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未走远

2015-12-31温志成

大作文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古井天籁命题作文

温志成

【真题展播】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解读】

全命题作文一直是江苏省盐城卷中考作文命题者的最爱。从2008年至2013年盐城卷已经连续六年采用了全命题作文形式,去年则改用半命题作文形式,今年继续回归全命题作文形式,这也是对以往的延续,作文命题相对保持稳定。

文题很简洁,仅四个字,但选材空间相当宽泛,从充满诗意的导语中可知,无论人、事、情、理,皆可入文。仔细品读这四字文题,题目又有着一定的思辨色彩。“从未”即“从来没有过”,“走远”即“远离”,不管是人事还是情理,他们(它们)或许时时都在你心里,或许平时被你忽略了,但关键时候他们(它们)又总会出现。行文中,关键是要写清楚“从未走远”的表现形式以及由此所得到的感悟。

具体构思立意时,可以将这道文题化为半命题作文来思考,可在“从未走远”前面加上主语,如“父爱,从未走远”“李白,从未走远”等,或在“从未走远”后面加上宾语,如“从未走远的童心”“从未走远的同学情”等。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快速打开写作的思路,当然,你所添加的内容即为文章行文的主线或中心。导语中“他们(它们)从未走远”一句,暗示我们应从自己熟悉的内容入手,写出身边之人、身边之事以及所感之情、所悟之理,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从未走远

○盐城一考生

那是你吗,时常萦绕在我梦中,从未走远?

——题 记

时常沉醉于题海中,抬起头,眼神都有些恍惚;时常迷惘于高楼林立中,睁开眼,发觉自己那么渺小。于是我想起你,那片净土,你是否还在我心里?

走在那条阡陌小路上,两旁种满了油菜花。小时候,我总是仰望那齐人高的油菜花,看它们的笑脸在风中金光点点。有的见我来了,羞答答地垂着头,嘴角还带着微笑;有的则高高地昂着脑袋,想要和我比高低。瞧啊,它们的嘴角都快流下香喷喷的菜籽油了!不知哪位邻家的鸡溜了出来,扑腾着翅膀,“喔喔”地叫喊着,向世人宣告它重获自由。一不小心,它栽进油菜花田,把油菜花弄得痒痒的,不然,它们怎会笑得这般前仰后合?阳光下,金色的花海向天边蔓延……

哦,故乡这蓬勃着活力与生机的景象,原来从未走远。

难以忘怀老屋门前那独一无二的古井,沧海桑田也未能使它的面庞朦胧。我总是喜欢坐在古井边,静静地陪奶奶洗衣服,可时常忍不住,不顾身后的呵斥,偷偷瞧那黑洞洞的井口,想那其中是否真住着个井龙王。水桶被缆绳牵着穿过深邃的古井,接触水面的一刹那发出清脆的拍打声,总给打水的人带来无限的清凉。奶奶坐在井边静静地洗着衣服,有时也和邻居的大妈聊一聊家常。醇厚的乡音穿过午后闷热的空气,拨动我幼小的心弦,给我最独特的清凉。我凝望着那晶莹的肥皂泡,那里面是太阳的影子吗?

哦,故乡这神奇与清凉的古井,原来从未走远。

傍晚,夕阳西下,我喜欢跑到田垄上,欣赏这夕阳下的一切。没有高高的收割机辗过麦田,只有那时隐时现在麦浪中的农人。他们虔诚地俯下身,将头埋入深深的泥土中。他们习惯于和土地走得这样近,向泥土敬礼,接受土地的一切馈赠与教诲。他们就这样穿梭于麦田中,末了,倚在金黄的麦垛上,面对那残阳,深深地吸一口气,今天的太阳真美!

哦,故乡那辛劳朴实的人们,原来从未走远。

纵使题海将我淹没,纵使林立高楼将阳光挡住,可我心里总有那蓬勃的景色,那醇厚的乡音,那农人的身影,我便不放弃对生命本真的执着向往。故乡,因为你从未走远,我才有了今天的信念与力量!

回望你的模样,仍像当初那般美好……

【亮点透视】

好文章总让人百读不厌,本文就是这样一篇好文,其突出特色有:

精剪细裁,画面感强。作者牵挂于心的是故乡那片净土,于是精剪细裁了故乡那蓬勃的美景、醇厚的乡音、农人辛劳的身影三个片断,有景有情有人,有力地抒写了自己对故乡“从未走远”的感情及所得到的“信念与力量”。每个片断均以单独语段相同句式收束,层次分明,画面感强。

结构完整,语言活泼。题记点题,开篇直接引入下文,主体部分三个画面,结尾再总括全文,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的篇章布局,使得文章浑然一体。行文中作者用语形象生动,多种描写手法综合运用,活泼欢快中洋溢着作者对故乡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读来别有一种美。

从未走远

○盐城一考生

乡下的晌午,静谧极了。躺在油光光的凉席上,热风一浪一浪地滚过,使我难以入眠。静,静极了,风摩挲过树叶都听得清楚。翻身一侧,忽然听到院子西头传来一阵阵微妙的声音。

“咕咕,咕咕……”是从院旁那一排青松里传来的。青松长得茂密繁盛,树上栖了不少鸟儿。此时此刻,鸟儿们正享受着中午的欢悦,动情地歌唱。伴随着“咕咕”声,我再一翻身,入睡了。

回了城,我便不再听到那神奇的声音。白天楼下马路上收费员与车主互相大声地嚷着;老者蹬着三轮,扩音器里不知疲倦地喊着:“收旧电视机、旧冰箱、长头发”。晚上,楼下烧烤摊浓烟滚滚,小青年喝着啤酒“谋划”国家大事;更有邻居大叔醉饮归来引吭高歌。我便把窗户关紧,隔断这一切杂音,也隔断了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咕咕”们,你们去哪了?怎么见不到你们的身影?

又一个早晨,我早早地醒了,闹钟未鸣,一看,也才五点。一丝新鲜的阳光已从窗帘缝中溢出,我索性拉开窗帘,推开窗户,让如鲜果汁液般香甜的阳光流淌进我的房间,迎接这晨曦的美好。

忽然,一阵“咕咕”声轻轻地飘至我的耳畔。是“咕咕”们!我惊着、喜着,把头伸出窗外,尽力想一睹“咕咕”们的芳容。但是,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把歌唱家们藏匿得十分严密。我只好坐下,独赏这份清新的美好。

没想到,这久违的“咕咕”们竟然从未走远。这“咕咕”声正如一汪碧清的泉水,清澈舒畅;这“咕咕”声正如久渴以后天降的甘霖,清心爽口;这“咕咕”声正如竹林间的一阵清风,叶影婆娑;这“咕咕”声正如故人相聚的一杯甜酒,颇具雅意。久违了,“咕咕”们。

亏得这早上一时的清静,才有机会拥抱这久违的“咕咕”,才意识到,可爱的“咕咕”们,从未走远!

也许是城市的喧嚣纷闹,使我们无心听到这天籁之音。也许是初三繁忙的生活,使我们无暇听到这大自然的窃窃私语。那又有多少自然的声音,被噪声遮掩,被繁务阻隔,又有多少美妙的声音,潜伏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

“咕咕”们,原来你们从未走远。

“叮叮咚咚……”闹铃美妙的音乐响起来。另一个房间的父母醒了,问:“儿子,睡得好吗?”

“好,好极了!”

【亮点透视】

作为一篇考场满分作文,本文有三大特色值得学习:

巧选素材,小中见大。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我们当然都爱听,在这个层面上作者巧选了“咕咕”的鸟叫声这个点来展现大自然天籁之音的美妙,以“咕咕”的鸟叫声从未走远来抒写投身大自然的感情,切入点小,素材寻常,显示出选材的新巧。

善用对比,描写精彩。乡下静谧的晌午有鸟儿“咕咕”叫的神奇声,而城里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全是嘈杂声,这是一比;关窗隔断城里一切杂音,清晨推窗发现“咕咕”们从未走远,这又是一比。层层对比使得文章波澜起伏,主题显现。语言描写上,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表达方式并用,语句长短结合富于变化,耐读耐品。

结尾提升,意蕴深长。文章结尾处由“咕咕”的鸟叫声延展到对自然各种声音的思考,进而转到父母与自己的对话,言简但意境深,展示自己对生活的深入思考,极大地提升了文章的韵味。

猜你喜欢

古井天籁命题作文
天籁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越王古井今何在?
苍老的古井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