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系统视域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
2015-12-31苏晓伟
政治生态系统视域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
主要研究社会治理与中国政治发展。
苏晓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哲学院,武汉 430073)
摘要:政治生态系统就是借助于生态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政治问题,其特点表现为:开放性、多样性与平衡性。群体性事件政治生态系统由生态气候、生活环境和生物因子三部分结构组成。其中,生物因子是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群体性事件就是三者相互博弈的过程。构建和谐生态系统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崇尚公平正义,建构生态价值;完善输入—输出机制和反馈机制,实现社会稳定;维护个体利益,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关键词:政治生态系统;群体性事件;生物因子;和谐生态
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厄恩斯特·海克尔于1868年在他的《创造的自然史》一书中提出来的,它是研究生物物种与自然界有机和无机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生态学的主要观点有:第一,生态系统内诸要素保持协调和自然平衡;第二,系统内各生物间相互依存和制约;第三,系统要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第四,系统内诸要素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1]。随着学科间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学早已超出了原有的研究范畴,把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应用于政治学中,丰富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创新了研究形式。政治生态系统是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体现,是关于政治现象及其与社会环境之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政治问题是对象,生态学是方法[2]。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政治生态系统注重政治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及其和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分化、利益观念调整,体制机制转轨,社会矛盾和冲突加剧,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的问题逐渐的表现出来,一些细小的摩擦可能会演变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并呈现出高发、频发、易发态势。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还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亟待解决。利用政治生态系统分析群体性事件,客观地看待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了解系统内部各要素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博弈,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政治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及其特性
政治生态系统就是借助于生态学的方法,从政治预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研究政治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对于政治生态的研究,早在16世纪的英国政治学家霍布斯在他的《利维坦》中,就将国家比喻成一个巨兽。“这就等于说,指定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来代表他们的人格,每一个人都承认授权于如此承当本身人格的人在有关公共和平或安全方面能采取的任何行为、或命令他人做出的行为……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3]到了近现代,马克思把人类政治社会看作是一个发展着的活的机体,由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体系构成。“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4]美国学者里格斯在《行政生态学》中,分析了社会结构及其文化与公共行政的相互关系,从社会关系入手,寻求行政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5]。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把政治生活当作一个系统进行研究,系统通过输入—输出机制和调节反馈机制与外界进行信息和能量交换。“在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断的影响和信息流,这一事实终将表明一个政治系统在一个甚至剧烈动荡变化的世界上持续下去的能力。”[6]中国学者王沪宁将生态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于行政学的研究中。“从生态学的角度透视,行政系统绝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组织形式,是机械的感应与反应的机构,而应看成是各个行政主体之集合形态。”[7]王邦佐等人将中国政党制度至于生态学的分析中,将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作为其外部环境系统,实现政党制度与社会环境系统平衡。“这里进行的‘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即是将中国政党制度这一生态单位作为生态分析中的生命系统。”[8]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归纳出政治生态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一)开放性
开放性是政治生态系统的保证。开放性的系统与外界环境时刻保持信息、物质能量和资源的交换与流动,系统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也处在不断的协调和适应中,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反馈,增强政治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通过输入—输出机制和反馈循环流动的过程分析,使系统适应社会生存法则,在既定生态容量的域值内保持动态平衡。政治生态系统保持开放性,在与外界环境的沟通中,内部结构不断更新和调整,维持系统的存续,也就是政治体制渐进变迁的过程。
(二)多样性
多样性是政治生态系统的基础。在政治生态系统中,政治行为主体的多样性丰富了社会政治实践活动,增强了系统的免疫功能和提高了对外抗风险的能力。多样性保证了系统功能复杂,结构多元,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从政治垂直结构来看,多样性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政令畅达,合理利用“权力阳光”,使各层级都充分吸收进行权利再生产,防止“纵向碎片化”;从政治水平结构来看,多样性有利于水平结构相互沟通协调,丰富政治活动内容,防止“横向碎片化”。多样性促进了各政治单元结构的多元化存在,是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三)平衡性
平衡性是政治生态系统的要求。政治系统要想稳定发展,必须具备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这就需要系统各功能单位之间要保持平衡。根据木桶原理,木桶最短的挡板决定木桶的容积,保持平衡性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为使系统正常运转,系统内各部分要保持平衡性,协调发展,不可偏废任一环节。政治系统均衡发展有利于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完善,防止系统内局部的富营养化,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维持系统平衡状态就要符合生态发展规律,部门之间的协商机制要常态化,保持生命力,提高政治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
二、群体性事件政治生态系统的构成
具体来说,生态是生物群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获取能量而形成的自我渐进演化的自组织系统,理解系统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我们探讨内在的生成机理。群体性事件政治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系统内部结构之间、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作为人化系统,受到社会法律规则的制约,群体性事件政治生态系统由生态气候、生活环境和生物因子三部分结构组成。其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群体性事件政治生态示意图
在政治生态系统中,生态气候、生活环境和生物因子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同演化形成的自组织系统。系统内部结构复杂,内容丰富。从政治生态系统来看,生物因子处于核生态位置,是整个系统的中枢圈层。生物因子是最活跃的因素,生活环境为生物因子活动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能量进行新陈代谢,保持自身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作为天生的政治动物,为了实现最大的利益而聚集在一起,尝试与无机环境进行物质和资源的交换。生活环境是生物因子直接生存的“土壤”,生物因子是进行政治活动的主体,对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与生存环境变化的调试,调节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转化为强大的政治生产力,促进整个系统的协同进化。生存环境是生态和生物因子的过渡圈层,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把宏观的生态气候转化为微观生物因子适宜生存的环境,也可以把微观生物因子的政治活动反作用于生态气候,使整个政治系统协调互动,保持良性循环,达到“面临社会环境系统的种种变化和压力,在内外一系列调节机制的调节下,维系其存在的状态和发展过程的有机统一”[9]。
(一)生态气候
从宏观上来说,生态气候指的是国际格局与秩序,即追求国家社会基本价值或主要目标的一种状态。可以从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两个方面来说明:从国际方面来看,自9·11事件发生以后,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西方发达国家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位,“中心—依附”格局没有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要克服西方的同化,保持民族特色;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成型,金融危机后美国领导世界的能力整体在下降,中国等新兴大国在国际地位中的话语权增强,国际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权力真空”;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人心,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念具有普世性,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权债务危机、恐怖主义、中东乱局、全球气候贸易问题以及埃博拉病毒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国际合作,这些是当前国际的整体气候。中国在国际化浪潮中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勇气和智慧来处理国际问题。从国内环境来说,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快速的经济增长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增大等一系列问题。由于社会转型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社会异质性增强,同质性减弱;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尚未建立,传统社会根基部分解体,导致价值体系紊乱;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事情的问题较多,容易引起不满发生群体性事件。
(二)生活环境
从中观上来说,生活环境由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部分组成。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各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这些具体要素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耦合形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生活环境。这里以贵州“瓮安事件”为例来具体说明当地生活环境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政治环境——民众意见受阻,表达渠道不通畅。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当地政府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就是简单的粗暴压制,不考虑当地群众的利益。拆迁户安置问题、标准补偿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都是纠纷的根源。政府缺乏长远规划意识,行政约束力不强,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民众产生了相对剥夺感。
经济环境——政府财政增加,生态环境遭破坏。工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潜力后劲不足。瓮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商只顾赚钱,随意破坏环境,当地政府唯GDP至上,经过长期的开采,经济总量增加了,但是人均收入却没有大幅度增加。这种粗犷型的发展给当地群众带来很大的损失,尤其是人畜饮水问题。
社会环境——社会治安混乱,群众缺乏安全感。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瓮安,刑事案件多发,破案率低,一些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对群众关注的治安热点问题关注不够,打击不强。黑恶势力泛滥,甚至许多学生都处于他们的保护之下。当遇到一些棘手的纠纷案件时,不考虑通过协商解决,而是形成了滥用警力进行强制的惯性思维,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三)生物因子
从微观来说,生物因子是指主动(或被动)参与群体性事件中的个人或组织。生物因子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是指在群体性事件中直接利益受损者、积极参与者和闹事者的总和,他们有的是直接利益受害者,有的是基于同情死者家属的积极参与者,其特点是非理性和不稳定性;分解者是指在群体性事件中代表政府和有关部门解决事件的组织机构等社会公共部门和个人以行为者所组成的系统,他们手中拥有丰富的行政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处理群体性事件,其特点是权威性与合法性;消费者是指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旁观者和不在现场的网络参与者的总和,他们可能受现场气氛或者网络场域的感染会加入到群体性事件中,也可能不会参加。这一部分人具有较强的民意破坏生产力,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规模,跟这些人参加具有直接关系,其特点是摇摆性与情绪性。在“瓮安事件”中死者家属及其一些积极参与者就是生产者,政府公安等社会公共部门就是分解者,一些旁观者或者是网络声援者就是消费者。
生物因子之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群体性事件中,生物因子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都是围绕着各自情况进行博弈与互动,在信息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博弈各方的“帕累托最优”。从政治生态角度出发,任何生物因子都存在有机联系和因果关系。生物因子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生物因子关系图
群体性事件是部分组织或个人的直接利益受损引起的,他们扮演者生产者的角色,其中还包括一些无直接利益相关者,也就是积极参与者,他们是群体走向极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事件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反作用于生产者。格尔认为,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某种价值期望,而社会则有某种价值能力。当社会变迁导致社会的价值能力小于个人的价值期望时,人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10]。积极参与者利用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积存的怨恨形成相对剥夺感,通过“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策略,借助偶然的机会来宣泄对社会的不满;积极参与者还有维权心态,帮助利益受损者实现经济性利益。另一方面,生产者通过悲情陈述来争取消费者的同情与支持,争取更多的积极
响应者,给分解者带来更大的压力。对于消费者,他们一部分人会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甚至有的还成为积极参与者,一方面对于分解者会构成压力,另一方面,在情感或利益的驱动下会转化为生产者。消费者存在从众心态。在勒庞看来,有理性、有文化、有教养的人聚到一起,会相互感染好影响,最后导致思维和行为一致,变为非理性。经过积极分子的多次动员形成“速生规范”,一小部分消费者会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接着会产生“社会流瀑效应”[11],推动消费者模仿或者跟随其他人。“当流瀑发生时,人们的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会用别人的判断来代替自己的判断,往往会以别人的行动理由作为自己的行动理由,因此,他们的判断力和批判力会减弱。”[12]从分解者来看,他们要用手中的资源和信息要处理群体性事件,还要对消费者进行解释说明,防止消费者群情激愤,对于生产者还要进行解说,双方反复博弈,争取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分解者要耐心给予解答,在讨价还价中找出解决办法,还要扮演消防员的角色。分解者要对消费者进行劝说,同时还要客观公正处理群体性事件。在调解事件的过程中,分解者整体设计要充足、解决方法要科学、政策措施要妥当,尽力给生产者和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把生物因子的分析要素整合起来。见表1。
表1 生物因子要素分析
三、构建和谐政治生态系统的对策
政治生态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功能系统。和谐政治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有机体系,多元政治生态之间处于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时,外生态环境达到最优化状态,从而增强内生态圈的良性互动,形成内生态与外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13]。要避免群体性事件,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探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法则。构建和谐政治生态系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生态气候:崇尚公平正义,建构生态价值
推进政治生态系统的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系统的生态建构。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写道:“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14]公平正义是政治生态系统的价值,这就说明了正义是自由、平等、民主等世界价值的基础,这些正义诸原则可以规范共同体的行为,内化民族国家的主体精神。公平正义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前提,作为一种行为范式,保证社会道德呈现健康有序状态。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可以有效协调社会矛盾和冲突,保障人民大众对政治系统的合法性认同,降低社会存在的风险。如果政治生态系统缺乏正义价值,那民族国家普世价值的培育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系统内部就会因为没有主流的价值观而会失调紊乱,不利于系统正常的新陈代谢。有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各民族国家及其内部各要素会形成稳定的责任权利观念,达成某种共识进行有效合作,自觉履行责任义务,适应而不逾矩,逾矩而能调试,系统建构了良好的生态氛围。国际合作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保证了各要素的高度契合,组织结构良好,功能完善,自净化能力强。国家的公平正义可以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减少社会摩擦,提高公民道德,保障机会、权利和分配公平,使政治生态系统保持健康发展。
(二)生活环境:完善输入—输出机制和反馈机制,实现社会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不断完善的处置机制,健全利益诉求、合理畅通的表达机制。从系统的输入来看,政府部门要高度关注社情民意,了解民众的偏好、诉求和关切。民众可以通过有效途径表达利益诉求,切实保障民众的参与权,整合社会价值观,及时解决问题,同群众协商对话,坦诚面对问题,收集有效信息进行认真评估,尽力满足人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在输出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政治产品是系统根据各种规范经验和具体实际情况而输出的,这有利于系统自身的存续。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就是要保证处理社会问题时发挥积极作用,增强政策的创新力度,加大政策的实施强度,提高政策的有效程度,保障大部分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反馈机制通过多渠道纠偏机制,消除系统与目标之间的误差,使系统通过自身的调整实现稳定[15]。反馈机制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与完备性。每一次的反馈都会有信息的储存和交换,政府相关部门根据信息状态来调节生活环境维持系统正常的运作,实现功利主义所说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政府行政部门通过理性经纪人“成本—收益”分析,合理配置资源,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协调发展,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三)生物因子:维护个体利益,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群体性事件的实质就是关于人的问题。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按照卢梭的说法,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们为了更好地保护财产、安全和利益而缔结契约,形成最高的善即公共意志,个人服从公共善原则也就是服从自己的自由和意志。人是政治动物,就要为实现自身利益而结成同盟,产生权力结构,这势必会形成韦伯的“科层制”,一部分人就享有权力并对社会稀缺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在群体性事件中,生产者一般处于弱势,资源和信息有限,往往处于社会中的底层。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把国家理解为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16]。在政治生态系统中,应该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社会组织扮演着连接政府与民众纽带的角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自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国家职能向社会转移,减轻政府财政的负担和成本,保持社会的团结稳定。政府应该积极培育和大力支持社会组织成长,加强与社会中介组织的联系与合作[17]。需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一方面,社会组织增强政府与民众的交流与对话,生产者通过社会组织表达利益偏好,使政府政策输出具有倾向性,保护了生产者的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做到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健全平等协商的组织制度,通过社会组织把政策传递给民众,要保证群众的知情权、评议权和督导权,减少民众接受的阻力,降低社会风险,提高政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大鹏.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型与定位:基于政治生态系统的分析[J].天府新论,2011(5):11-15.
[2]刘京希.政治生态学理论体系建构刍议[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4):119-126.
[3]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1-13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5]史达.互联网政治生态系统构成及其互动机制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0(3):76-84.
[6]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7]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29.
[8]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
[9]施雪华.发展的政治稳定:含义、分析变量和调节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1993(5):129-134.
[10]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8.
[11]郑智航.群体性事件中的民众心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7-24.
[12]凯斯·R·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15.
[13]万斌,丁友文.论和谐政治生态系统与政治宽容调节机制的建构[J].浙江社会科学,2012(7):34-41.
[14]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15]何增科.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11-15.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8.
[17]夏德峰.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国家治理体制机制优化[J].社会主义研究,2014(4):74-80.
DOI:10.3969/j.issn.1009-8976.2015.02.006
收稿日期:2015-01-15
基金项目: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生实践创新课题: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一种社会生态系统的解释框架(项目编号:2014S1603)
作者简介:苏晓伟(1987—),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硕士
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976(2015)02-0019-05
A study on group ev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logical system
SU Xiao-wei
(SchoolofPhilosophy,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Wuhan430073,China)
Abstract:The Political Ecological System is the study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by means of political ecology approach,openness,diversity and balance as its characteristics.The Group Events of Political Ecological System is made of ecological climate,living environment and biological factors.Among them,the biological factor is the most active factor in the system,including producers,consumers and decomposers;the Group Event is process of it about the game.Build a harmonious ecological system that we need from three aspects:believing in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constructing the ecological value;improving the input-output and feedback mechanism to keep social stability.We should safeguard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strengthen soci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Key words:the political ecological system;group events;biological factors;harmonious ecological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