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磨蚀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优化
2015-12-31迟学骞
【摘要】语言磨蚀指学习者语言的流失、遗忘或退步等,它发生在二语学习及应用的整个过程并受习得方式、磨蚀前外语水平和语言使用环境丧失等因素影响。本文以语言磨蚀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现状,并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语言磨蚀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环境
【课题名称】呼伦贝尔学院 “触屏时代”呼伦贝尔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危机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04-02
1.语言磨蚀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1.1 语言磨蚀的定义及理论源起
语言磨蚀指个人或团体语言学习者对任何一门语言的遗忘、流失或退步现象,也称为语言流损。具体到我国的英语语言学习中,语言磨蚀是指学习者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的系统英语学习后,仍然处在汉语为主的语言环境中,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都能不到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英语语言能力在一个时期过后会退化直至最终丧失。
语言磨蚀的主要理论包括语言动态系统理论、语言干扰与变形理论、回归假设及语言提取失败理论。其中,动态系统理论是语言干扰与变形的理论依据,它认为语言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不断地进行自身调整和变化,这是学习者语言能力变化的原因。语言干扰指学习者母语及第二语言之间相互作用,重点在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简单来看,回归假设可解释为先学习的内容比后学习的内容容易保持,而后学习的内容则比先学习的内容易磨蚀。
1.2语言磨蚀的影响因素
习得方式是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大学英语习得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直接式和明示式。大量语言学习及教学实践证明,直接式语言习得方式的语言磨损要多于明示式,而在英语语言综合技能方面,明示式语言习得方式优于直接式。从语言教学角度来看,词汇磨蚀是磨蚀的主要方面,但对于较难掌握的语法部分,学生一旦习得,很难磨蚀,也可以这样认为,语法习得更容易固化,易于保持。
影响语言磨蚀的另一关键性因素就是学习者磨蚀前外语水平。学习者磨蚀前外语水平越高,磨蚀率越低,与磨蚀速度、磨蚀量成反比。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者来说,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在中小学的英语学习中的英语语言能力与语言基础直接决定了他们在大学阶段英语语言磨蚀状况。
英语语言环境缺失是造成语言磨蚀的最根本原因。大多数学习者高校毕业后很难在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即使是在大学校园中,离开课堂后的课下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情境也极少,这使得学习者在课堂上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无法得到及时的使用和巩固,久而久之,母语又重新覆盖了英语,英语能力渐渐丧失。
2.语言磨蚀现象对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优化的启示
2.1大学英语课堂环境现状
当前,尽管有“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出现,大学英语课堂的主要角色依然是教师与学生且大学英语多为大班授课,每教学班人数多在50人以上,有的班级甚至达到90人以上。在如此众多的学习者中,学习者入学前的英语水平、英语学习动机、态度等情感因素都不尽相同,甚至有非常大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的角色只能是知识的讲授者,却很难制定和实施针对符合每一个学习者个体情况的教学计划;对于学习者来说,大学英语课堂更像是身在一个讲座的现场,他们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却较少能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长期身处这样的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中,学习者的语言磨蚀现象会更加普遍,更加严重。
2.2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减少英语语言磨蚀
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合理的课堂环境及有效的课堂教学对于减少语言磨蚀至关重要。对于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政策的制定者来说,宏观上,在教学班的划分上除考虑学习者入学前英语学习水平之外,也应考虑到学生自身专业对英语的需求程度;微观上,要尽量缩小授课班的学生数,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开发新的教学活动,增加师生互动,使英语课堂不局限于知识的灌输与学习,更有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此外,外语教师必须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重视语言输入的同时,增强语言输出训练的丰富性和有趣性,使语言学习不再枯燥。同时,以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相关教学手段的应用也应该予以足够重视,很多移动手机应用都会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使课堂环境更符合新兴90后学生群体的需要。
3.小结
尽管在现阶段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和就业环境中外语磨蚀不可避免,但具体教学政策制定者和教师都应致力于建设高效、合理的大学英语课堂环境,防止语言磨蚀的过早和过快发生,使英语学习者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后都愿意更主动、更长久地保持和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作者简介:
迟学骞(1984.1-),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