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程度的思考
2015-12-31乔光彩
摘 要: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还没有从实质意义上建立,公允价值会计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加强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研究,构建公允价值概念框架,平稳渐进地过渡到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会计核算的目标。
关键词:公允价值;应用现状;建议
自2006年2月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以来,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已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公允价值会计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中的应用现状
1.公允价值应用范围广
在基本准则中,财务会计目标已经体现了对决策有用观的引入,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提出了相关性要求,这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另外基本准则还提出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还明确了公允价值与其它计量属性的关系,并且还界定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在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2014年我国对准则进行了修订,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引入为公允价值的核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2.公允价值运用谨慎、不充分、深度有限
(1)公允价值计量的非主导地位
在我国目前的会计基本准则中明确: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这就决定了在我国目前的计量模式中,历史成本还占主导地位,公允价值只是作为一种补充的计量属性,还处于从属地位。
(2)公允价值的运用设定了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
新准则严格规定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并且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设定了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在可以运用公允价值的准则中还强调用历史成本计量,只有在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 “可靠计量”、交易具有“商业实质”等条件下才可以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3)公允价值运用的优先次序限制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具体运用时,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公允价值的运用的优先次序受到严重限制。比如在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强调同时满足“交换交易具有商业实质、换入或换出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才能用公允价值计量,否则,换入资产的价值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运用次序是不一样的。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所有的资产交换交易均以公允价值计量,除非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收到资产或放弃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
(4)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运用有限
公允价值的最大优点是它强有力的后续计量,它能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主体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进行动态、及时、客观地反映,这也是公允价值之所以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紧密相关的原因所在。可我国新准则对资产或负债的后续计量力度是严重不够的。只有在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等局部地方对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运用比较充分,但对其它大部分的资产或负债来说,后续计量问题则相对欠缺。
二、我国目前的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差距
我国目前的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差距可以通过下表来显示:
我国目前是历史成本为主的多属性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目前的计量模式中还属于从属地位。就目前来说,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中虽然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但由于公允价值运用谨慎、不充分、深度有限,再加上我国市场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还没有从实质意义上建立,公允价值会计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加强公允价值会计建设的建议
1.加强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
目前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但与公允价值的实际运用不协调的是,公允价值会计的规范理论还很不完善,而且目前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少之又少,所以加强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便成了当务之急。我们要加强公允价值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特征、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及其与其它计量属性的关系等等;加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理论的研究;加强公允价值会计研究,这些内容包括公允价值相关的财务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同时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国际有关公允价值的研究成果。
2.构建公允价值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国际上采用比较普遍,但我国尚没有单独提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问题。概念框架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由若干基本概念组成的协调一致的、连贯的理论体系,它用来分析、评估和指导会计准则的发展,它本身不属于会计准则,但概念框架具备基础性、系统性与前瞻性的特点,它可以给准则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支持。目前我国新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相关规定比较散乱,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构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就显得尤为迫切。
3.循序渐进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核算
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要达到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核算的目标需要从长计议,要循序渐进地推行。我们可以根据公允价值理论的完善程度及公允价值环境的改善情况逐步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逐渐加大公允价值运用的深度,平稳渐进地过渡到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会计核算的目标。
具体地讲,对公允价值运用范围的推广方面,可以逐步扩大公允价值的准则覆盖面,逐渐在更多的准则中加大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逐步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领域,由目前主要应用于金融等个别领域逐渐加大其在其它领域的运用;在对公允价值的实务应用方面,逐渐扩大公允价值在企业中的运用范围。
对公允价值运用深度的改善,可以根据公允价值运用条件的逐渐放宽对公允价值运用的谨慎性要求,循序渐进地放宽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限制,逐渐改变我国对公允价值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逐步加强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
随着公允价值理论的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环境的不断改善,公允价值实务的进一步应用,我国目前历史成本为主的多属性计量模式会逐渐向公允价值为主要计量属性的计量模式转变,最终将采用单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是计量模式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少华.财务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于永生.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研究[J].财会月刊(会计),2006(4).
[4]FASB.Statement of Financial Standards No.157 Fair Value Measurements,2006.
作者简介:乔光彩(1977- ),女,注册会计师(非执业),毕业于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学历,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现就职于西安航天发动机厂,职称: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