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世任我行科技做盲人出行的“引路人”

2015-12-31李小伟摄影骆俊培责任编辑老秋

社会与公益 2015年2期
关键词:导盲引路人后台

文_本刊记者 李小伟 摄影_骆俊培 责任编辑_老秋

公交把城市的各个角落连接起来,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捷,可对于盲人群体而言,公交还难言便利:他们不知道公交车是否来了,也无法确定公交车停靠在站台的什么位置。

如果有盲人要搭乘某路公交车,只需到公交站,双击打开手机上的公交导盲软件,等候片刻,在该路车距离公交站还有30至50米时,手机就会有震动提示,并且会用语音做出提醒,而按下终端左侧控制音量“+”号键,公交车上的喇叭便会响起,提示盲人公交车具体停靠的位置,当司机听到喇叭响起时,就意味着有盲人需要搭乘此辆公交车,司机也会比平时多等候些时间,让盲人乘客顺利上车,从而让盲人无障碍乘坐公交出行,此外盲人还可以通过此套系统查询想坐的公交车离自己还有几个站,上车后还可以设置目的地提醒等功能。这就是深圳市盛世任我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小强为我们描述的盲人坐公交的“新”方式。

该公司搭建的这套公交导盲系统,有个形象的名字:“智慧引路人”系统。去年他们得到了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被作为广东省2014年的十大民生事之一在全省推广,目前已经在深圳、东莞、中山、珠海、江门、顺德、佛山、肇庆、惠州等九个地市几千台公交车上安装了“智慧引路人”导盲设备。

5年研发打造完善系统

盲人的世界常人往往无法想象,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也很难体验到盲人出行的“步步惊心”。然而,汪董事长敏锐地关注到了盲人的痛点。他对本刊记者表示,“现在盲人最困难的是出行,中国有1700万盲人,但是我们在大街上很少看得到盲人,因为他们不敢出行,我们就是要致力于解决他们的出行问题。”

为让盲人拥有上述创新的出行方式,汪董长已经默默投入了5年研发。“我们产品的前身是于2009年开始设计,当时我们没有拿到任何政府的资助,一头埋下去就是5年,烧了近2000万的研发资金。”

5年的时间,让该公司从软件到硬件逐步走向成熟,并取得了14项专利。软件研发上,他们与江西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结成了合作伙伴;硬件研发上,他们从最早的单片机的形式,升级换代成了如今的智能机,其中的差别可谓云泥之别。“第一代设备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公交车改了线路,我们工作人员要人追着车改软件,才能将线路信息进行变更。现在研发成智能系统后,只需要后台工作人员通过云后台就可以完成线路信息的变更,并且通过后台来统计盲人的出行率,热门出行的线路及集中出行的时间点,方便建立盲人出行数据库,为系统未来的优化做好保障,此外通过后台还可以实时的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有效的解决各类突发问题。”

随着产品趋向完善,该公司的发展越发顺利。政府领导对产品已经比较了解,而且盲人群体对产品的评价也比较高,所以他们正被相关机构推着走。据透露,随着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成都举行,该公司也将发力四川。

服务小众见毅力

谈及这套系统在全国各城市的发展进展,汪董事长指出,“引路人”系统的推广有赖于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说实话,如果政府的支持力度大,这个项目就可以较快推行,毕竟残疾人是小众,1700万分布在全国,广东省只有75.3万人,他们大概占了全国残疾人群体的5%。我觉得政府应该支持力度要大些,重心要偏移,民生事才能落到实处。”

将来,即使在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从产品上获益,他们也打算把获益源源不断地投入到盲人群体中去。

另一方面,汪董事长也在带领公司围绕着服务盲人群体为中心构建经济圈。他们的产品将越来越多元化,通过研发聋人、肢残人的辅助设备,把公交导盲系统慢慢扩展,从服务小部分残障人,扩大到服务更多残障群体。此外,他们的“引路人”系统除了盲人使用外,其实是人人可用的产品。他们计划用健全人产生的社会收益来帮助残障人,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致力于导盲事业,汪董事长诠释了一个企业特有的“毅力”。“我们的理念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我们的毅力和社会责任感,服务盲人群体,助盲人朋友们方便出行。”

猜你喜欢

导盲引路人后台
基于云端技术的多功能导盲手杖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导盲机器犬的研究与设计
李勃: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Wu Fenghua:Yueju Opera Artist
路口导盲及马路障碍物检测提醒系统的设计
后台暗恋
后台朋友
《读写算》,我的写作引路人
导盲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