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源坏死梭杆菌敏感药物筛选及牛腐蹄病治疗试验
2015-12-31廖党金李江凌叶勇刚王秋实于吉锋潘保良
廖党金 ,曾 伟 ,谢 晶 ,李江凌 ,叶勇刚 ,汪 明 ,王秋实 ,于吉锋 ,潘保良
(1.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阳平种牛场,四川 洪雅 620360;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193)
奶牛腐蹄病是奶牛场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奶牛腐蹄病的发病率可达30%~40%[1],我国每年因蹄病而被淘汰的奶牛占淘汰总数的15%~30%[2],这是制约奶牛场经济效益的主要问题之一。腐蹄病也是危害羊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雨季羊腐蹄病发病率为5%~10%[3]。为了筛选出更好的药物治疗奶牛腐蹄病,我们开展了以下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奶牛腐蹄病病原 在奶牛场采集患病奶牛蹄部病变部位的病理材料,迅速保存在厌氧条件下运回实验室进行分离、鉴定,得到其主要病原为坏死梭杆菌。培养基、病原分离方法及致病性测定见谢晶等的报道[4-5]。
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患腐蹄病的西门塔尔成年奶牛30头,按年龄、胎次等随机分为试验组(20头)和对照组(10头)。
1.3 药敏试验及筛选 抗生素药敏纸片包含强力霉素、克林霉素、洁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卡那霉素、链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挑取坏死梭杆菌单菌落接种于脑心浸液固体培养基,在37℃条件下培养过夜,吸取适量菌液涂布于脑心浸液固体培养基,用无菌镊子将这些抗生素药敏片分别贴于培养基表面,37℃厌氧培养24h后,观察并测定抑菌情况。
1.4 治疗试验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临床治疗药物——克林霉素(四川鼎尖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0101)进行治疗试验。使用方法:以10mg/kg剂量一次性颈部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4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药物为试验奶牛场常用的治疗腐蹄病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1.5 试验期终止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以蹄病进程的好转或恶化作为终止试验的标准,即当患病牛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蹄病无恢复迹象甚至恶化时,可以终止该患牛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敏感药物 药敏试验表明,四川地区奶牛坏死梭杆菌分离株的高度敏感药物为强力霉素、克林霉素、洁霉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中度敏感药物有头孢拉定、青霉素,不敏感药物为卡那霉素、链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结合该奶牛场情况,我们选择了高度敏感药物克林霉素进行了临床试验。
2.2 临床治疗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病牛的治疗情况见表1。
在试验组的20头牛中,治愈19头,淘汰1头,治愈率为95%;19头治愈牛的疗程为2~3个,平均为2.53个;治愈时间为90~111d,平均为98.74d。在对照组10头牛中,治愈6头,淘汰4头,治愈率为60%;6头治愈牛的疗程为3~5个,平均为4.17个;治愈时间为95~171d,平均为149.33d。试验组的治愈率比对照组高35个百分点,治愈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少50.59d。可见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牛的腐蹄病治疗效果观察
3 结论
坏死梭杆菌是四川地区奶牛腐蹄病的主要致病菌[5-6],本试验首先筛选出坏死梭杆菌的敏感药物,再选其一种即克林霉素进行治疗,结果证明该敏感药物的效果显著优于牛场常规的治疗方法,这进一步印证了克林霉素对厌氧菌的效果。
用克林霉素治疗牛腐蹄病,其治愈率比牛场常规方法的治愈率高35个百分点,治愈时间比常规治疗方法缩短了平均50.59d,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1] 武心镇,吴凌.奶牛腐蹄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治疗[J].现代畜牧兽医,2008(7):34-35.
[2] 周景明,李伟,李同豹.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12):76-78.
[3] 徐伟庆.羊腐蹄病治疗[J].云南农业,2004(6):43-44.
[4] 谢晶,廖党金,叶勇刚,等.坏死梭杆菌QL03株绵羊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免疫保护性试验[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32(5):50-52.
[5] 谢晶,廖党金,汪明,等.四川奶牛腐蹄病主要病原菌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3(4):37-39.
[6] 廖党金,谢晶,曹冶,等.新药物对奶牛感染性蹄病动物模型临床疗效试验[J].中国奶牛,2012(1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