局属海事局(处)在水上交通突发事件中的职责、工作要求、具体做法及注意事项作进一步阐述。讲堂上,大家还结合实际就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应急管理程序、规范做法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该处处长庄小洪要求大家要继续加强对该《预案》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意识,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做到举一反三、程序规范,切实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陈友仁)
海事青年积极参与“创文”行动
11月10日,河源局选派3名海事青年志愿者参与市“创文”集中行动。海事志愿者以高度的责任心,克服困难,积极投入,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现场劝导和制止非机动车闯红灯、超越停车线、行人乱穿马路等行为,为残疾人、老人、儿童等过马路提供帮助,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他们用朴实的行动,青年的热情,周到的服务,展示河源客家人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精神风貌。据悉,中央文明办将在今年底对河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进行测评,测评将严格按照“材料审核”、“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整体观察”四种方式进行。根据工作安排,此次集中行动将持续至12月31日,活动期间,河源局志愿者负责道路路口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配合交巡警维护交通秩序。(谯修杰)
茂名多部门组织救助汕尾海域沉没渔船
10日早上5时许,茂名市滨海新区博贺镇新港渔委粤电渔船46206在汕尾市甲子镇东南约30公里海面上,在打渔起网时发生沉船事故,船上船员10人全部失联。茂名市相关部门接报后,迅速联系应急救援力量前往救助,在船舶遇险水域全力组织搜救。截至10日下午5时,在各方救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遇险的10名船员有9人被成功救起,有1人仍失联,搜寻工作在继续进行中。
经协调,汕尾、揭阳海事局及渔政总队、大队也立即派出船艇前往出事地点开展搜救工作。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调派了南海救助第一飞行队飞机B-7131和东海救助第二飞行队飞机B7310两架次前往事故海域进行搜救。与此同时,茂名市海洋渔业局和滨海新区管委会及博贺镇迅速核实渔船信息,并与报警人和船主取得了联系,及时传达了一线的现场搜救情况。自上午9时起,汕尾、揭阳海事部门的海巡船艇及南海、东海救助局的救助飞机抵达现场展开细致搜救工作,经联系组织协调,事故海域附近的商船和渔船也积极参与搜救。(陈富强)
茂名港融入“三地七方”合作
近日,“南鸿929”装载27个集装箱石蜡,从茂名港转运湛江换乘大船出口到越南、菲律宾、缅甸等国家,实现了茂名港与湛江港国际班轮航线的衔接和联通,这标志着茂名港正式融入环北部湾“三地七方”合作机制,也意味着环北部湾“三地七方”逐步壮大,拓展至“多地多方”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港口间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据介绍,在总署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指引下,湛江海关也同步实现了关区内一体化。从茂名港转湛江港的出口货物,通关可按“关区内一体化”作业模式,出口货物通过内贸船舶运输至湛江港口,由湛江港录入运抵报告,发送舱单电子数据,“一体化实施之后,茂名企业不需要来湛江报关,可直接在本地水东口岸办理报关手续,货物放行后直接在湛江港换乘大船出口国外;而茂名地区出口到东南亚的货物也无需通过香港或深圳中转,可直接到湛江中转,路程和时间均大大减少。”茂名港融入环北部湾“三地七方”合作机制后,将实现与湛江等相邻港口的互联互通,降低茂名企业出口成本,有效落实海关支持粤西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助推茂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茂名外贸健康发展。(梁雪玲)
海事部门制止一起非法渡运行为
从湛江海事局获悉,11月19日湛江东海岛海事处联合海事公安和东山街道办一道对辖区东参渡口存在的非法渡运问题进行联合执法,现场制止了一起非法渡运行为,并对从事非法渡运的渡工进行了教育。
海事人员介绍,驾驶无船舶检验证书、国籍证书和最低配员证书的三无船舶进行渡运属于非法渡运,如果继续将承担法律责任。在联合执法的过程中,湛江东海岛海事处要求东山街道办和东头山村委会切实负起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渡口码头管理坚决杜绝“三无”船舶非法参与渡运。海事部门提醒旅客一定不要乘坐渔船、三无船舶等非法载客船舶,该种船舶缺乏乘载旅客的安全条件,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要自觉抵制非法渡运船舶,保障自身和家人生命安全。(张超 黄杰)
新沙海事处沿海中小型船舶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成效
为全面落实中小型海船长效监管机制,在辖区营造安全有序水上交通环境。新沙海事处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采取多项措施对辖区中小型海船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取得了预期成效。
一是签证窗口一经发现目标船舶,立即通知现场执法人员对其登轮检查,做到“动静”结合、“到港必查”,提高目标船舶检查覆盖率。二是通过CCTV、综合管理系统的运用,积极掌握船舶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型沿海船舶的守侯检查;三是落实处领导和科级干部每周不少于一次参与现场执法制度,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场,确保足够力量投入一线,增加对现场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示范作用。专项活动以来,共对沿海中小型船舶实施专项检查171艘次,其中守候检查38艘次,专项巡航检查14艘次,对两艘船舶实施禁止离港的行政强制措施。(朱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