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交易方式,供应“良芯”羽绒专访德州商羽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胜
2015-12-31
专 访
转变交易方式,供应“良芯”羽绒专访德州商羽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胜
TAweekly:怎么看待目前羽绒原料供应市场?
丁建胜:商羽是专业生产羽绒及羽绒制品的企业,年加工原毛2万多吨,占全国总加工量的30%、世界总加工量的20%。虽然我们进入羽绒行业的时间不长,但对整个原料供应链却有较大的话语权。
近年来,在羽绒行业内,发现了很多乱象,比如羽绒价格大起大落,但让人疑惑的是,很多以羽绒为主要生产原料的下游企业却发展很好。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羽绒原料的交易中间环节太多,不少企业受高昂的原料成本制约,不得不在优质的原料中掺杂其他东西,这直接导致产业链终端的羽绒制品质量无法保证。
TAweekly: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
丁建胜:按目前中国羽绒原料供应量估算,中国的羽绒原料供应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和其他产业相比,市场总量规模小,再加上国内羽绒原料市场竞争不激烈,所以这个市场还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包括原料价格的炒作,提高中间利润。
TAweekly:商羽为什么要进入羽绒原料领域?
丁建胜:2010年后,我们才开始进入羽绒原料行业。商羽背靠的是新希望六合集团,新希望六合每年有7亿只鸭子的产量,是全球最大的鸭子供应企业。另外,我们公司在畜牧产业也有许多优质的合作资源,在新希望六合之外,还有年产量2亿只的合作鸭厂。所以,商羽进入这个行业后可以迅速地成为最大的羽绒原料供应商,有能力改变原料市场格局。
TAweekly:商羽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丁建胜:我们供应的原料品质很高,价格合理,而且不会掺杂一些其他东西进来,是实实在在的羽绒原料。
TAweekly:商羽除了供应原料外,还有没有别的计划?
丁建胜:目前,商羽希望在生产供应优质羽绒的同时,开发一系列的羽绒寝具产品。消费者看不到羽绒被里面的东西,所以原料更应该保证高质量。我们希望做“良芯”买卖。
TAweekly:您认为目前国内羽绒供应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丁建胜:中间环节太多。羽绒原料供应商和羽绒家纺服装企业没有形成直接的对接。下游企业购买羽绒价格成本会很高,生产的产品质量也无法保障。因为服装的价格成本不能突破企业的上限。
TAweekly:为什么会有中间环节?
丁建胜:第一,因为羽绒的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家纺服装企业不敢直接从原料供应企业拿货。92、95都是标准,但里面有差价。羽绒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导致同样用于服装生产的羽绒,每吨成本差价能达到几万元人民币。
第二,交易形式保守,赊欠账现象很多。羽绒原料的季节性很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中,赊欠采购的现象十分普遍,货款回笼一般要半年时间。羽绒制品卖得好的年份,时间短一些;如果不好,时间就有可能长达一年。这给生产企业的资金带来了困难。
第三,行业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多,贸易路径长,导致全球的羽绒需求量、养殖量和销售量众说纷纭,这些都增加了交易成本,影响价格波动。
TAweekly:商羽改变羽绒供应链的信心来自哪里?
丁建胜:2014年,商羽已经登陆渤海商品交易所,成为羽绒原料供应商里最大的受益者。借助渤海交易所的优势,商羽能够打通销售渠道,直接和企业接触,减少原料供应的中间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