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5-12-31王虹
摘 要: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发展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以及货币政策目标都产生了影响。因此,本文就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三大法宝”,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产生一定程度的削弱作用,减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某种层面上不利于经济增长。因而,文章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应加快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与创新,建立包含多个中介目标的综合体系,加快影子银行体系的法规建设,逐步建立影子银行监测体系,对其进行监管。
关键词: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监管
近些年,社会公众的理财意识获得了巨大地提升,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传统银行信贷体系已无法满足社会公众与企业的需求,于是,社会公众与企业都把视线转向了投资金融、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因而,影子银行顺势悄然兴起,引发了社会公众与企业的投资大潮。然而,影子银行如此迅猛的发展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影子银行的发展无疑弥补了企业融资缺口,满足了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因此,有助于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也有利于促进整个银行体系的和谐发展和稳定。然而,影子银行通过绕开传统的银行体系,增加了社会融资总额,规避央行监管,出现真空地带,加大了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调控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对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一、影子银行发展对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的机理分析
1.影子银行发展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影响
由于影子银行具有部分信用创造功能,但其创造的存款又没有能够得到监管当局的监管,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实际数额应当为M+S,其中,S为影子银行所创造的但未被监管当局监管的存款数额,这样看来,实际的货币供应量应该要比央行掌握的更大。因此,央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将大为减弱。
2.影子银行发展对再贴现政策工具的影响
首先,从依赖性上看,央行在运用再贴现工具调控时,其调控效力只有在商行等金融机构有需求时才会得到发挥,而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使得商行在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具有更丰富的融资方式,从而就会慢慢降低商行对再贴现的依赖程度,减弱央行运用再贴现工具调控的效果。其次,从融资渠道看,影子银行的出现,给商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多样的融资渠道,从而以较高的融资效率维持其适当的流动性水平。另外,这些融资方式不仅可以以较低成本解决资金问题而且可以绕开央行的监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商行对再贴现的需要。因此,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政策来最终调整宏观经济的难度更大了。
3.影子银行发展对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影响
首先,影子银行的发展使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增加了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有效多样的的金融环境。其次,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定价方法和交易方式,这会导致央行在利用公开市场操作调控时,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影响调控效果。
二、影子银行发展对货币政策各种目标影响的机理分析
1.影子银行发展对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1)影子银行发展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
影子银行的出现打乱了原有货币定义的界限,界定不同层次的货币更加复杂困难。大量替代存款类产品及民间借贷的出现,使货币与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逐渐加大,各层次货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投资类产品存在将储蓄转化为证券化的资产,使货币各层次之间难以明确区分,无法在人民银行的货币定义和报表上准确体现。
(2)影子银行发展降低了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
影子银行出现后,货币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都获得了提高,央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但直接控制货币的周转效率却很难。市场对货币增量的依赖减弱,相反更加依赖于货币的迅速周转来保证资金的需求。因而,控制货币供给存量,并非能实现对市场的流动性管理。仅仅控制货币供给,并不能抑制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大,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的关联性大为减弱。
2.影子银行发展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影响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影响,大致表现在公众持有通货量与超额准备金两个方面:首先,影子银行创造的各种产品与丰富的融资渠道,使得公众持有通货的机会成本增加,从而减少通货持有;其次,商行出于考虑到公众持有通货的偏好减弱,也将减少持有库存现金,况且还可以在影子银行内随时获得补充。以上变化都造成原先央行利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得调控效果在超额储备需求逐渐减少的情况下逐渐削弱。
三、影子银行影响下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1.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与创新
(1)完善存款准备金的统计口径,扩大存款准备金提取的范围。在银行体系内,商业银行将大量的资金由表内转移到表外;在银行体系外,大量资金又从银行系统转移到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行为使其实际上交的存款准备金数额大大下降。因此,应当将传统的统计口径作出调整,不能只将银行信贷规模纳入,也应将影子银行部分也纳入到统计范畴,使得提取范围相应进一步扩充。
(2)提高再贴现在商业银行融资方式中的地位,从而提高宏观调控力度。随着影子银行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也越来越广,对中央银行最后贷款功能的依赖性不断降低,因此,应该提升再贴现在商行融资方式中的地位。此外,推动再贴现利率市场化,提升再贴现利率对市场反应的灵敏程度,不断提高再贴现利率在票据市场利率中的地位,从而更好地调控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向,使得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得到实现。
(3)积极发展国债、同业拆借等市场,丰富操作资产种类。我国的公幵市场操作主要为中央银行票据,可是,我国中央银行票据市场规模有限,要对社会经济起到整体调控作用比较困难。因此,应当积极发展国债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市场,使得货币市场体系更加完善、资金流动更加有效。
2.建立包含多个中介目标的综合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央行提出了一个新的中间衡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在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促使下,新增的贷款总量已无法准确地反应社会融资规模,影子银行中的信托贷款等间接融资和民间借贷等直接融资扩大了社会融资规模。所以,我国应建立一个不仅包含货币供应量而且包含社会融资规模的中介目标体系,将二者合理区别与融合,使得当局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管理和控制得到加强。
3.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1)加快影子银行体系的法规建设
目前,我国还未能建立起完善的针对影子银行的法律体系,这使得监管部门无法有效地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加快建立影子银行体系的法规建设,制定影子银行产品规范性要求和明确的权责机制,明确产品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民间金融体系中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的制度框架和监管体系,确保影子银行在我国监管部门的规范下获得长足健康的发展。
(2)逐步建立影子银行监测体系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无法准确及时地掌握相关统计数据。因此,在当前影子银行的影响下,保持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当务之急是逐步建立影子银行监测体系,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充分掌握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和运行趋势。首先,加快建立全面统一的金融监测体系,及时准确地掌握影子银行体系中各类产品的规模和种类,设定相关的监测指标,将影子银行规模纳入金融监测体系的统计范围。其次,规范影子银行体系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与范围。最后,加强金融体系的监测和统计水平,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完善影子银行体系的监测评估制度。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14).
[2]黄玉文.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影响[J].海峡财经导报,2011(5).
[3]王增武.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J].中国金融,2010(23).
[4]陈剑,张晓龙.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2(8).
[5]王胜邦,俞靓.影子银行:定义、监测和监管改革[J].国际金融,2012(9).
作者简介:王虹(1990- ),女,山西晋中人,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13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